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藥師佛第三大願的要旨,你知道嗎?

藥師佛第三大願的要旨,你知道嗎?

藥師經札記四十一

皆仁法師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

第三大願是智慧資生願,也可以稱為無盡資生願。

人生存在世上,要維持生命,就必須有足夠的飲食、衣服、卧具、醫藥等資生用具。所以藥師佛在因地時曾發願說:願我未來世中得證無上菩提時,不但要使眾生獲得謀生的工巧和做事的能力(見第二大願),而且要以無量無邊的廣大智慧和甚深微妙的方便,令一切眾生的資生物品、生活所需都能夠得滿足,受用無盡,無有乏少,讓一切眾生過上富足、安樂的美好生活,不會讓眾生在物質方面有所缺乏。

從這一大願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藥師佛的無盡悲心。

那經中所說的「智慧方便」又應該如何理解呢?

其實,「智慧方便體,方便智慧用」,方便的體是智慧,而智慧的妙用則體會在方便上。

如果沒有方便,那智慧無形無相,它的深廣就難以彰顯出來;如果沒能具足智慧,那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方便的各種善巧。方便是需要有智慧作為支持的,所以說「無智慧無以起方便之巧妙」。

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可以把如來十號和藥師佛的大願對應起來了。藥師佛的第一大願是成就十號中的「如來」,用以開顯法身;而第二大願則是成就十號中的「應供」,也就是由體起用,故而可以「作諸事業」,應受九法界眾生的供養;而第三大願則是成就「正遍知」,也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智慧方便」。

《瑜伽師地論》中說:「何等名五明處?謂內明處、醫方明處、因明處、聲明處、工業明處……菩薩於此五種明處若正勤求,則名勤求一切明處……菩薩求此一切五明,為令無上正等菩提大智資糧速得圓滿,非不於此一切明處次第修學能得無障一切智智。如是已說一切菩薩正所應求,如是而求為此義求。」

這段論文的大意是說:內明、醫方明、因明、聲明、工業明是菩薩的五明之學,而如果菩薩對於這五種明發起正勤求之學,則是勤求一切明處。而菩薩之所以學習這五種明,不是因為這一切明的次第修學可以得到無障一切智智,而是菩薩需要藉助這五明迅速圓滿成就無上菩提的智慧福德資糧。也就是說,五明只是菩薩利生、積累福德資糧的工具,而不是趣向無上菩提的正途,大家不要理解偏了。

智慧和方便是一體不二的,當智慧圓明時,就能起方便的妙用,而隨機說法。方便妙用,則一定要以智慧為本體,否則就僅僅是有用,而不是妙用,更有甚者會起反作用。缺乏智慧的方便,它也許有用,但不能稱為妙用。當然,我們這裡說的智慧是指解脫的大智慧。

有志學佛者,應當學習藥師佛的大智慧,用利生之心學習那些有利於一切眾生的種種技能來造福大眾。就像網路弘法一樣,在寺院講經,受眾很是有限,但如果能夠藉助網路來弘法,那聞法受益的人們可就多得多了。

如果內在有智慧,而外顯為方便,那麼此時來利益眾生是最適合不過的了。所謂「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學習要不知足」,如果我們能夠做到這三個方面,那麼就能夠慢慢實踐藥師佛的第三大願,進而幫助眾生解除因為物質缺乏而引起的種種痛苦,在滿足眾生外在物質生活豐富需求的同時,又能夠巧妙地開顯眾生內在的智慧,使之趣向佛道了。

藥師法門裡面還講了八大方便,是哪八大方便呢?

第一方便是聞名脫離三惡趣苦。

眾生能夠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如法修行,就能夠永不經歷三惡道苦。因為眾生內心有貪、嗔、痴三毒,所以才會感得三惡道的惡果,而藥師法門本來就是圓滿眾生一切世間願求,且又能開顯眾生智慧,所以當眾生心不起貪、嗔、痴三毒,自然也就永不歷三惡道苦了。

第二方便是聞名脫離魔的干擾。

修藥師法門有十二葯叉大將守護,自然能夠排除其他鬼神的干擾,不為非人眾生所擾亂。

第三方便是聞名解脫眾苦。

稱念藥師佛的名號,就能解脫眾苦,乃至成就菩提。

第四方便是聞名離種種惡緣。

這是指聽聞藥師佛的名號,心與佛號相應,就能夠轉惡緣為善緣,善緣增長,惡緣自然消退。

第五方便是聞名將來往生極樂世界。

後面的經文會提及,稱念信敬藥師佛,臨終時會有八大菩薩前來接引。

第六方便是聞名,如有犯戒,戒體還得清凈。

我們知道,藥師佛的第五大願就是得戒清凈願。

第七方便是聞名不會遭遇橫死。

藥師經中說九橫死的因緣,而修藥師法門者能夠免離這九種橫死,不會做短命者,一切的病苦都可以消除。

第八種方便就是陀羅尼法。

藥師經中佛陀宣說了藥師佛灌頂真言。

以上所說的,就是藥師佛第三大願的要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念念觀自在 的精彩文章:

菩薩的身光吸引了那些佛國大菩薩們的注意?
聲勢浩大的曲女城法會,作為唯一的主角,他是誰?
南國的秋天與萬徑人蹤滅綽號的由來
70道素食菜譜
分身現影大放光芒的佛像,你聽說過嗎?

TAG:念念觀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