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英百物展評選出的「十宗最」

大英百物展評選出的「十宗最」

圖說:佘盆梅海特內棺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1.最瘮得慌的文物——佘盆梅海特內棺

炎炎夏日,排了幾個小時隊的觀眾進入展廳後,看到的第一件文物,竟然是一具來自大約2600多年前的古埃及女性棺柩,這不禁讓人感覺瘮得慌。隨著科學和學術的進步,圍繞著佘盆梅海特內棺所作的種種研究,不斷為我們揭示出新的信息,比如說,佘盆梅海特是誰?她的臉為什麼被塗成綠色?棺內發現的木乃伊為何是一名男性?我們相信,觀眾們在了解文物背后豐富的故事之後,最初的那一點恐懼就會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揭開歷史層層面紗後的激動與喜悅,這也是本次展覽吸引人的奧秘所在。

圖說:喀帕蘇斯女性雕像(希臘)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2.最具原始氣息的文物——喀帕蘇斯女性雕像(希臘)

這件造型原始古樸的雕像來自希臘的喀帕蘇斯島,因此人們親切地稱她為「喀帕蘇斯島女士」。同時,它也是大英博物館藏品中最古老的希臘雕像,因此她被評選為本次展覽中「最具原始氣息的文物」。通過這件雕塑所表現出的鮮明女性特徵,我們不難推測,在公元前4500年-前3200年的人類社會,婦女大過半邊天。至於這位女士的真正身份是一位當地居民?還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生育女神?文物背後更多的信息還等待著人們去發現。

圖說:印度河流域印章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3.最不起眼的文物——印度河流域印章

本次展覽中最不起眼的展品之一,是一組公元前2500年-前2000年間製作的小小印章,它來自於一個失落的文明——印度河文明。在鼎盛時期,印度河文明曾經涵蓋了如今的巴基斯坦及印度鄰近地區的50萬平方公里,卻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因為未知的原因悄悄走向了沒落,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長達數千年,也沒有留下任何文字記載。直到19世紀,考古學家在發掘中發現了大量石頭或陶土製成的印章,雖然這些印章上的符號至今無人解讀,感謝這些小小印章,讓印度河流域的古老文明重新為人所知。

圖說:奧古斯都頭像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4.顏值最高的文物——奧古斯都頭像

英俊的臉龐、高挺的鼻樑、深邃的雙眸……展廳里這位安靜的美男子,便是羅馬帝國的第一位君主、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凱撒·奧古斯都大帝。

奧古斯都是「霸道總裁」的最佳代言人,當時沒有美顏相機,那就塑像好了。在位時,奧古斯都在帝國各地都矗立起自己的標準像。儘管他活了76歲,但目前各地所發現的奧古斯都雕像,卻沒有年齡變化的痕迹,一直保持他三十多歲英姿勃發的樣子,顏值如此之高,被我們的媒體朋友戲稱為「凍齡美男子」。不管疆域多麼遼闊,奧古斯都大帝都要讓他的臣民知曉君主的權威,這尊雕像正是他希望展現的理想形象。

圖說:儀式用球賽腰帶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5.最匪夷所思的文物——儀式用球賽腰帶(墨西哥)

觀眾們第一眼看到這件石頭製成的文物,估計怎麼也想不到它的用途,這竟然是腰帶?戴著這麼重的大石塊真的能打球?簡直匪夷所思!但如果看到展品標牌上註明的「儀式用」三個字,那麼就好解釋多了,它可能是一件在球賽前或賽後的儀式中使用的物品。

瑪雅文明中,球賽不僅僅是競技體育,同時也是重要的儀式活動,具有更深層的象徵含義:在瑪雅人的宇宙觀中,這項運動象徵著生與死的不斷爭鬥。這件腰帶被雕刻成一隻巨型蟾蜍的造型,而蟾蜍被認為是一種與土地豐饒有關的動物,它也是中美洲大地女神的象徵。

圖說:莫切武士造型壺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6.最freestyle的文物——莫切武士造型壺

「你有freestyle嗎?」這是最近非常火的一個流行語。參觀過大英百物展的遊客們也評選出了他們認為本次展覽中「最freestyle」的文物——莫切武士造型壺。借用觀眾的話來說:「欣賞著這組莫切武士造型壺,可以感受到莫切人似乎是想法特別奇特,腦洞特別大的一群人。」

莫切人是公元100-700年居住在如今的秘魯地區的部族,他們尊崇武士階層,文化自成一體,似乎從未與歐洲和亞洲發生過聯繫,也許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他們的文明獨特而又神秘,他們的藝術也令人著迷,這組文物就是最生動的寫照。

圖說:劉易斯棋子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7.最呆萌的文物——劉易斯棋子(英國)

劉易斯棋子因發現於蘇格蘭的劉易斯島而得名。它們是大英博物館最著名的中世紀藏品之一,也是《哈利·波特》電影中會打架的國際象棋的原型。國際象棋在公元500年前後起源於印度,其後被傳播到中東,進而傳入歐洲,每到一個新地方就和當地文化進行融合而改變。在信仰基督教的歐洲,棋子中增加了「皇后」和「主教」。因為在中世紀的歐洲宮廷,皇后作為國王的顧問,一起出謀劃策,但是皇后權力受限,棋子一次只能斜著走一格,所以她一手托著腮,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這些棋子表情生動,大多數都是瞪著眼睛,帶著些許呆萌,因而觀眾們也親切地稱這些棋子為「表情包」。

圖說:希伯來星盤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8.科技含金量最高的文物——希伯來星盤

如果說哪件展品看起來最高端且結構複雜,這件希伯來星盤一定是榜上有名。在中世紀的西班牙,基督徒、猶太人和穆斯林一度和諧共存,這種多元文化的生活創造了一種極其濃厚的知識氛圍,並為數學、地理學、天文學等自然科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因此希伯來星盤可以稱得上是當時最先進的科技產品。它所蘊含的科技含量也是十分地驚人,這件和人的手掌差不多大小的精密儀器,可以用來導航、進行數學計算、占星和顯示時間,可謂「方寸之間,自有天地」。

圖說:信用卡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9.最意想不到的展品——信用卡

我們每個人的錢包里或多或少都有幾張信用卡,乍一看,這張卡片似乎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也難怪觀眾們將其評選為「最意想不到的展品」。事實上,一張小小的卡片背後,卻蘊藏著豐富的信息。上世紀五十年代,信用卡的誕生與普及,徹底改變了世界的經濟行為。仔細看,這張信用卡的發行銀行為滙豐銀行,是一家亞洲銀行;信用卡的品牌為visa,是一家美國公司;而這張信用卡的製作與發行,則是在阿拉伯地區——它彙集了來自三大洲的影響,是全球聯繫日漸緊密的重要體現。將信用卡納入此次展覽,雖有些「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

圖說:二維碼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10.最具創意的展品——二維碼

在參觀完全部100組展品後,大家將會驚喜地發現上海博物館為本次展覽特別構思的「續寫人類歷史的第101件展品」:二維碼。二維碼的出現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捷,二維碼也能承載海量的信息,「掃碼」正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第101件展品」的誕生,來自上博微信公眾平台的觀眾票選,隨後經過了博物館人的藝術加工。你發現了嗎?展廳中最終呈現的「第101件展品」正是由此次參展的前100組文物所組成的。掃一掃「第101件展品」,還能讓意猶未盡的觀眾們,把「大英博物館百物展」的更多信息「帶回家」,有著如此獨具匠心的設計,這件展品毫無懸念地被觀眾們評為「最具創意的展品」。(新民晚報記者 樂夢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晚報 的精彩文章:

上海小囡加冕「女皇」
肯揚·馬丁為不當言論道歉!林書豪:此事已過去
上海出台8份文件治理醫藥產品回扣
美國名校招生官喊話中國學生:唯一錄取標準就是「沒有標準」
中國陸軍:尖刀鐵拳,亮劍必勝

TAG:新民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