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詠絮書齋?我讀我說教育與人性

詠絮書齋?我讀我說教育與人性

【引子】

中國的《三字經》里說:「人之初、性本善」,而西方的《聖經》中說「人是有原罪的」,照這個說法,應是「人之初,性本惡」。

如果順著這個邏輯,中國式教育應順應人本性中的「善」,而西方的教育才是改造從娘胎裡帶出來的「惡」。似乎,這個邏輯在現實的教育體制中是正好相反的。

那麼教育應還原人的本性讓環境適應人的需求嗎?還是改變人的本性去適應環境需要呢?

【正文】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西方的教育模式,諸如蒙特梭利教育、華德福教育等,在中國的大陸上生根發芽,並且不斷成長開花。

創立於1907年的蒙特梭利教育思想和方法,可算是當代幼兒教育的里程碑。蒙氏教育在重視早期智力開發的同時,也注重生活能力的培養。開設日常生活課程,使孩子在掌握一些生活技能之外,發現自身的能力和增強自信。它在充分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將社會秩序與個人自由完美結合,孩子可以自己決定玩什麼,玩多久。但是,這種自由是有條件的,孩子必須遵循一定程序。蒙氏教育的原則是以孩子為中心,尊重其人格尊嚴和成長過程,從促進兒童身心發育角度去設計教學,為孩子一生奠定智慧與品格的良好基礎,培養自主、持續的學習工作習慣。

華德福教育在1919年建立的那天起,就認為每個孩子的個性正在形成,並且以非常獨特的方式成長,他們是發展的、逐漸成熟的人,充滿潛能和希望,擁有天生各不相同的能力和技能。在這個世界上,每個孩子都有獨一無二的位置,同時也分享共同的社會關係。華德福倡導和培養靈活的思考,藝術的活動,實踐的能力,以及對人類心靈的呵護和理解。

以上兩種西方教育模式講求孩子天性的揮發,教育應還原人的本性讓環境適應人的需求,教育者要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學生,重視美學教育和人格培養。西方教育者希望在「自然」狀態下讓受教育者棄惡從善,和西方的宗教文化相吻合,他們相信用「愛」可以來矯正並消滅孩子們與生俱來的「原罪」,喚醒孩子們追求真、善、美的心,這些聽起來特別美好的東西,「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真的和中國的土壤接地氣嗎?

那麼傳統式中國教育又如何呢?中國的教育和中國的歷史一樣長久,悉數從私塾科舉搖頭晃腦地背《四書五經》,到五四新文化運動西學進入中國教育出現了「貧富」不均狀態,新中國以政治教育為本的「蘇聯」模式呆板技術化,再到改革開放後效仿西方現代教育大學擴招稀釋了象牙塔里的學術風,和當下中西合璧的教育模式的興起讓學生穿著漢服說英語玩穿越,中國式教育一直都處在「不盡如人意」的狀態,無論什麼朝代,什麼時期,人們頭腦里留下的都是對中國式教育的負面印象,卻看不到中國式教育的好處。

中國式教育里固然存在一些弊端,譬如應試教育、分數唯上、機械填鴨等,但我們不得不看到中國學生的理科功底和文科背功是非常好的,中國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也是最強的,中國學生適應能力也是彈性極強的。我們的教育模式中如果可以增加美學教育和人格培養,不會比西方的差很多。中國人相信人本善良(仁)的同時,把人的義、禮、智、信也融入了教育中,教育的過程並不享受,是想讓學生受點苦,挫折教育有時比賞識教育更適合中國的國情。

所以,教育不僅僅是與天性的博弈,教育還和環境以及歷史沿革有關。存在了1300多年中國的科舉制度起於隋興於唐,曾經是世界上最優化的人才選拔程序,因為那個時代的中國是世界的中心,泱泱天朝大國,是世界領先的代名詞。

【書後】

當一個時代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時,教育就會為這個時代服務。培養人才不是實驗室里養花,人才需要融入社會,為社會服務。似乎中國式教育模式更屬於「變形金剛」的打法,知識分子不需要那麼多的時候就關閉大學,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知識分子短缺但經濟建設百廢待舉之時就恢復高考並不斷擴招,我們的教育過度經濟化的同時又削弱了權術性。

私以為,現在興起的「國學」教育,也要注意一個「度」。國學的學習過程本身就是修行,無須誇張,只管憑一顆能靜得下來的心去體會。

選擇什麼樣的模式受教育,不是重點,因為教育本身是從做人到做事的演變過程。教育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一起參與,在中國最應該接受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一個教育模式未免單薄了一些,複合式教育模式是未來的方向。

教育之於人性不單單是釋放和還原,更是梳理和總結的提純過程。不要認為梳理和總結過的人性就不再天然,釋放和還原的人性只是初級階段,能不能在殘酷的現實中活下來,就考驗教育的能力了。

常來詠絮書齋坐坐,一起讀書,一起受教育。

原創第108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詠絮書齋 的精彩文章:

詠絮雅集——音樂賞析(6)瞿琮、鄭秋楓和《我愛你,中國》
詠絮書齋?我讀我說十字軍東侵(1)
橫波花底·古詩今詞(1)——《秋水·江釣》
詠絮書齋?我讀我說我不需要你來為我簽字
詠絮書齋?我讀我說為什麼近處花終敵不過天邊月

TAG:詠絮書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