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科舉製為什麼能持續那麼長時間?

科舉製為什麼能持續那麼長時間?

科舉制度持續時間長,這是有特定的歷史原因的。

「大正」話說一下科舉制度誕生的前世今生: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制度偉大發明之一,在中華文化傳播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科舉制度誕生於隋朝,隋文帝開始,隋煬帝確立並且發揚光大,主要目的就是削弱門閥和大姓士族對國家管理權的壟斷地位。

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貴族都有養士之風,也就是所謂的門客或者食客,這些士人能為各自的主公賣命、出謀劃策,這個隨「士」不只是蘇秦、張儀這樣的文人縱橫家,還有豫讓、荊軻、專諸這樣的義士,這些士人隨著著自己主公的崛起,成為了諸侯國的各級官員和貴族。

秦朝大一統前,各個諸侯國對於這些有能耐的士人都是招賢納士,非常渴求,得到縱橫天下的牛人,以便於諸侯王稱霸中原。這個時期,諸侯國眾多,能人齊國不要,魯國要;魯國不要,魏國要;又能耐的人幾乎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賣方市場,天下能人還是很好出頭的,社會由很良性的循環,那個諸侯國重用牛人,那個稱霸中原。

但是秦滅六國,統一全國後,這個市場狀況被打破。現在由原來的六七家買家就變成秦國這一個買家,變回買方市場,而且就一家壟斷。那些身懷文韜武略的人突然沒有了用武之地,而且天下一統,沒有這麼多仗要打。

更重要的是由於早期成為重要官員和貴族的士人成了治理國家的管理者,秦國確立了士族階級管理國家基本權利,各級官員都是有這些士族出任,並且只有這些士族的後代才可以成為各級官員,典型的世襲制,士族成了國家管理權壟斷者,而且這有這些人普通人或者寒門由於出身不好,無論再牛都沒有出頭之日,社會出現階層固化,普通庶族百姓沒有了上升的渠道,只有少數幸運的寒門子弟通過非正常渠道被重用。

士族經過秦漢兩朝已經發展到難以想像的地步,而且士族以家族為單位誕生出了超大的姓氏,一個士族大姓高達數萬或者數十萬人,影響力就更不要說了,大的士族都可以影響朝廷的政策或者幫助皇帝穩定天下。

例如曹操之所以能成為漢末梟雄,雄霸一方,三分天下有其一,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外,這和自己本來就是士族出身和大士族幫助分不開的。普通百姓起義起家的黃巾軍則成為眾矢之的,天下圍攻,只就是因為黃巾軍是一群屌絲出身,不是高富帥出身,士族不會鳥他們的。看見沒,士族還壟斷天下的話語權,皇帝治理天下,離開大士族都可能玩不轉。

還有五胡亂華後,司馬睿南逃江左,建立南方東晉政權,這就是所謂上有名的你「衣冠南渡」,知道司馬睿是如何在南方站穩腳跟的,這就是有一個超牛的大士族琅琊王氏的支持,這個大士族的族長就是王導,他還是《蘭亭集序》作者、書法大家王羲之的叔父,而王導也因此做了東晉丞相。

直到北周太祖宇文泰建立的關隴武川集團,鮮卑、漢族的將領加入這個軍事集團,也就是所謂的「八柱國」,而後的隋唐兩朝掌權者都出自這個武川集團。

而後武川軍事集團出身的楊堅篡奪了北周的政權,稱帝,建立隋朝,而後大隋滅了北齊和南朝陳統一全國,自五胡亂華後的大分裂數百年的中原再次一統。

但隋文帝雖然是皇帝,依然面臨兩個兩個很大問題挑戰者皇權,一是武川軍事集團被幾家門閥世家所控制,如早期太原李氏、獨孤氏還是割據一方,聽調不聽宣。二是大、小姓士族壟斷國家管理權和話語權,經過千年發展後,無論在地方或者在中央,勢力早已經在盤根錯節,誕生不少世家,無論是誰當皇帝,都要用他們,他們還是文化的壟斷者,這時是已經食利千年的特權階級。

面對軍事門閥的做大和士族階級的階層固化,鞏固皇權對天下的控制,必然要打破這個局面。就放出這個大絕招「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對於皇權的好處:

(一)科舉制度就是選拔天下賢才,為才適用,無論你是士族、寒門、庶族,不論出身,都可以通過科考來施展抱負,報效朝廷,打破了士族對官職的壟斷,這些通過科考上來進士,對皇帝絕對是中心耿耿,因為他們是天子門生,他們都官位來自於皇帝,不是自己的家族繼承。

(二)特別這些庶族科考出來的進士,是引入的第三方勢力,可以平衡士族和軍事門閥,大大加強了皇權對天下控制力,話語權這個天平慢慢向皇權傾斜,這也就是重用科舉文官打壓武將早期狀況。

科舉制度對天下的好處:

(一)科舉制度是士族壟斷天下話語權的瓦解的開端,自從之後,所謂的春秋大義那群人慢慢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新的階層開始誕生,就是科考進士階級。普通老百姓裡面的精英又有個可以「習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渠道了,有了出頭的希望了,可以通過讀書科舉來改變自己以及自己家族的命運。

(二)由於平頭百姓有了上升的渠道,制度出現了流動性,社會趨於安定,因為只要是讀書人就是安定因素,而且讀書人能影響一大批人,這些秀才們做了很大的貢獻。

儒家思想大一統得到進一步傳播,隋朝以後,中國哪怕打的再慘烈,很少出現分裂了,全部是大一統王朝,為封建社會繁榮昌盛做了巨大貢獻。

(三)科舉制度是個非常先進的制度,她擁有制度輸出的文化性,周邊受中國影響的藩屬國都是按著科舉制度那一套治理國家,讀聖賢書,是中華文明傳播利器。

綜上所述,大正整理了我的觀點,科舉制度持續時間長是有她的合理性,是一個中國一個非常先進原創製度。

清末才廢除科舉制度,當時科舉制度已經不適應當時社會的發展了。科舉制度從開始到結束近1500年歷史,對中國影響深遠,現在考大學制度就是科舉制度的延展。

科舉制度能做到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起點,給普通百姓一個施展抱負舞台,功德無量。

(本文來自於「大正」悟空問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正讀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很多阿拉伯國家不願意承認以色列這個國家?
日本評出亞洲歷史最強大王朝,日本人的王朝排在第一,都是什麼鬼?
現今法國最大海外殖民地,有個著名跑車名字的首府,不獨立做法很睿智
越南的地圖為什麼這麼奇葩?
同樣都是亂世,為什麼三國火爆程度遠勝於魏晉南北朝時期?

TAG:大正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