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妙指生花——一音禪師指墨作品展

妙指生花——一音禪師指墨作品展

著名藝僧一音禪師指墨作品個展將於2017年10月13號至11月12日在北京798藝術區的幸會創品空間展出。本次展覽將展出三十餘幅一音禪師獨具一格的指墨繪畫及書法作品。

一音禪師,法號演音,字大覺、一音、石頭陀。俗名宋歌,中國當代著名藝僧。他剃度於安徽九華山大覺禪寺,受具足戒於廣東乳源雲門山大覺禪寺。師從當代禪門泰斗凈慧老和尚習禪,為臨濟宗天童派第四十三代傳人。

一音禪師出生在山東棗莊一個書香之家,父親被公認為是當地的文武全才,琴棋書畫和武術,樣樣精通;他自幼受其父影響,五歲習武,七歲開始跟父親學習書法繪畫,10歲左右開始接觸金石篆刻,15歲學習吹簫。這些「童子功」為他後來的藝術創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音禪師早在1992年就加入了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為中國書協最年輕的會員之一。出家前師從中國當代書畫篆刻藝術泰斗韓天衡先生,並得到花鳥畫大家張立辰先生、著名書法篆刻家李剛田先生、邱振中先生、黃惇先生等指導。1995年研修於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2003年研修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寫意高研班,2006年加入中華詩詞學會,早年受聘於中國道教學院客座教授,為當代藝術界少有的集詩、書、畫、印、樂五藝於一身的全能型藝術家。

出家之後,一個偶然的機緣,一音禪師接觸到了指畫,一下子有了指畫創作的衝動,自此後開始醉心於指畫創作。

讓一音禪師著迷的指畫是中國傳統繪畫中特有的一種畫法。據文獻記載,唐代畫家張璪 「以手摸絹素」開指畫先河(見 《文通論畫》),後人認為這是有關指畫最早的文字記載。但從唐代到清初,不但找不到古代名畫家中的指頭畫的遺迹,也不見指畫這個名辭和有關於指畫的評論,甚至連張璪的作品也無法考稽。空白了這麼長的一段的歷史以後,直到清初康熙年間名畫家高其佩大量的指畫作品問世,才有了指畫的端倪。高其佩以其標新立異的指畫作品開創了清初畫壇中一個獨特的新興畫派。此後以指畫聞名於世的還有藝術大師潘天壽。

指畫在線條、墨色、表象、構成等方面都不同於毛筆;指畫每條線的畫成,往往似斷非斷,似連非連,似曲非曲,似直非直,或粗或細,極為自然,這是毛筆難以達到的。由於指頭不能像毛筆一樣蘸多量的墨和色,會很快從指尖流淌下來,也不能像毛筆筆尖出水那樣慢,故用墨用色往往不是太濕就是太枯。指畫有易於發揮枯墨法、焦墨法、潑墨法和誤墨法等等特點,把用墨用色效果推到極致。指畫獨具特色的線條和特點鮮明的墨色,使指下所表現出來的物象可以達到似生非生,似拙非拙,似是而非的意想不到的獨特效果。

一音禪師創造性地將指畫與禪畫兩個中國畫所獨有的藝術表現形式巧妙結合,經過近六年的潛心研習與創作,其「一指禪畫」終開指畫新風;他的指墨作品將儒、釋、道並融,基於儒,染於禪,歸於道。觀其畫作會不由自主地進入畫中,產生一種超然於世外清凈平和如入禪境的感覺,其作品意境高遠,清靈空凈。一音禪院里有幅他新作的指墨梅花圖,上題自度詩:「畫到無我時,我已在其中。指尖梅花放,虛空現真容。」可謂是其指畫心靈的禪悟。

一音禪師的花卉畫師宗八大山人、金農等,近年來,其山水參宋元筆意兼以寫生,以禪入畫,空靈靜謐,高遠淡泊;其花鳥畫以梅、蘭、竹、菊、蓮為主,尤好畫蓮、梅、蘭。賞其蓮,禪意頓生;品其梅,風骨立見;觀其蘭,如聞其香。他在指畫技法、墨色、構圖等多方面均有所創新;其作品筆簡意足,寥寥幾筆,墨氣指力樸質洒脫,墨趣律動變化自然,畫面不拘形似,重在意象,直指本心,畫中見禪,妙指生花,躍然紙上。

一音禪師書法以小楷見長,兼善行書、大楷、草書、草篆。其小楷清雅靈動,頗具禪韻;行書如行雲流水,且不失跌宕起伏之韻;其草書一氣呵成,通篇布局疏密有致,濃淡乾濕渾然天成;篆書筆中見刀,剛柔相濟;其草篆既有其師韓天衡之風,又揉入了天真爛漫之氣,篆書與草書的巧妙融合,可謂當代書法的推陳出新之作。

其篆刻作品出入秦漢,陶冶鐘鼎銘文,溯流追源,以浪漫奇詭的楚系文字入印,風格獨特,濯古來新,具有繪畫的時空感和書法的造型美,「刀法」和「筆意」俱佳,正如古人所言「見筆亦見刀」,方寸之地,氣象萬千。

一音禪師不僅工篆刻,精書畫,還精通詩詞音律,其詩宗法王維,靜謐恬淡,意境高遠。其對音樂的研究與創作也十分獨到,他擅長吹簫,簫曲多為即興創作,簫音起處,攝人魂魄。他的這種對音樂即興創作的靈感和能力堪稱音樂奇才。2015年秋,北京音樂和影視界人士為一音禪師錄製的歌曲《山僧》《爐香贊》,以及原創簫曲《幽谷蘭香》《明月清簫》《嶺上白雲》等在多家音樂平台播出,以一音禪師為原型的國內首部4K級禪宗紀錄片《山僧》在騰訊等多家平台首映,深受聽眾和觀眾喜愛。

一音禪師的書畫作品流傳至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以及香港、台灣地區,被國內外多所博物館及各界人士收藏。

藝術和修佛同理,凡得道者,一靠發心,二學養,三靠悟性。一音禪師不僅學養深厚,天資聰慧,而且有大發心;出家之後,一音禪師竹杖芒鞋,雲遊四方。途經涇縣查濟古村時,他對古村後面的這座當時還不知道名字的大山一見傾心。原來,這裡面亦暗藏佛緣。相傳查濟古村起源於唐朝初年,時任宣州刺史兼池州刺史查文熙途經此地,一見鍾情,當即決定晚年定居於此。從此,這裡便成為查姓世世代代生息繁衍之地。據說最興盛時,這個村子曾擁有108座橋樑,108座祠堂,108座廟宇。歷經1000多年的世事滄桑,查濟古村至今古樸繁盛,被稱為中國保存最為完整的古村建築群。而古村後面的查濟半山,是九華山的余脈,山勢逶迤,藏風蘊水,乃查濟古村的靈氣之源。相傳,地藏王菩薩的化身新羅國王子金喬覺渡海來唐,卓錫九華,途徑半山,曾回頭駐足,因此半山有一座山峰名為佛回嶺。正是這樣如世外桃源般的一個地方,讓一音禪師駐足回望,久久不願離去。於是他發下大願,在此修建禪院,住山修行。

可是在一片大山之中新建一座禪院談何容易?!然而,再大的困難也阻擋不了一個立下大宏願的人。為此,一音禪師不僅把他累積半生銷售書畫的全部收入投入在一音禪院的建設中,還自行設計建築並督促禪院的施工,邊建設邊修行,幾年下來,一座青磚、白牆、黛瓦的禪院已經在雲霧繚繞、翠竹掩映的半山之中若隱若現。

在禪院里,一音禪師每天黎明即起,敲鐘、早課、晚課,誦經唱贊、打坐行禪……修禪之餘,抄經作畫、吹簫唱偈,演揚妙法,接引有緣眾生。

除了修禪習藝之外,一音禪師又多了一項功課,每天幾乎都要陪同慕名而來尋訪的僧人、藝人、友人品茗、談禪、說藝。一音禪師認為,這雖然佔據了他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對於一個修行人來說,這不僅有助於他的禪與藝,而且恰恰也是他弘揚佛法,普度眾生的一種很好的方式。特別是當今社會,人們工作緊張、生活浮躁,為了尋求精神的慰藉,特別需要到一個清凈之所放下包袱、釋懷天地。一音禪師認為,能幫助有緣人消除心頭掛礙,安住當下,這何嘗不是一種修行。

而今的一音禪師,獨隱半山,精研佛理、潛心修行,以梅蘭菊竹為友,以明月清風為伴,以天地造化為師,其藝術和生命已與半山一音禪院的一草一木融為一體。對於一音禪師來說,詩、書、畫、印、簫五藝只不過是他「渡江」的「蘆葦」而已,他更大的發心是試圖像弘一法師一樣開啟禪宗與藝術相融的一種境界:以藝明心,以藝見性;登岸舍筏,自證菩提。

妙指生花——一音禪師指墨作品展

藝術家 | 一音禪師

策展人 | 喜生、嘉格

開幕時間 | 2017年10月13號15:30

展覽時間 |2017年10月13號至11月12號

主辦機構|幸會創品空間

地點|北京798藝術區中二街幸會創品空間

本次展覽的收入將捐贈給正在建設中的一音禪院

若您希望收藏一音禪師作品的意向

或是需要更多藝術家的更多資訊

請聯繫我們

info@xinghui-creations.com

來源 |幸會創品

歡迎您關注十方叢林微信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覺居士 的精彩文章:

龜茲孤旅——紀念鳩摩羅什大師涅槃1604周年
賈題韜壇經講座:念佛禪觀(二)
佛教義學的若干基本問題
明海大和尚:「當方丈的滋味」
中國佛教義學的過去與現在

TAG:明覺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