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大清王朝最後60年,葉赫那拉氏完全壓制愛新覺羅氏
大清王朝是由滿洲貴族愛新覺羅一脈開創的,在最初的兩百年時間裡,生機勃發,欣欣向榮,但到了最後60年,卻日月換新天,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葉赫那拉氏迅速崛起,掌握了大清王朝的實際權力。
《那年花開正圓》慈禧太后
從慈禧1835年入宮,到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掌權,一直到1908年去世,葉赫那拉氏與愛新覺羅氏的鬥爭便此起彼伏,一浪高過一浪!
在中國歷史上,外戚擅權,往往因為沒有參與王朝初建而被排斥,被那些打天下的勢力視為異己,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把最高權力牢固掌握在手中,最穩妥的辦法就是掌握絕對的權威,實行恐怖統治。
慈禧太后也不例外,在晚清最後60年,她掌握了大清王朝的絕對權力,對那些反對自己的人可以隨時清理,愛新覺羅一脈長期被壓抑、打擊,自然怨氣淤積,至1898年戊戌變法時達到高潮。
葉赫那拉氏並不是皇族,充其量只是外戚,但在晚清最後60年,卻是最顯赫的家族,先後出過三位太后,慈禧死後,她的家族家族利用慈禧太后的餘威重新推出了隆裕太后監政,並把能夠順從慈禧統治政策的醇親王的兒子――溥儀推上皇位。
《那年花開正圓》慈禧太后
葉赫那拉氏仗著慈禧太后的權威,在與愛新覺羅氏的競爭中是很少吃虧的,加之慈禧太后偏袒,愛新覺羅氏一脈往往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有一事可以證明,葉赫那拉氏的族人與愛新覺羅氏一族的人在茶館和繁華的市場經常發生衝突,慈禧太后為了避免衝突,維護家族榮譽,竟然下了一道命令:禁止皇族的人居住在繁華的市場及其周邊,理由是他們有不檢點的行為,對慈禧太后不敬,愛新覺羅氏敢怒不敢言,只能認栽。
有一個皇族成員不信邪,偷偷在皇城根建造房屋,可以看見皇宮內城的一角,慈禧知道後,先不聲張,等這名皇族成員房屋建成後,慈禧太后便下令沒收,隨後賞賜給了自己的弟弟。
對於普通人來說,以慈禧太后為代表的葉赫那拉氏與愛新覺羅氏之間的矛盾和爭鬥,簡直就是神仙打架,凡人根本沒有插手的份,只能在坊間偷偷議論一二。畢竟,在繁華市場的爭鬥已然說明了一切,誰吃虧了就是誰不行唄,老百姓看的直接,倒也看的通透。
《那年花開正圓》慈禧太后
這是晚清60年清朝上層政權的一些基本情況,也是《重說慈禧太后》系列的一個開場白,後期將陸續更新,感興趣的朋友趕快關注我們吧!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敢打我的人?」杜月笙打碎牙往肚裡咽:我認,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如何在杜月笙手下成為人生大贏家?此人用好一招,大樹底下好乘涼
※杜月笙風光一世卻尋不著個好徒弟,原因讓人意外!真是作惡遭報應
※「為何無人繼承我的衣缽?」杜月笙鬱悶至極:收的徒弟實在太不堪
※杜月笙一生給了文化人多少錢?欠條燒了,就真的無據可查了嗎?
TAG:歷史三日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