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鴉膽子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鴉膽子

鴉膽子 Yadanzi

BRUCEAE FRUCTUS

上一期: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金蕎麥| 第 344天

中藥速記

來源

本品為苦木科植物鴉膽子 Brucea javanica(L.)Merr.的乾燥成熟果實。

相關名

鴉膽、老鴉膽、鴉膽子、鴉蛋子、丫蛋子、鴨蛋子、鴨膽子、苦參子、苦榛子

產地

主產福建、廣西、廣東、台灣等地。

採收加工

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除去雜質,晒乾。

性狀鑒別

本品呈卵形,長6~10mm,直徑4~7mm。表面黑色或棕色,有隆起的網狀皺紋,網眼呈不規則的多角形,兩側有明顯的稜線,頂端漸尖,基部有凹陷的果梗痕。果殼質硬而脆,種子卵形,長5~6mm,直徑3~5mm,表面類白色或黃白色,具網紋;種皮薄,子葉乳白色,富油性。氣微,味極苦。

性味歸經

苦,寒。有小毒。歸大腸、肝經。

性能特點

本品苦寒清燥,並有小毒,主入大腸,兼入肝經。內服清熱解毒、燥濕殺蟲、止痢截症,善治熱毒血痢、休息痢及瘧疾。外用腐蝕贅疣,治雞眼、贅疣。

功效

清熱解毒,燥濕殺蟲,止痢截症,腐蝕贅疣。

主治病證

(1)熱毒血痢,休息痢。

(2)瘧疾。

(3)贅疣,雞眼(外用)

用法用量

內服:每次10-15粒(治瘧疾)或10-30粒(治痢),或0.5-2g, 每日3次。味極苦,不宜入煎劑,應去殼取仁,裝入膠囊,或以龍眼肉或饃皮包裹吞服。

外用:適量,搗敷;或製成鴉膽子油局部塗敷。

使用注意

本品有小毒,能刺激胃腸道、損害肝腎,故宜中病即止,不可多用久服;孕婦、嬰幼兒慎用,脾胃虛弱、胃腸出血、肝腎病患者忌服。

鴉膽子的故事

一戶人家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男孩子手掌上長了個瘊子,開始象小米粒一樣大,過了些日子大如黃豆,表面粗糙。不久,女孩子的左手背上也長了瘊子,而且是好多個,中間一個大的,周圍都是小的。奶奶說:「這叫刺瘊。孫子手上那個是公的。孫女長的是子母瘊,那個大的是母的」。媳婦聽婆婆說得很玄乎,就待聽不聽的。婆婆見媳婦漫不經心,生氣了,就沒有往下講。

媳婦聽人說瘊子可以用剪子剪,就先給孫子試了一回,結果剪了後不但流血疼痛,而且過幾天瘊子又長上來了。奶奶不忍孫子白受苦,就到中藥鋪買了一點鴉膽子和一張獨角蓮膏藥。隨後將十來個鴉蛋子敲開硬殼,取出種仁,搗碎,敷在孫子的刺瘊上,然後把膏藥剪下一小部分,面積比刺瘊略大一些,把鴉膽子碎末圍封固定住。她又用同樣的辦法,把孫女那個「母瘊」也貼了起來。然後說:「這幾天你們會覺得刺瘊燒疼燒疼的,要忍住。七天後就可以揭下膏藥了。」又對孫女說:「那些小瘊不用管,母瘊一掉,小瘊跟著就掉了。」果然,等揭下膏藥後,不但孫子的刺瘊逐漸脫落了,而且孫女的「母瘊」脫落後,所有的小瘊也都陸續脫落了。

刺瘊,就是現在說的「尋常疣」,是病毒感染所致。用鴉蛋子醫治尋常疣,是一種藥物腐蝕療法。用獨角蓮膏藥去貼,主要是起粘固作用,所以改用膠布去貼也可以。至於「母子瘊」,確有一部分人只貼「母瘊」便可使所有的瘊子都脫落下來,但另一部分人需要一個一個的去對付所有的瘊子。

現在具體地講一下治療尋常疣的辦法。尋常疣用鴉膽子來治,要先把一小塊膠布剪個洞。洞的大小與尋常疣的大小一樣,剛好套在它上面,使它露出來,而把它周圍的皮膚遮蓋住。這是為了不讓鴉膽子腐蝕正常皮膚。然後把搗碎的鴉膽子仁放在疣上,再用另一小塊膠布蓋在葯上,就是說把尋常疣用藥物和膠布封蓋起來。三至四天換一次葯。一般來說,用兩次葯即七天後就可取下膠布和藥物。此時,尋常疣呈濕潤狀。不要管它,過幾天,它就乾燥脫落了。

如果尋常疣長在臉上,不能用鴉蛋子去治療。因為臉上皮膚較嫩,血管豐富,採用這種藥物腐蝕法會使臉面腫脹。

猜一猜這味中藥是什麼?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濕熱蘊結的中醫臨床治療345期
小柴胡湯醫案344期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金蕎麥
早起就是救命!長期早起=多賺20年壽命,但這件事不注意效果全無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野菊花

TAG:醫承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