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大開眼界:近百件清宮精美御用文房器

大開眼界:近百件清宮精美御用文房器

藝術品全產業鏈交易平台

在翰墨飄香的中國傳統文化中,文房四寶總是同文人士大夫的書齋生涯相關聯,隨著文房器具的發展,圍繞著四寶又出現了一些輔助用具,因使用便利,亦漸被文人視為不可或缺的文房之物。精美的文房用具,在古代文人眼中,不只是實用的工具,更是精神上的良伴。

紫禁城中的御用文玩大體為明清兩代皇家的珍藏。這些文玩風格多樣,情趣各異,或雍容華美,或雅緻脫俗,又有配合成套者,相映生輝。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百件皇家御用文玩皆屬清宮舊藏,大多為紫禁城中書房的日常陳設,或為皇帝處理政務時所用,看完絕對大開眼界!

竹雕白菜筆筒 清

封錫爵,高17.3cm,口徑9.4cm,底徑9.2cm

筆筒作白菜形,筒壁雕菜葉4重,內如剜出菜心,內壁有剔除之螺旋節痕。菜葉脈絡清晰,刀痕宛然,邊緣翻卷自如。平底,近圓形,雕作根須溢出土面狀。外底有陰文「封錫爵」三字圓形款印。通體磨工較細,刀法深峭穩定。從這件白菜筆筒可略窺竹刻名家封錫爵造詣之一斑。

文竹方筆筒 清中期

高15cm,筒徑12cm

清宮舊藏

筆筒作並比竹節紋,紋飾簡單卻錯落有致,頗富韻律感。加之修胎講究,令竹簧不顯輕薄,增添了立體感。而竹簧片粘貼緊密,拼接細緻,過渡自然,色澤溫潤,有類牙、玉,韻味獨特。在清中期宮廷工藝追求繁縟富麗的風潮中,出現如此技巧高超,而不事賣弄、以簡馭繁而風格清新的作品,實屬難能可貴。

木紋釉墨彩山水圖筆筒 清雍正

高14.2cm,口徑18.4cm,底徑18.6cm

清宮舊藏

筆筒直口,璧形底。器內外壁上下邊沿施木紋釉,外壁中部以墨彩繪山水圖景,意境清逸。墨彩山水與木紋釉相得益彰,典雅怡人,是清雍正朝具有代表性風格的陶瓷文具。

五彩竹紋筆筒 清康熙

高14.2cm,口徑18.4cm,底徑18cm

清宮舊藏

筒外壁以黑彩為主,畫墨竹兩枝,透過茂盛的竹葉隱約可見嫩枝新發,生機勃勃。竹枝於黑彩外又潤以綠彩和赭石色少許,風格蒼勁瀟洒。另一面空白處題行書詩句:「終獲萬龍化,曾留彩鳳吟。」下有「西」「園」陽文聯珠方印。此墨彩筆筒將詩、書、畫、印結合於一體,極富文人情趣。

黃振效牙雕漁家樂圖筆筒 清

黃振效,高12cm,口徑9.7cm

清宮舊藏

筒外壁雕刻漁家樂的太平景象。所刻景物細膩靈透,工細入微。人物的發、須、眼以墨點染,保留著濃厚的雍正時期的牙雕風格特點。松葉如輪,松針纖細,融合了竹雕、角雕的技巧。這種精巧爽利的雕刻體現了黃振效牙雕技術的精湛,同時也表現出清代雕刻工藝頂峰時期牙雕藝術的獨特魅力。山壁一側刻清乾隆帝楷書御題詩一首,又「宸」、「翰」二印及「乾隆戊午長月小臣黃振效恭制」款。

象牙雕黑漆地花卉紋筆筒 清早期

高14cm,口徑11.5-10.2cm

清宮舊藏

筆筒呈五瓣梅花式,外壁雕水仙、山茶、荷花、月季等四季花卉,寓「四季榮華」之意。花卉等紋飾外減地填黑漆,畫面黑白相間,對比鮮明,如同工筆畫,韻味別具,是一件以刀代筆的牙雕精品。

畫琺琅母嬰圖筆筒 清乾隆

高11.7cm,口徑9.1cm,底徑8.1cm

清宮舊藏

筆筒方體委角,四面在黃色琺琅釉地上飾紅蝙蝠及藍色蟠螭紋,中央長方形委角開光內繪憑窗母嬰圖,人物神態刻畫得細膩生動,用筆工緻,體現出乾隆朝人物題材畫琺琅器的製作水平。

匏制雲蝠捧壽紋方筆筒 清乾隆

高14.9cm,筒徑8cm

清宮舊藏

此器以范制葫蘆之法製成,型制規整,紋飾清晰,寓意吉祥,底面四方抹角邊框內有陽文楷書「乾隆賞玩」款識,為乾隆時期匏制文房器具中的精品。

水晶松猿圖筆筒 清

高10cm,口徑4.8cm

清宮舊藏

筆筒以水晶琢成,於晶瑩剔透的質地上雕飾松猿圖,極富自然情趣。

碧玉漁家樂圖筆筒 清

高14.8cm,口徑12.9cm

清宮舊藏

筒外壁高浮雕山水漁樂圖,層次清晰,空間感頗強。畫面古木森森,山下泊舟,山道上有老翁攜童子拾階而上,空中浮流雲飛鶴。此器以碧玉雕琢,其色調與質地的潤澤頗合于山林清幽、漁家逸樂之意趣。

青玉松鶴圖筆筒 清中期

高22.2cm,寬14.4cm,長9.4cm

清宮舊藏

筆筒形如一段松樁。琢坡上巨松一株,松下一鶴與樹上方空中一鶴高低應和。此器圖景布局舒緩有致,上下呼應,趣味清雅閑適。

剔紅觀鵝圖筆筒 清嘉慶

高14.8cm,口徑10.2cm

清宮舊藏

筒外壁景物雖多但層次清晰,器物上刻幾種錦地以示不同的空間,意境恬淡深遠。其漆層較厚,雕刻刀法精密,稜線深峻有力,紋飾清晰醒目,色澤艷麗。其刀法及圖案風格均保持著乾隆時期雕漆的一些特點。底部髹黑漆,中心鐫篆書「嘉慶年制」雙行四字款。此筆筒為現知唯一具嘉慶款的雕漆作品。

黃楊木雕東山報捷圖筆筒 清

吳之璠,高17.8cm,口徑13.5-8.5cm

清宮舊藏

筆筒以高浮雕技法雕東晉淝水之戰以寡勝眾、捷報傳送謝安的故事。雕刻層次清晰,雖然紋飾滿布全器,但布局妥貼自然。尤其是謝安沉著弈棋、胸有成竹的神態,表現了運籌帷幄、落子必勝的信心和毅力,與策馬疾奔的信使形成一靜一動的鮮明對比,兩部分圖案既有各自的獨立性,情節上又相互呼應,構圖連成一體。山岩側刻清乾隆帝御題詩一首,下方有楷書「古」「香」二小印及「槎溪吳之璠」、「魯珍」等款識。

黑漆鑲文竹人物紋方筆筒 清

高14cm,口徑12.4cm

清宮舊藏

筆筒通體髹黑光漆,四角下設象牙足,外壁四面以文竹鑲嵌邊飾及高士人物圖,表現文人清高雅潔之格調。此器紋飾簡潔,黑漆地上嵌飾的文竹線條清晰有神,韻味清雅高古,風格醒目獨特。

嵌木金漆葵花式筆筒 清

高11.9cm,口徑最大11.5cm

清宮舊藏

筆筒椰子木製,十瓣式筒身髹黑漆飾描金花卉紋,每一凸瓣均留有長方形開光,開光內在原木地上淺浮雕變體幾何紋。內壁滿髹黑漆,並以金漆描畫各式折枝花草紋。底部亦為黑漆地描金花卉紋。此器所應用的漆工藝似受日本金漆蒔繪的影響,較為特別。黑漆描金艷麗悅目,而木色沉暗蘊藉,相互襯托之下,裝飾效果更為突出。

青玉過橋形筆架 清

高7.3cm,長24cm

清宮舊藏

筆架作小橋形,橋上行人或騎驢,或擔物,或趕牛運貨,橋下有小船似正讓大船先行通過橋洞。此筆架雕琢精細,景緻生動,將民間的生活景象微縮在書案上,饒富情趣。

青白玉三陽開泰筆架 清

高6.3cm,長13.4cm

清宮舊藏

筆架青白玉質,三羊卧姿造型,運用「留皮雕」技法,羊角處留黃皮色。此筆架取「三陽開泰」之意。《宋史·樂志七·紹興以來祀感生帝》中載:「三陽交泰,日新惟良。」

青玉三鵝筆架 清

高5.2cm,長12.8cm

清宮舊藏

筆架青玉質,形為三鵝相連,分別銜谷穗、花枝,鵝腹下飾小浮萍。「三鵝」是印度婆羅門教中月天(月神)的坐騎。中國古人對潔身自好、風度翩翩的鵝亦頗喜愛,古代以鵝為題材的工藝品為數甚多。

黑漆描金蓮蝠紋寶座式筆架 清

高21.6cm,寬26.5cm

清宮舊藏

筆架寶座式,遍體髹黑漆,分部位飾描金纏枝花葉紋、團花紋及山水樓閣圖景,座面開5個圓孔,托泥上對應做5個凹槽,用以插筆。寶座形筆架在清宮中僅見此一件,裝飾風格亦獨特。

青白釉山形筆架 明

高3.9cm,長10.8cm

清宮舊藏

筆架山巒造型,青白釉色端正雅潔,質感如青玉,系仿宋代青白瓷的效果。山形高低錯落有致,富有層次感,視之恍如文人畫中層巒淡遠的境界。

青白玉五子筆架 清代

高4.6cm,長12.5cm

清宮舊藏

筆架青白玉質,雕琢姿態各異的五個童子,手中各持不同的花果枝葉,寓意「五子登科」。此筆架造型風格活潑,五子高低錯落中洋溢著喜慶氣氛。

白玉魚螺荷葉洗 清中期

高8.1cm,長8.8cm,寬6.9cm

清宮舊藏

洗作束斂荷葉狀,壁極薄,外底鏤雕蓮梗、水草作洗足,洗外緣又雕一魚一螺附壁上。此玉筆洗粹美精緻,清新雅潔,為清代和闐玉器之上品。

掐絲琺琅海棠花式筆洗 清乾隆

高4cm,口徑16.6-14cm

清宮舊藏

筆洗海棠花式,平底。內壁在白釉地上飾掐絲琺琅纏枝花卉紋,內底中心為一朵蓮花,外壁在天藍色地上飾纏枝花卉紋。此器掐絲均勻,色彩純正,鍍金光亮,做工精緻,為乾隆朝的典型作品。

天藍釉筆洗 清康熙

高15cm,筒徑12cm

清宮舊藏

筆洗形體簡潔大氣,足內有青花雙圈「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書款。洗內外均施天藍釉,釉色勻凈淡雅,是清康熙朝比較典型的顏色釉器。

竹雕寒蟬葡萄葉形洗 清早期

高5cm,口徑最大15cm

清宮舊藏

洗葡萄葉形,微拳如掌,納水即成筆洗,外底又雕小葉和一束葡萄,以為底足。葉緣高處雕一蟬,蟬之足尖及薄翼皆刻畫入微,栩栩如生,使人如聞其聲,可見其時竹雕筆洗工藝之精湛嫻熟。

黃瑪瑙瓜葉形筆掭 清

通高2cm,瓜形水丞徑1.4cm

清宮舊藏

筆掭黃瑪瑙質,卷邊荷葉形,葉下花枝縱橫,葉上托一小瓜,圓口,內空可盛水。此器材質優良,色澤鮮麗,雕刻精巧。

黃楊木雕筆掭 清

高6.5cm,長8.7cm

清宮舊藏筆掭雕為折枝葉片一枚,一側有小蟬伏其上,器正背兩面葉脈雕刻線條相呼應。器背還有題銘:「以蟲鳴秋,何為寂寂,金風其涼,獨解止息。」筆掭雕刻圓潤輕巧,打磨光潔,有象牙般的肌理,刻畫物象生動,是黃楊木雕文房器物中的佳品。

黃釉描金秋葉形筆掭 清乾隆

高1.4cm,長12.5cm,寬16.5cm

清宮舊藏

洗葉形,通體施黃釉,釉面瑩亮,釉色黃中泛紅。洗面的葉脈描畫清晰並以描金裝飾,宛若一片秋風中飄落的紅葉。

金星玻璃荷葉式筆掭 清乾隆

高1.5cm,長8.4cm

清宮舊藏

筆掭荷葉狀,葉邊捲起形成淺洗。正面陰刻葉之筋脈,背面陽刻葉之紋理,並以圓雕蓮蓬、茨菇和田螺等為附足,將葉形洗托起。筆匣用以貯存新筆,置葯其中以防蛀。清宮御用筆匣皆清乾隆、嘉慶兩朝所作,大體分紫檀、文竹兩種。

剔紅五屜「御制詩花卉紫毫筆」匣 清乾隆

箱高36.2cm,長28.2cm,寬21.4cm

清宮舊藏

筆匣長方形,匣內巧做活動的上下五層拉屜。屜上分別卧有筆槽,每層可容納10支毛筆,共50支成套。筆匣以紅漆為主,黃、綠兩色漆作錦地,通體雕飾江南山水圖景,匣內屜座及匣底連體闊座均雕纏枝蓮紋,匣頂中央回紋長方界欄內原嵌「天葩垂露」四字。雕飾層次清晰有致,遠山近水,林木掩映,頗富詩情畫意。整個漆匣色彩艷麗,雕工精細,為乾隆朝宮廷造辦處剔紅器之佳品。

青玉卷書式墨床 清

高1.6cm,長7.2cm,寬3.3cm

清宮舊藏

墨床青玉質,有皮色,書卷式造型。床面鏤雕四蝠,其間以勾蓮花紋相連。墨床製作極規整,並配有硬木座。

青玉山水圖長方卷書式墨床 清

長8.2cm,寬5.5cm

清宮舊藏

墨床青玉質,長方形卷書式。床面浮雕山水圖,碾琢精細,宛然一幅微形的文人畫卷,配以淡淡的、潤澤的青色,小巧而致雅。此為清宮廷造辦處玉作製品。

掐絲琺琅雲龍紋墨床 清乾隆

高3.8cm,長14.5cm,寬9cm

清宮舊藏

墨床作長方形,下承銅鍍金鏨花座。通體飾掐絲填彩釉紋飾。頂面為正龍一條,蜿蜒遒勁,四周布以祥雲,龍下方飾海水江崖。四壁飾以纏枝花卉紋。底有「乾隆年制」款識。墨床胎體厚重,造型規整,釉色豐富,鍍金光亮,為乾隆朝官造掐絲琺琅文具中的佳品。

仿斑竹五彩花鳥紋墨床 清乾隆

高2.5cm,長8.6cm,寬4.3cm

清宮舊藏

墨床竹床形,床邊及四足施淡綠釉,上飾褐黃色斑點,頗似斑駁的嫩竹。床面飾白地五彩山石花鳥紋,背面書「九畹山房」紅彩四字篆書款。此器造型秀巧新穎,釉彩淡雅。

碧玉蟠龍紋長方墨床 清

長7.5cm,寬4.5cm

清宮舊藏

墨床長方形,碧玉質,透琢蟠龍紋。龍紋盤曲,體態雄健,為清代宮廷龍紋風格。碧玉色澤清純瑩潤,點綴書案清雅怡人。宮中御書齋中多有此類文玩。

「胡開文制大富貴亦壽考五色墨」墨匣 清

高4cm,長28cm,寬22cm

清宮舊藏

彩色墨分紅、青、綠、白、黃五色,一套5錠皆裝於黑漆描金彩色雙龍戲珠紋漆盒內,匣蓋面中央有描金隸書「大富貴亦壽考」字樣,匣內隨墨形做成5個錦地卧囊。此匣裝飾風格富麗豪華,墨精匣美,相映生輝。

青玉竹節小鎮紙 清

長6.9cm,寬3.9cm

清宮舊藏

鎮紙青玉質,有玉皮。竹節造型,正面凸雕竹節和枝葉,背面似竹節被縱向剖開。此鎮紙小巧而雕刻精緻,異常生動,由於是帶皮雕做,竹節的造型更加逼真。

牙雕松樹形鎮紙 清

長13cm,寬5.8cm

清宮舊藏

鎮紙扁體,略呈覆瓦式,雕作松干狀。以淺浮雕及鏤雕技法表現松干表皮鱗片錯落,極具韻律美感。背面上部有圓形小池,反置可為水丞。正面下部松針處有一機括,拉動機括則可掀起一橢圓蓋,蓋下橢圓池內淺浮雕雲螭紋,亦可為水丞,蓋背面雕成硯式,且隱隱有墨痕浮現。此松樹鎮紙一物而多用,雕刻、磨工俱佳,設計出人意表,是極為罕見的文房器具。

水晶古琴式鎮紙 清

高1.5cm,長12.4cm

清宮舊藏

鎮紙白色透明水晶質,仿古琴造型,面略拱。琴面雕7枚弦紐和13枚象徵音位之徽。底凹,僅凸雕4琴足。此琴形鎮紙晶瑩透澈,形制簡古,彷彿暗示著琴音之清響,別具韻味。

黑漆嵌文竹花卉紋壓尺 清中期

高1.5cm,長28.7cm,寬6cm

清宮舊藏

壓尺作長方形,髹黑漆,以文竹嵌飾紋圖。明清之際,以文竹作文房用具非常流行,這是因為文竹之清雅與文人孤高的性格相適宜而備受文人青睞,這種風氣傳入並影響了宮廷之工藝。該器雖然裝飾簡單,但形如長墨,清新雅緻,有著濃厚的書齋氣息。

青玉雙螭戲珠紋壓尺 清

高2.6cm,長24.5cm

清宮舊藏

壓尺青玉質,色澤潤雅,紋飾風格古樸端正,中規中矩,造型簡約精良,雖是小型文具卻顯得大氣。此為宮中御制文具。

沉香木雕菊花臂擱 清

長26.9cm,寬7.6cm

清宮舊藏

臂擱長條形,覆瓦式,弧起較高。通體凹凸不平,如老樹枝幹狀,但入手光滑圓潤,磨工極佳。其正面下部浮雕湖石一具,其上伸展出野菊數莖、雜花若干,姿態秀逸。雖然沉香木色澤深暗蒼老,但經妙手點化,不乏生動之韻致。其刀法細入毫末,隱起自然,頗富功力。

竹雕留青仙人圖臂擱 清

高0.7cm,長23.5cm,寬6.8cm

清宮舊藏

臂擱以留青技法為主刻劃山水及和合二仙、劉海戲蟬等仙人形象。其以青色竹皮的去留、薄厚來表現筆觸的濃淡、陰陽,利用竹材縱絲狀的肌理營造出乾濕渲染的效果,並結合淺浮雕、陰刻等技法,追求工筆畫的意境。此臂擱屬竹雕留青技法成熟階段的高水準之作。

象牙雕九老圖臂擱 清

長17.3cm,寬3.9cm,厚1.1cm

清宮舊藏

臂擱長形,呈覆瓦式。正面雕壽星,背面雕《九老圖》,人物雖小如豆粒,卻神情畢現。遠處有雲煙重巒,樓台隱現,收尺幅千里之功。此器正背面圖案分別採用淺浮雕和高浮雕技法雕成,技法不同,繁簡迥異,而祈壽之含意相同,清雅之韻致合一,是清代牙雕文房用具中的代表作之一。

墨彩竹節式臂擱 清康熙

長17.2cm,寬6.9cm

清宮舊藏

臂擱長方形,竹節式,通體施白釉,正面以墨彩繪竹葉紋,畫右側題五言詩句:「琅玕枝竿疏」。瓷質臂擱為文具中少見的品種。此器墨彩濃重,畫意疏簡而頗有神韻,具有清康熙朝墨彩瓷器的典型風格。

灑藍釉描金花卉紋帶蓋糊斗 清康熙

高6.2cm,口徑3cm,足徑3.3cm

清宮舊藏

糊斗分蓋、器兩部分,均施灑藍釉為地,描金為飾。其形制穩重大方,色調清雅,描金紋飾顯露出皇家的富貴氣派。

青玉雙龍紋水丞 清乾隆

高6.9cm,長13.1cm,寬11.7cm,口徑4.1cm

清宮舊藏

水丞青玉質。器腹外浮雕雲紋和雙龍戲珠圖案。外底陰刻隸書乾隆帝御制詩一首,款署:乾隆甲子仲春,御題。後附陰刻篆書「古香」、陽刻篆書「太朴」二閑章。

碧玉太白醉酒水丞 清

高4.7cm,長9.3cm,寬6.9cm,口徑1.35cm

清宮舊藏

水丞碧玉質,局部有墨斑。其造型為圓雕人物和桃形容器,大小二桃相連,大桃內空,可用以盛水。人物醉意矇矓,坐姿不穩,傾身斜倚,並以手扶膝相助。「太白醉酒」為古代工藝中常見的題材。

瑪瑙桃形小水丞 清

高3.5cm,口徑2.4-3.2cm

清宮舊藏

水丞白瑪瑙質,半透明,局部有紅色。器作桃形,內空。器外裝飾鏤雕枝葉。此器運用巧做技法將料中的紅色恰好置於桃尖上,生動逼真。此水丞匠意十分討巧,瑪瑙光瑩潤澤的材質與桃的造型相結合,彷彿傳說中天上的仙桃落於書案,突出了仙壽的吉祥寓意。

粉青釉暗夔龍紋洗口水丞 清乾隆

高5cm,口徑3.3cm,足徑5cm

清宮舊藏

水丞洗口,束頸,扁圓腹,腹以下收束,圈足。足內有青花篆書「乾隆年制」四字款。里外施粉青釉,肩部有暗印花如意頭紋飾一周,腹部為夔龍紋,近底處為蓮瓣紋。釉面勻凈,製作精美。

爐鈞釉水丞 清雍正

高4.5cm,口徑5cm,足徑4.8cm

清宮舊藏

水丞敞口,折腹,圈足。足內陰刻「雍正年制」雙行篆書款。內外均施爐鈞釉。爐鈞釉屬低溫窯變釉,入窯經二次燒成,是清雍正朝景德鎮御窯廠創燒的仿鈞釉品種。從傳世品及檔案記載反映出,雍正年款的爐鈞釉以藍、白,紅、藍等色相間交融,不同的窯內氣氛燒成各種窯變釉面,變幻莫測。此件爐鈞釉水丞造型新穎,形制小巧,實不多見。

藍玻璃灑金星罐式水丞 清中期

高5.3cm,口徑2.7cm

清宮舊藏

水丞玻璃質,吹制而成罐式。通體以海藍色玻璃為胎體,外層滿套透明寶藍色玻璃,其內漫灑金星。玻璃質地細潤純凈,光滑亮澤。此水丞通體金光閃爍,富麗精緻。

畫琺琅花卉紋水丞 清康熙

高2.8cm,口徑2.5-2cm

清宮舊藏

水丞作長方圓角形,銅鍍金口,四乳足。通體在白色地上飾纏枝花卉紋,有荷花、牡丹、菊花、牽牛花等,花朵或大或小,均以漫卷的綠葉相圍繞,其布局在隨意中蘊含著對稱,繁而不亂。外底以藍釉書「康熙御制」雙豎行楷書款。此器形體如同小爐,靈巧別緻,釉料細潤,色彩鮮明,繪畫嫻熟。

青玉異獸硯滴 清

長16.5cm,高9.3cm

清宮舊藏

硯滴青玉質,利用玉斑巧作圓雕異獸形,獸背上駝有一水注,為貯水口,圓形水註上又雕飾小獸。此器為清宮造辦處玉作製品,造型雖規整,卻也生動可愛。

銅異獸形硯滴 南北朝

高7cm,長16.8cm

清宮舊藏

硯滴作異獸伏卧狀,獸口銜一耳杯,獸背有羽狀紋,前腿兩側皆飾翼形紋。背正中有圓口,上有一管狀物。獸伏卧狀極生動。

水晶鳧式硯水壺 清

高4.6cm,長12.5cm

清宮舊藏

硯水壺白色透明水晶質。運用圓雕、浮雕和鏤雕工藝塑造鳧鳥和靈芝造型。鳧身中空,背部有開口,靈芝內凹。其造型寓多福多壽之意。

白玉螭紋璧形小插屏 清

通高21.7cm,通寬15.8cm

清宮舊藏

屏白玉質,外方內圓形,飾三螭。屏配紫檀木座,前後飾陰刻的變形夔龍紋,陰線內填金。木座後面飾陰刻填金,隸書乾隆帝御制詩一首,末有「幾暇怡情」、「得佳趣」兩枚篆書閑章。詩文填金,以座襯屏,是插屏中難得的精品。

青玉山水圖硯屏 清

通高17.8cm,通寬21.7cm

清宮舊藏

屏青玉質。正面凸雕「漁樵耕讀」的故事題材。背面屏心光素,飾回紋花邊。碧玉仿木形式屏座。古人以玉象徵君子之德,故此屏採用青玉之質正與所琢故事之旨相映合。

瑪瑙花鳥紋小插屏 清

長9.5cm,寬8.3cm,厚1cm

清宮舊藏

屏瑪瑙質,長方片狀。正面運用俏色技法利用原料上的白色巧加碾琢,山岩、梅花、鳳鳥錯落其間,襯以淺棕色的背景。背面陰刻隸書「御制探梅詩」,末署「臣琦善敬書」並陰刻篆書「臣」、「琦善」兩印。清代插屏用料一般多為白玉、青玉和碧玉,瑪瑙料甚罕見。

紫檀木雕松竹梅紋書式盒 清乾隆

高5.3cm,長19.5cm,寬14.8cm

清宮舊藏

盒為紫檀木質,書本樣式,並施以雕刻。雕刻技法為鏤雕和深雕相結合。地子為深雕的癤疤橫生的樹榦,樹榦上再鏤雕蒼松、秀竹、靈芝等,構圖得當,層次分明,意境清雅。此件作品刀法細膩深峻,平刀、圓刀融合互見,逼真地表現了物體的自然特性,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盒內置冊頁《董誥書》。

文竹嵌玉炕幾式文具盒 清中期

通高28.5cm,長30.1cm,寬13.2cm

清宮舊藏

此組文具盒炕幾式,高低二級錯落有致。通體包鑲文竹,又嵌玉書籤、青玉蟠螭等飾件。工藝精益求精,造型多變而具裝飾意味,極好地展現了文竹工藝獨到的美感。

文竹八寶嵌竹絲四瓣盒 清中期

通高4.4cm,口徑9.2cm

清宮舊藏

盒作四花瓣形,通體包鑲文竹為飾,外壁立面貼飾細密的橫向竹絲,排列整齊均勻。竹絲色澤紋理有自然的深淺變化,從而獲得了獨特的裝飾效果。蓋面在竹絲層上又粘貼深色竹簧的八寶紋,深化了吉祥寓意,並豐富了整體美感,是點睛之筆。

竹雕葫蘆式盒 清

高6cm,長16.9cm,寬10.5cm

清宮舊藏

盒以竹根雕作葫蘆式,盒身藤蘿的牽纏、葉片的翻卷及蟲蝕之痕、葫蘆的位置等都經過悉心設計,不僅寓意吉祥,而且形態逼真,富於裝飾意味。葫蘆自古有多子多福的寓意,常見於明清工藝題材。此盒既可儲冊頁,又可為陳設,是清代文玩中的優秀作品。

硬木嵌螺鈿夔龍紋長方盒 清早期

高7.1cm,口徑13×10.5cm

清宮舊藏

盒體硬木質,長方形,鑲嵌金絲、螺鈿、瑪瑙以及填漆等為紋飾,用料考究,作工精美。盒蓋面飾5隻夔龍,舒展飄逸。盒立壁四面對稱鑲嵌團鶴、摺扇、花卉、雙魚、葫蘆、荷葉、蓋罐、如意等雜寶紋,寓意吉祥。盒內以藍絹襯底,應為盛冊頁用。

掐絲琺琅團花錦紋冊頁盒 清乾隆

高9.5cm,長25.2cm,寬16.5cm

清宮舊藏

盒長方形,天蓋地式,下承連體束腰形座。通體在黃色錦紋地上飾團花,頂面中心作長方形書籤,其內黑地銅鍍金隸書「戢武敷文」。此盒裝飾紋樣取錦上添花之意。

碧玉八卦十二章紋印色盒 清

高7cm,口徑10.6cm,底徑11.65cm

清宮舊藏

盒碧玉質,正方形,蓋面陰刻細蠶紋地,主題紋飾為4怪獸及四齣戟八卦太極紋,周邊飾勾形紋,蓋四面立壁各雕3個章紋符號,共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圖案。此盒一望而知為宮禁中帝王御用之器。

「懋勤殿」款龍紋印色盒 清嘉慶

通高7.7cm,口徑22.5cm,足徑14.5cm

清宮舊藏

印盒扁圓形,蓋面及器壁淡描青花祥雲紋為地,上繪兩條金彩五爪行龍飛騰於雲海之間。盒蓋面正中金彩方框內書「懋勤殿」金彩三字。底足內施白釉,署青花篆書「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款。此印盒為當時懋勤殿內所陳設的御用文具,至今盒內還殘存有當時用過的硃砂印泥。

畫琺琅花鳥紋印色盒 清乾隆

高2.5cm,口徑4.8cm,足徑2.6cm

清宮舊藏

盒圓形,子母口,蓋隆起,圈足。蓋面作八瓣形開光,其內彩繪花鳥圖,一枝薔薇花朵簇生枝頭,兩隻綬帶鳥站立其上,顧盼對鳴。蓋、盒立壁分別環飾朵花一周。足底中心藍色雙方框內書「乾隆年制」雙豎行楷書款。此盒頂面雖小,卻繪出工筆畫般的景物,用筆精準,色彩渲染清朗,當為宮內造辦處的高手繪製。

天然木蟹式印泥盒 清

通高3.9cm,最寬10cm

清宮舊藏

盒以天然木根略加裁剪雕刻製成螃蟹式。其背部粗糙,腹底光潤,口眼清晰可辨,四足參差,螯舉橫擋,並保留半環形木枝,使蟹足置於其上,盒體安放穩定,設計十分巧妙。蟹背甲掀起即為盒蓋,出人意料。盒內壁髹金漆,可用以盛裝印泥。此盒貌似不事雕琢,實則匠心別具,是一件極為奇巧的文房玩物。

魚鰾帶架戟磬 清

高28.3cm,寬23.1cm

清宮舊藏

帶架戟磬兩件似為一對。支架皆為方體,邊框飾陰刻回紋裝飾,站牙飾夔紋及回紋。此件磬體略成扇形,浮雕卐字紋帶、回紋帶為飾,下部鏤雕魚紋。魚、磬諧寓「吉慶有餘」,頂角有銅製變體壽字形活環,與支架上的蝙蝠形掛鉤相配,組成「福壽」寓意的紋飾。

粉彩雕鑲荷葉香櫞盤 清乾隆

高3.8cm,長15.7cm,寬10.5cm

清宮舊藏

盤呈荷葉形,葉面翻捲起伏,葉梗從葉後過枝而上,葉面邊緣處貼塑含苞待放的花苞與蓮實,蓮籽可以在蓮蓬中自由活動,器底粘有田螺和菱角形的足。底書「乾隆年制」青花四字篆書款。此器造型、釉色均刻意摹仿自然界中的實物,顯示出當時粉彩象生瓷器高超的工藝水平。

掐絲琺琅勾蓮紋棋子盒 清乾隆

高6.5cm,口徑7cm

清宮舊藏

盒作鼓形,上附銅鍍金鏤空花紋蓋。腹部在寶藍色地上飾對稱的勾蓮紋4組,其上下邊沿各飾天藍色雲頭紋一周。花紋雖無特別之處,但做工精緻,仍能反映出乾隆時期掐絲琺琅的工藝水平。二盒內分別盛裝白玉、碧玉圍棋子。

掐絲琺琅書卷式小几 清

高2cm,長40cm,寬16.2cm

清宮舊藏

小几為置於書案上的小型陳設,增添了案上的空間層次。此幾小巧玲瓏,雖為銅胎但造型卻顯輕盈,修飾地色沉著,花紋規整,不求紋彩耀目搶眼,但富貴雅麗之氣自足。

碧玉爐瓶盒三式 清乾隆

爐瓶盒三式一套,皆碧玉質,其中玉爐質地最佳。此套碧玉爐瓶盒三式,材質潤澤,器型大方,紋飾古雅,是御書房中的熏香之具。

青玉萬松山房圖山子 清中期

高20.6cm,長28cm,底寬4.6cm

清宮舊藏

山子青玉質,作重疊山巒形,山岩間琢棵棵巨松挺立。山子正面飄浮於山腰的雲紋上,琢隸書御題《萬松山房詩》。清代玉山較多,圖飾多取自然景色,如仙人游、文友聚會山林、松下鹿鶴、山水樓閣等等,且碾琢精緻,畫意盎然。陳設於文房中,讀書小憩時觀之娛目賞心。

紫檀嵌玉雲頭式如意 清

長19.8cm,首寬3.2cm

清宮舊藏

如意紫檀質,光潔圓滑,首部靈芝式,中嵌玉飾一塊,砣出淺浮雕靈芝紋,尾端嵌青白玉飾。如意配藍色絲穗及珊瑚珠。此如意雖只首、尾兩鑲,但形制設計顯然來自清乾隆朝以後流行的三鑲如意之影響。

GIF/18K

戳下文,再讀一篇!

欣賞 金秋賞菊,從菊瓣紋器皿開始!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於網路由聯拍在線整理編輯。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400 608 117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老窯瓷器在國內與國際市場形成鮮明對比
精誠所至夏拍收官,傳統類作品成為市場新寵
這款自帶BGM音箱的adam eBike電動車你見過嗎?
蘋果會重蹈三星覆轍嗎?誠實是最好的危機公關
假如豪門缺席世界盃

TAG: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