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囚犯執死刑:並非令牌一扔就推往菜市口斬首,電視劇是騙人的

古代囚犯執死刑:並非令牌一扔就推往菜市口斬首,電視劇是騙人的

我們看古裝電視劇的時候,往往會看到縣太爺審判囚犯完成之後,對於那些十惡不赦的罪徒,直接一扔令牌,要不直接推往菜市口斬首示眾,要不押入打了秋後處斬,然後真正的歷史上,這些做法都是不符合規定的,古代雖然人分三六九等,但要讓給一個囚犯判死罪並且處斬,過程是非常複雜的。

古代是農業社會,人口是國家最重要的資源之一,損失任何一個勞動力,對於國家來說都莫大的成本,所以古代如果不是犯了十惡不赦的罪,一般都不會輕易執行死刑,就算被判死刑了,如果能遇到皇帝登基、或者大壽之類的大赦天下,還是可以逃過一劫的,就算是被判了死刑的囚犯,也要經過一套專門的審核制度,最終才能斬首,像電視劇中那樣直接 退出去斬首,是不可能存在的。

對待生命的慎重早中秦漢時期就已經形成一套制度了,秦朝時期一把是按照法家的思想治國,所以對於法律條文非常看中,一般判處死刑是根據法律條例來進行,到了漢朝時期,對於條例的遵守稍微鬆了,但關乎人命的案子,還是需要報給皇帝審批,到魏晉時期,幾乎所有判死刑的案件,皇帝都需要親自過問,皇帝就算再日理萬機也要抽時間來審核,這是制度規定的。

到了唐朝,給囚犯判死刑基本都是皇帝才能決定了,任何權位再高的大臣,也不能直接不經過法律程序,直接隨意殺死一人,即使這個人是非常非常壞的,也不能直接殺,需要報送給皇帝審閱,只有得到皇帝的親自批示,才能對這個人執行死刑,任何官員只有審判權,絕對沒有就地斬首權力,所以電視劇中那些情節,基本都騙人的。

有時候我們會看到電視劇中,對犯人有秋後處斬的規定,這個倒是不假,不過「秋後問斬」一次最早開始與唐朝,不過唐宋時期並未嚴格執行,直到明清時代,才會對犯人實行真正的秋後處斬,之所以等到秋後,是犯人定下罪名後,集中關押起來,這樣有一個時間的緩衝,就能盡量避免冤假錯案,有些犯人這段時間遇到大赦,又能免於一死了。

如今很多的電視劇不嚴謹,一般觀眾看電視劇自然不會去深究,於是很多人認為古代死刑就是縣太爺判案之後,隨手扔出一塊令牌,然後就推到菜市口問斬,這是非常不嚴謹的,史上每個朝代對死刑都很慎重,通常都是經過皇帝審核,有的還需要審核好幾遍才能處斬的。

雖然說古代對囚犯處斬制度流程比較嚴格,但也有的人一仗權勢直接把平民百姓打死的也有,那些權貴可以用錢擺平罪名,這樣的情況自然也是有的,但也是需要避開法律偷偷摸摸的進行,法律是明確規定不允許這樣的,畢竟當時不像現代社會人人平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邦哥 的精彩文章:

此人長得太丑被曹操鄙視,結果他發明一條歇後語,曹操悔恨一輩子
中國本有三次機會崛起,可次次被一小國阻攔,使得至今不能超越美國
皇帝殺臣子得找理由,可此人被皇帝殺完後,一絲理由也找不出
民國時東北有一個土匪,張作霖也怕他三分,若他在後來東北不會丟
此人神機妙算,臨終前揚言500年後家族必出貴人,結果竟然沒出

TAG:小邦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