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Conway常數是怎麼得來的?

Conway常數是怎麼得來的?

來源:Matrix67的博客

http://www.matrix67.com/blog/archives/3870

在所有尋找數字規律的謎題中,下面這個難題可能是最有意思的題目之一了:

若你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問題,你一定會非常喜歡問題的答案:下一個數是對上一個數的描述,比方說 1211 里有 「 1 個 1 , 1 個 2 , 2 個 1 」 ,那麼 111221 就是它的下一個數。通常我們把這個數列叫做「外觀數列」。

作為一個讓人拍案叫絕的智力遊戲,外觀數列的故事似乎就已經到此為止了。可是,人們漸漸發現,外觀數列裡面還大有文章可做。例如,數列中的數雖然會越來越長,但數字 4 始終不會出現。這些優雅的性質成功地引來了數學家們的圍觀。在對外觀數列的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果之一要歸功於英國數學家 John Conway 。 1987 年, John Conway 發現,在這個數列中,相鄰兩數的長度之比越來越接近一個固定的數。最終,數列的長度增長率將穩定在 30% 左右。事實上,如果把數列中第 n 個數的長度記作 Ln,則當 n 趨於無窮大的時候, Ln+1/ Ln將趨於一個極限。 John Conway 把這個極限用希臘字母 λ 表示,並證明了這個數是 71 次方程:

x71– x69– 2x68– x67+ 2x66+ 2x65+ x64– x63– x62– x61– x60– x59+ 2x58+ 5x57+ 3x56– 2x55– 10x54– 3x53– 2x52+ 6x51+ 6x50+ x49+ 9x48– 3x47– 7x46– 8x45– 8x44+ 10x43+ 6x42+ 8x41– 5x40– 12x39+ 7x38– 7x37+ 7x36+ x35– 3x34+ 10x33+ x32– 6x31– 2x30– 10x29– 3x28+ 2x27+ 9x26– 3x25+ 14x24– 8x23– 7x21+ 9x20+ 3x19– 4x18– 10x17– 7x16+ 12x15+ 7x14+ 2x13– 12x12– 4x11– 2x10+ 5x9+ x7– 7x6+ 7x5– 4x4+ 12x3– 6x2+ 3x – 6 = 0

的唯一實數解,它約為 1.303577 。這就是傳說中的Conway 常數

我一直很好奇:這個 71 次方程是怎麼來的啊?今天,我看到了Conway 常數的一個推導[1],終於解開了困擾我 N 久的謎題,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

有了上面這張表格,我們就能算出數列中的每一項的長度了。考慮一個 92 × 92 的矩陣 T ,其中第 i 列表示的就是基本串 #i 的演變情況。舉例來說,基本串 #2 將會演化出 #64 和 #62,那麼我們就令矩陣 T 的第 2 列第 64 行等於基本串 #64 與 #2 的長度比,而第 62 行則為基本串 #62 和 #2 的長度比。外觀數列的第 8 項包含了基本串 #24 和 #39 ,它們倆的長度都是 5 。我們就用一個含 92 個元素的向量 A = (0, 0, …, 0, 5, 0, …, 0, 5, 0, 0, …, 0) 來表示外觀數列第 8 項中各基本串所佔的長度。於是, T * A 就反映了數列第 9 項的長度信息, T^2 * A 則對應數列的第 10 項??於是我們便得到了一個數列長度的遞推關係。

好在這個矩陣很稀疏,不難得到它的特徵方程:

x18(x + 1)(x – 1)2(x71– x69– 2x68– x67+ 2x66+ 2x65+ x64– x63– x62– x61– x60– x59+ 2x58+ 5x57+ 3x56– 2x55– 10x54– 3x53– 2x52+ 6x51+ 6x50+ x49+ 9x48– 3x47– 7x46– 8x45– 8x44+ 10x43+ 6x42+ 8x41– 5x40– 12x39+ 7x38– 7x37+ 7x36+ x35– 3x34+ 10x33+ x32– 6x31– 2x30– 10x29– 3x28+ 2x27+ 9x26– 3x25+ 14x24– 8x23– 7x21+ 9x20+ 3x19– 4x18– 10x17– 7x16+ 12x15+ 7x14+ 2x13– 12x12– 4x11– 2x10+ 5x9+ x7– 7x6+ 7x5– 4x4+ 12x3– 6x2+ 3x – 6) = 0

捨去 0 、 1 、 -1 三個根,就只剩下這個 71 次方程了。這個 71次方程恰有一個實根,它就是我們要找的數列增長速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玩的數學 的精彩文章:

第320期 下一個數
用數學書寫的人生格言
合作與單幹:縮小素數間距
第四屆國際數學建模挑戰賽開始報名啦
賁友林:知識之外,數學還能加點什麼「元素」?

TAG:好玩的數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