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不講理案件兩則
第一
周亞夫是西漢開國功臣絳侯周勃次子,文帝景帝兩朝著名將領,治軍嚴明,在景帝朝平定了七國之亂,卻在不久之後又因一些矛盾與景帝關係疏遠。
話說周亞夫的兒子周陽偷偷從尚方署的工官那裡買了500副鎧甲及盾牌,這是用來給周亞夫百年之後陪葬的用品。這些武具想必十分沉重況且數量眾多,於是周陽雇了勞工來搬,工人費了好大力氣,周陽卻沒給人家結搬運費。勞工自然是心懷怨恨,這尚方官署製造的物事都是御用之物,實際是禁止購買的,勞工就借著這個茬上告周亞夫之子,大概說他有意謀反。這事也就牽扯到周亞夫,畢竟他曾是手握兵權的重將。皇帝得到奏報,就發給下面的官吏查辦,面對官吏責問,周亞夫概不回答。
景帝聽說,急了:
「你不說,我也不用你答了!」
於是就下令把周亞夫送到大理審訊,不是雲南大理,是專管司法刑獄的官署。大理卿問他:
「君侯打算謀反啊?」
「臣家所買的器物是陪葬品,何來謀反之說?」
就在大理卿差人捉拿他的時候,他感覺受到侮辱,強烈的自尊心促使他要自殺,幸虧周夫人及時阻止。
大理卿又問:
「君侯不在地上謀反,就要到地下謀反了吧?」
在如此逼問之下,周亞夫又受到刺激,估計什麼也不說了,最後被收監下獄。在獄中,周亞夫賭氣絕食5天,終於吐血而死。
第二
李廣,西漢名將,人稱「飛將軍」,以抗擊匈奴聞名,曾在景帝朝隨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武帝時,李廣率軍迎擊匈奴,寡不敵眾,兵敗被俘,雖然趁機逃回京師長安,卻被定為死罪,李廣出錢贖命,削職為民。
丟了官,閑來無事,某天晚上,李廣帶著隨從外出,在田野間和一個朋友開懷暢飲。回家的時候路過灞陵亭,正碰上喝醉了的灞陵尉,尉是負責治安、武備的官員,此時已經是宵禁,李廣等於犯了禁令,於是醉醺醺的灞陵尉嚴厲呵斥,不讓李廣通行。
李廣身邊的隨從回復:
「這是可是前任李將軍!」
「別說前任將軍,就是現任將軍也不能過!」
灞陵尉不肯通融,就讓李廣在灞陵亭露宿。
過了不久,皇帝重新啟用李廣,任命他為右北平太守。李廣請求帶上先前的灞陵尉一起赴任,皇帝准許,沒想到,這灞陵尉一到軍營就死在李廣手裡。


※一個給劉邦看墳的小人物,竟然就以寫一封奏摺當了漢武帝的丞相
※關於西漢才女卓文君,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西漢墓葬中的國寶級古玉賞析(附10件國寶精圖)
※西漢時期的桑犢故城遺址,其實就在咱們濰坊坊子境內呢
TAG:西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