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心理學是真正的科學嗎?

心理學是真正的科學嗎?

心理學是真正的科學嗎?

早在1879年心理學就脫離哲學母體,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學科。可是一百多年過去了,如今還是有一些人質疑心理學的科學性。

我在學習心理學的過程中,也曾多次遇到周圍的親朋或者學生、來訪者詢問,心理學有沒有用?心理學可不可以幫助人?心理學是不是一門真正的科學。

於是,在此引用美國聖克拉拉大學心理學教授發表在「Psychology Today"(今日心理)中的這篇文章,以解答「心理學是否是科學」這個重要又難以說清的問題。

我記得,第一次聽說「物理學家嫉妒」這個詞是在一次講座中。主講者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心理學教授,他當時正站在黑板前講解一個複雜的理論。

他畫了一些方框、箭頭,並將它們連接成內部循環的網狀圖,且努力解釋該圖形。這個冗長乏味的講解過程持續了15分鐘,之後,心理學家似乎意識到,他的聽眾可能會不耐煩,於是就講了下面這個笑話:

有時候,我認為心理學家是故意賣弄一些心理學專有名詞,因為我們嫉妒物理學家」,聽他這麼說,大家都笑了。

雖然,心理學家很容易的達成了他的目的,讓氣氛變得更加輕鬆歡快一些,但是我發現,我自己被他的措詞弄得有些困擾。

我想知道,是否心理學家真得會嫉妒他們的物理學家同事,僅僅因為沒有人會懷疑物理學家是真正的科學家,卻會懷疑心理學家是科學家。

這個聽上去無關痛癢的笑話,似乎在暗示心理學不是一門真正的科學。

問題來了:心理學是一門獨立的科學還是應該將它歸為人類學門下,成為人類學的一個分支,比如哲學、神學或者文學?

我承認,這的確很難歸類。作為一個心理學家,我經常被質問,「你不是真得認為心理學是一門科學吧?」

鑒於此,我們必須得花一些時間來考慮:什麼是科學?

關於科學的定義,主要有以下兩種不同的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科學必須要有高度精確的測量。

比如,生物學家將細胞放到高倍顯微鏡下,來觀測細胞;天體物理學家,用驚人的小數點來確定宇宙膨脹率;化學家也可以非常精確的測定暴露在冷、熱或者其他任何條件下分子的變化。

心理學是真正的科學嗎?

如果用此種觀點去判定,心理學很顯然不符合科學的標準。

比如,診斷抑鬱症,我們現在最常使用的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心理測驗來評估,但是這種方法並不很精確,因為人們有可能撒謊或者自我欺騙。我們或許還可以通過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或者其他類似的大腦掃描方法來判斷,但這也不是診斷抑鬱症的最直接的方式。

心理學是真正的科學嗎?

認知心理腦實驗

因為為了弄明白呈現在屏幕中的大腦活動的斑點與我們現實生活經驗有什麼關係,我們還得詢問當事人。

就像社會學,經濟學和其他社會科學一樣,心理學依靠的是間接測量。而所有這些領域,眾所周知,都是真正的科學。

所以,測量的精確度並不是評判科學性的最好標準。

另一種觀點認為,任何使用科學方法的研究領域都屬於科學。

就像所有科學家一樣,心理學研究者首先是形成假設,然後設計實驗收集數據,最後仔細分析所獲得的實驗結果得出結論。心理學學術期刊中發表的研究基本都是這樣做的。

斯金納箱

因此,如果用此種觀點去判定,心理學當然就是科學。

那麼,為什麼還會有人質疑心理學的科學性呢?

問題在於,大眾媒體中關於心理學的許多文章不是以科學為基礎的。

心理自助書籍、心理播客平台、心理學網站等經常會宣傳一些尚未被科學實驗證實的觀點。雖然大部分專業期刊所代表的學術領域都是科學的,但是他們很難進入公眾視野。

有時由於懶惰,一些心理學家更喜歡分享個人經驗,而不是科學研究發現。

而且,每個人對心理學工作方法,似乎都有著自己的觀點。

比如,我們會主觀地認為「異性相吸」。意思是說,具有不同人格特質和價值觀念的兩個人,會因為互補,形成更好的親密關係,而心理學的科學研究顯示,不是這樣的。

事實上,最長久的親密關係往往來自兩個深度相似的個體。

每一年,當我在課堂上與學生們分享這個例子時,一些同學就會舉起他們的手,說「我的伴侶和我完全相反,而我們相處得很好。這就證明研究結論是錯誤的。」

好的科學要有質疑精神,尤其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個人經驗。

因為個人經驗並不能證明或者反駁任何東西。心理科學並不是基於某個人的個人經驗,而是關注大部分時候大部分人的反映。每個規律下總是有例外,雖然這些例外也非常值得被研究,但是科學首要關注的是一般規律。

我們必須非常小心,不要草率地否定那些不符合我們的直覺或者個人經驗的科學研究結果。

所以,心理學是科學嗎?當然。

<end>

篇外:綜上所述,心理學就是一門通過科學方法來研究人類心理普遍規律的的科學;這麼簡單的概念,當初剛學習的時候,沒有理解,死記硬背好久。由此看來,理解性的記憶有多重要。漲知識啦。

文章來源:Is Psychology Really a Science? Psychology Today, Posted Oct 06, 2017.

文章作者:David B. Feldman, Ph.D. is an author, speaker, and professor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at Santa Clara Universit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悅慧心理 的精彩文章:

十一,回家吧!
我知道什麼是更好,但是做不到
在等待「好」日子裡,怎樣打發「壞」時光?
心理微課:家長應該了解的青春期性知識
秋天的故事

TAG:愛悅慧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