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共享單車開啟入冬模式

共享單車開啟入冬模式

政策變調,行業加速洗牌,除了「頭部」玩家,有多少共享單車能熬過這個冬天?

記者/ 周淇雋

酷騎本是共享單車行業的「黑馬」,從2016年12月底開始,用一個季度投了23座城市,目前投放了50座城市。但酷騎現已瀕臨生死危機,向市面拋出了強烈的「求購」信息——公司聲明稱,酷騎累計投入近9億多元的資金,尚有近150萬用戶沒有退押金,市面有近140萬輛單車在運營,並非一家沒有任何價值的公司。「目前正在與投資人洽談、尋求全面收購,但進展比不上擠兌形勢,事態在惡化」。

「我每天都覺得透不過氣,停不下來。」 高唯偉此前幾天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說。

圈子裡痛苦的不止高唯偉。在QuestMobile等第三方數據報告中,酷騎單車的市場佔有率排在摩拜、ofo之後,算是第二梯隊。「『頭部』兩家也痛苦,第二梯隊在崩潰邊緣,第三四梯隊已無人關注了。」一家共享單車企業高管這樣總結行業現狀,第二梯隊求接盤消息不斷,而第三四梯隊則通常「一死成名」——到倒閉或跑路時被曝光,才被市場關注。

……

焦灼與反思

「在進入共享單車行業之前,你想過資本門檻的問題嗎?」財新記者問他。

「想過,沒想到這麼嚴重、這麼可怕。如果(這個行業)當初沒有資本的追捧,大家可能驗證一下再做。」高唯偉說,「大家現在賬上的錢差不多都花完了。這行業看上去美好,實際上家家都很難過。」

高唯偉透露,酷騎的自行車已在失控狀態,折損率大大超過預期。「有的人交200元的押金甚至不花押金,騎到一個偏遠的地方一扔,押金一退,我們1000元的資產就躺在那兒了。」一年下來,車子大概僅剩70%,有10%被盜和損壞,20%閑置在荒郊野嶺。

政策變調

對於單車企業來說,那些暫停新增投放的城市意味著喪失了增量發展的空間,而對存量的影響有多大,目前還不得而知。

北京等城市則尚未明確,幾家共享單車企業告訴財新記者,具體還在看執法情況。叫停後,多個城市都對「擅自投放」的共享單車企業進行了通報。

洗牌加速

「共享單車像一劑猛葯,加速了行業洗牌。」孫昊認為,共享單車對自行車企業的意義仍是積極的,自行車製造業本已產能過剩,死掉的一些小企業本來就不符合市場整合規律。

現金流壓力加上環保督查,王慶坨不少小型自行車廠已停工,零售店門可羅雀。剩下的工廠要求先打預付款再生產,先交齊錢再裝車。小訂單只訂幾百輛,上千輛的單子就已經是大訂單。而富士達一個月為ofo生產約80萬輛自行車。

整合風雨欲來

摩拜、ofo兩大「頭部」玩家的動向最受業界矚目:入冬了,你們要不要合併?

作為股權不斷被稀釋的ofo早期投資人,朱嘯虎已經開始放風「ofo與摩拜惟有合併才有出路、才能盈利」。這個時間節點,正好趕上ofo新一輪融資。

【轉載指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新TMT 的精彩文章:

肖力:九成中國企業安全不及格
以色列創業者:你認識華為的人么?阿里呢?
HTC割肉止損 將部分手機資產11億美元賣給谷歌
貝恩資本財團2萬億日元奪下東芝半導體業務
蘋果取消打賞抽成?前提是平台不中轉資金且無分成

TAG:財新TM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