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快遞業成中國經濟「黑馬」對全球快遞業增長貢獻率達40%

快遞業成中國經濟「黑馬」對全球快遞業增長貢獻率達40%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肖中仁):10月9日是第48屆世界郵政日。中國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在致辭中說,快遞業成為了中國經濟的一匹「黑馬」,業務量已連續三年穩居世界第一,對全球快遞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0%。下一步中國將推進郵政業供給側改革,推動從郵政大國向郵政強國邁進。

過去五年來,中國的郵政業務總量、業務收入規模分別增長3.6倍和2.7倍,尤其是快遞業務量連續三年穩居世界第一,順豐、中通等6家企業成功改制上市,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業務規模已進入世界郵政前三強,可以說是創造了中國服務業和世界郵政業發展的奇蹟。

據中國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劉君稍早前介紹,今年1-7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205.2億件,同比增長30.3%,「可以說,各項指標都仍然保持高位態勢,尤其進入二季度,我們又跨入了日均快件處理量1億件的新發展階段。」

隨著行業體量不斷增大,如何高質量、高效率、差異化、個性化地滿足各類用戶需求,已成為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和主攻方向。對此,國家郵政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強化行業創新驅動,提升供給的適應性和有效性;加快培育壯大骨幹企業,培育國際級快遞品牌。

記者了解到,不少快遞企業已經在積極行動。京東物流集團CEO王振輝介紹說:「在過去兩年京東重點發展無人設備和相關技術,包括從今年6月份開始在西安和宿遷已經進行了無人飛機送貨的常態化運營。今年6月同時在中國幾個重點高校開啟了無人車配送常態化應用。除此以外,不斷發展AR技術、大數據技術和雲技術在快遞行業落地,通過網路優化、路徑優化減少資源的佔用,提升效率。」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還指出,當前的中國快遞業已進入到需要融合發展、資源共享、網路和服務銜接的新階段。他認為,應構建資源共享的交通物流平台,最大限度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第一,建設完善的專業化經營平台;第二,形成信息共享的服務平台,為整合帶動行業的升級創造條件;第三,推動新模式,包括構建線上線下聯動公路港模式,包括集裝箱標準化模式,包括發展廣覆蓋的智能物流配送形式等。」

蘇寧物流集團副總裁陸君峰還認為,除了設施共享、系統共享和網路資源共享等方面進行高效整合和共建,還需要構建行業的生態體系,尋求最大程度的開放,「生態體系的共建,在城市和農村兩個作業場所都會碰到城市競爭難、交通難,農村偏遠、覆蓋難的問題。我們在這個領域裡希望跟行業同仁共同打造相應的體系共建,一起為電商『最後一公里』服務創造更大的價值。」

國家郵政局負責人還透露,未來將支持鐵路、民航等國有企業參與寄遞市場,加強郵政業與現代綜合交通運輸的有效銜接;鼓勵社會資本加大對郵政業投入,積極探索郵政業基礎設施PPP模式;推動企業走出國門參與競爭,加快「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網路布局等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考拉被困鑽探機 有驚無險終獲救(視頻)
泰國水牛節 水牛狂奔大競速(視頻)
中國9月外匯儲備實現「八連漲」 站穩3萬億美元大關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