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科諾獎得主:讓經濟學更有人性

新科諾獎得主:讓經濟學更有人性

昨天下午5時45分,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將獎項頒給了對行為經濟學產生巨大貢獻和影響的芝加哥大學教授理查德·塞勒。

頒獎詞寫道:「塞勒讓經濟學更有人性」。

理查德·塞勒是誰?行為經濟學是什麼?

先簡單介紹一下這位誰都沒猜對的經濟學家。

塞勒於1945年出生。1974年畢業於羅徹斯特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現執教於芝加哥大學商學院,Robert P. Gwinn金融和行為科學教授,行為決策研究中心主任,同時在國民經濟研究局主管行為經濟學的研究工作。

塞勒的學術觀點是:

完全理性的經濟人不可能存在,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經濟行為必然會受到各種「非理性」的影響。很多從傳統經濟學角度看來是「錯誤」的行為,經常被忽視,但往往正是這些行為導致了那些「看起來很美」的決策最終失效乃至釀成惡果。

1980年,塞勒提出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指的是當一個人一旦擁有某項物品,那麼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增加。

假設5年前,你花50美元買了一幅油畫。這位藝術家成名,油畫價值漲到1000美元。設想你願意出售這幅畫的最低價位,同時你願付多少錢買幅品質相當的油畫。可能的結果,是多數人在賣油畫時要價較高,而買相似品質的油畫時願意支付的價錢較低。

人們在決策過程中對「利害」的權衡是不均衡的,對「避害」的考慮遠大於對「趨利」的考慮。由於害怕損失,人們在出賣商品時會索要過高的價格。

宣布獲獎後,瑞典皇家科學院這樣描述塞勒的研究:

理查德·塞勒將心理上的現實假設納入到經濟決策分析中。通過探索有限理性,社會偏好和缺乏自我控制的後果,他展示了這些人格特質如何系統地影響個人決策以及市場成果。

理性有限:塞勒開發了精神會計理論,解釋了人們如何通過在自己的頭腦中創建單獨的賬戶來簡化財務決策,重點關注每個決策的狹隘影響,而不是整體效應。他還表明,如何厭惡損失可以解釋為什麼人們在擁有它時比其他人更重視同一項目,而不是不稱為稟賦效應的現象。

瑞典皇家科學院認為,理查德·塞勒的貢獻在於:在個人決策的經濟和心理分析之間建立了橋樑。

還有更為震驚的事實,這位新科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不僅學術了得,居然還是炒股高手!

他替摩根大通管理的一隻基金Undiscovered Managers Behavioral Value Fund(UBVLX)近5年來基本跑贏了標普500指數。目前,這一基金價格為70.17美元,凈資產56億美元,今年以來回報率8.69%.

UBVLX近5年走勢(數據來源:微牛)

我們再來看看他買了些什麼股票(持倉信息來自微牛App):

那麼,問題來了,以後炒股是不是可以跟定他了?當然可以。

但,前提是你要先有個美股賬戶吧?在微牛,這都不是事兒。下載App分分鐘開戶,入金之後就能跟著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混美股了。

以上內容由微牛編譯與整理自公開網站,如有侵權請聯繫微牛。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牛 的精彩文章:

美股漲跌不一 納指今年第55次創歷史新高
躺著賺錢不是夢 關鍵你要上對車 一晚賺兩萬隻在這裡
標普新高促美股高歌猛進 港股試闖大時代高位
厲害了!我的宜人貸,兩年不到怒漲300%
美股強勁上漲 特朗普正遴選美聯儲人選

TAG:微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