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過度迷戀明星,源於缺乏親密關係的建立

過度迷戀明星,源於缺乏親密關係的建立

羅月穎(廣西大學)

——本文系紅網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國慶最後一天,「流量小生」鹿晗在微博上宣布了他與關曉彤的戀愛關係。新浪微博受到網民的衝擊,一時陷入癱瘓。從王俊凱18歲成年禮到鹿晗談戀愛事件,不難看到某些粉絲對明星的過度迷戀。

虎嗅網曾以鹿晗微博關注者分析鹿晗的粉絲,其中53%是90後,女性佔八成。結合數據智能分詞解釋粉絲喜歡鹿晗的原因,「努力」和可愛、萌、帥、好看的理由排在很靠前的位置。

作為一名90後女性,有一段時間我也迷戀EXO的吳亦凡。2012年,抵制不住學習壓力,我利用下課時間看明星的雜誌,偶然間,看到關於吳亦凡的報道,報道中說他全心全意地照顧隊友,同時非常像漫畫里走出來的人物。為他,在高三那段時間,我還花了許多時間看漫畫劇和關於吳亦凡的演唱會。

如今我已經不那麼關注吳亦凡,剖析那段時間裡我為何那麼迷戀他,除了受到雜誌包裝的影響,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自己和親朋好友的溝通過少,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只能通過其他形式轉移內心的壓力和不愉快。學習是枯燥的,我們需要情感的宣洩,如果沒有親密關係,一旦碰到雜誌、電影、電視上刻畫的完美人物,就像一顆枯燥的心遇到光熱的物體,會讓自己陷進明星的光芒之中。

世上不存在遺世獨立的人,沒人能脫離關係而存在。通過觀察身邊人的關係,我發現與父母建立親密關係的人,往往不會被大眾傳媒所刻造的網路明星所吸引。他們經常對父母表達內心的疑惑,與父母建立相互依賴、信任的親密關係,自身的價值觀受到父母輩經歷和閱歷的影響,即使喜歡公眾人物,也不輕易過度迷戀,會抱著客觀的視角看待他們的偶像。

媒介受眾與粉絲文化研究學者麥特·希爾斯在《迷文化》書中指出,粉絲對偶像的著迷與虔誠的宗教信仰者相比,兩者投入其中的根基十分相似,均想以建立親密關係的方式獲得一種安全感和幸福感。受到生理因素的影響,青少年朝氣蓬勃,精力充沛,容易接觸到多種多樣的價值觀和信息,也更容易迷茫困惑。內心的情感若是找不到宣洩口,未能與別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很容易被大眾傳媒所營造的人或者事物所影響。

可以想想看,如果青少年身邊有親密的人,他們的時間將花在親密之人身上。一旦遇到開心或者不快樂的事情,就會向他們傾訴,表達自己的情感。眼裡只剩下親密之人和自己的青少年們,又怎麼會被其他明星或者事物所誘惑,乃至墮入其中?總而言之,過度迷戀明星的背後,是青少年沒能與身邊親朋好友及時建立親密關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辣椒評論 的精彩文章:

美國槍擊案,你在幸災樂禍什麼?
鹿晗關曉彤戀愛,支持偶像與喜歡的人在一起何嘗不是種成全?
許知遠真的輸給了馬東嗎?
支配手機,還是被手機支配?
慨嘆「戲子家事天下知」是職業鄙視鏈的外露

TAG:紅辣椒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