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青花菊瓣紋碗,明永樂,高10.3cm,口徑21.2cm,足徑7.6cm

清宮舊藏

碗敞口,瘦底,為雞心碗。通體青花紋飾。碗心雙圈內飾折枝枇杷紋,內壁飾纏枝花紋,內口飾海水紋。外口飾回紋,外壁飾菊瓣紋,紋飾間隔以青花線。圈足內施白釉,無款識。

碗外壁以花瓣紋裝飾是明永樂、宣德時典型的風格特徵,花瓣紋通常作為主體紋飾與其它花紋配合。此碗外壁以32枚菊花瓣為飾,花瓣細長呈放射狀排列。這些花瓣從足上直接伸展到外口沿下,布滿整個腹壁,花瓣細長,排列有序。此器青花色調艷麗並有暈散,紋飾規矩而不失明快。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餘杭窯青釉菊花小盒,宋,高4.1cm,口徑4.9cm,足徑2.8cm

盒扁圓形,分蓋及身兩部分。蓋面隆起,中央突起圓形台階一層,圓珠鈕。蓋面刻劃菊花紋,圓形蓋鈕仿如菊花的花蕊。盒身直口,直腹,腹下折收,淺圈足。盒通體施青釉,釉面勻凈,有細碎的紋片。

瓷盒在唐代已出現,南宋時各地瓷窯無不燒造,造型多樣,有蓮瓣盒、菊瓣盒、八方盒、瓜式盒等等,其用途多作為古代婦女梳妝的用具。此器小巧精緻,刻花線條纖細圓潤,奔放有力,寥寥數筆即刻划出一朵盛開的菊花,使素靜的釉面增添了幾許雅緻的情趣。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黃地粉彩菊花紋圓花盆,清光緒,高8.9cm,口徑13.1cm,足徑9cm

盆板沿,直腹,圈足。足內施白釉,紅彩書「體和殿制」4字篆款。內白釉無紋,底開兩圓形小孔。外通體施淺黃色釉,板沿處以紅、藍料彩繪八寶,下飾珊瑚紅釉一周。腹部以粉彩繪白、粉兩色菊花兩組,花或含苞、或怒放,形象逼真。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鬥彩團花菊蝶紋蓋罐,通高10.4cm,口徑5cm,足徑5.4cm

罐直口,豐肩,瘦底,圈足。罐身主題紋飾分上下兩行各四團花,交錯排列。團花上半為一蝴蝶,下半托菊花2朵及枝葉。團花之間繪折枝蓮紋。肩及足際分別繪青花海水紋一周,其上繪各色花8朵。蓋面中央繪一團花,立牆飾折枝蓮花4朵。底足青花雙圈內楷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瓷器上用團花紋始見於隋代,宋臨汝窯青瓷刻、印團花較多,明宣德、成化、隆慶三朝的青花瓷器與清康熙、雍正、乾隆朝瓷器上團花均十分流行。

成化鬥彩以做工精細、小巧玲瓏、且傳世品稀少為世所珍重。清康熙後,各朝官窯均有仿成化鬥彩的作品。此蓋罐即雍正官窯仿成化鬥彩的代表作品之一,其造型、胎釉、圖案均按成化真物仿製而成,體現出雍正時制瓷工藝的高度發展。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鬥彩團花菊蝶紋罐,明成化,通高11.1cm,口徑5.3cm,足徑5.6cm

清宮舊藏

罐直口,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斂,圈足。肩及頸部均繪青花水波紋,水面漂浮紅、黃、綠相間排列的團花,寓意落花流水。腹部繪團狀菊花蝴蝶、菊花蜜蜂,上下交錯排列,間以朵花。圈足內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此罐上的全部紋樣均先以青料勾畫輪廓線,凡花卉均以綠彩填塗莖葉、以礬紅彩或黃彩填塗花朵。蝴蝶或蜜蜂翅膀填塗綠彩、紅彩或奼紫彩。其中最具特點的是奼紫彩,亦稱差紫彩,施彩較厚,表面乾澀無光,故有「差紫濃厚卻無光」的說法,為成化鬥彩所獨有。

罐所附之蓋應為清代乾隆時景德鎮御窯廠奉旨所配。蓋面繪團狀菊蝶紋,周邊繪折枝花紋,其上所填洋黃和豆綠彩是成化鬥彩瓷器上所不見的。其填彩技法也不同於成化鬥彩填彩時彩料常溢出輪廓線的的率意風格,而是嚴格控制在青花雙鉤圖案輪廓線內。

查《養心殿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可知,此罐上的蓋子當為乾隆十三年督陶官唐英(1682—1756年)奉旨所配。此罐檔案中稱之為「成窯五彩菊罐」:「(乾隆十三年)閏七月初二日,七品首領薩木哈來說,太監胡世傑、張玉交:宣窯青龍白地罐一件、宣窯青花白地花囊一件(銅膽)……成窯五彩菊罐一件、成窯五彩荷花罐一件、成窯五彩罐一件……宣窯青花白地豆一件。傳旨:著交唐英各照樣配蓋一件,其罐與花囊不可持去,另做樣帶去,仍將罐與花囊在原處陳設。欽此。」(江西)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定窯白釉印花龜鶴仙人圖菊瓣盤,金,高2.5cm,口徑20cm,足徑10.9cm

盤敞口折沿,淺壁,圈足內凹。鑲銅口,銅口已鏽蝕。通體施白釉。口沿及內壁呈菊瓣狀,盤心印花裝飾,飾龜鶴仙人圖。外壁及底光素無紋飾。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定窯白釉印花博古圖菊瓣盤,金,高1.7cm,口徑14.2cm,足徑9.2cm

盤菊花瓣式,花口折沿,淺弧壁,圈足。通體施白釉,釉色白中微泛灰。盤內底模印花卉紋。

此盤造型優美,通體呈菊花瓣式,其器形與盤心花卉紋樣都是以印模一次製成,反映出定窯白瓷印花技法的時代風貌。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定窯白釉刻花菊瓣紋笠式碗,北宋,高3.3cm,口徑13cm,足徑2.5cm

碗呈斗笠式,敞口,瘦底,圈足。通體內外施白釉,口鑲銅釦。外壁光素,內壁刻30個菊花瓣。仔細觀察可以看出,菊花瓣的寬窄不一,說明刻花工匠並不刻意追求整齊劃一,而是力求體現花卉的自然形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耀州窯青釉刻花菊瓣紋碗,宋,高5.1cm,口徑13.2cm,足徑4.1cm

碗敞口,圈足。里外均刻菊瓣紋,碗心印一團花。通體施青釉,釉色青中泛黃,足邊無釉。

此碗為宋代耀州窯青瓷的代表作品。在裝飾方面,以碗心的一朵團花為中心,放射狀地向外刻出一片片菊瓣紋,布局舒朗勻稱,線條活潑流暢又不失規整,反映出當時藝師們的審美觀念,代表了耀州窯瓷器刻花工藝的突出成就。

耀州窯瓷器上的刻花裝飾於北宋中期發展成熟,到北宋末期工藝更為精湛。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宜興窯紫砂黑漆描金菊花壺,清乾隆,高9cm,口徑8cm,足徑7.5cm

壺直口唇邊,扁圓腹,短彎流,環形柄,圈足。蓋拱起,上飾寶珠鈕。紫砂內胎,外髹黑漆,上繪金彩大朵菊花,花兒競相開放,花葉染為紅、綠色,一隻蝴蝶在花叢中飛舞。底有金彩「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

此壺的紫砂胎和彩漆結合緊密,底漆烏黑瑩亮,將金彩圖案襯托得華美富麗。圖案微凸,略高於黑漆地,使花紋更富於立體感。在紫砂胎上描金彩漆最需要解決的工藝是漆皮的剝落問題,一旦粘和不好就會成片地剝落。乾隆時期紫砂漆器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此壺製作精湛,展示了皇室用器精美絕倫的藝術特色。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窯變菊瓣式扁壺,清雍正,高8.2cm,口徑7cm,足徑7cm

壺扁形,通體菊瓣式,圈足,壺身一側有短流,另一側為半環形曲柄。通體施鈞釉,外底有八處支釘燒痕,底印陰文「雍正年制」四字篆書款。

窯變釉是清雍正時期創燒的仿宋代鈞釉品種,以銅紅釉為主,還含有其它多種金屬元素,經過氧化還原,呈現出美麗的月白、藍、紫、綠、醬、青、褐等色彩,與紅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千變萬化的流蕩的條絲和斑片,奇妙無比。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窯變雙耳菊瓣尊,清乾隆,高22.3cm,口徑18.2cm,足徑11.6cm

尊通體菊瓣形,口外撇,粗長頸,平肩微弧,扁圓腹,圈足外撇,頸、肩部對稱置雙螭耳。內施天藍釉,外施窯變釉,除肩部有少量藍色外,余皆為火焰紅色。足內醬釉,印「大清乾隆年制」 三行六字陰文篆書款。

乾隆早期窯變釉保持著雍正時的「火焰青」特點,隨後漸變為以紅、藍、月白各色交織成塊狀的斑片和條紋,乾隆晚期窯變釉中月白與藍色較少,多為紅色。

在清代,瓷器的製造分為圓器和琢器兩大類,其中圓器指碗、盤之屬,琢器則包括各種需要雕琢成形的器物。該尊雖可歸入圓器一類,但其外壁呈現的菊瓣紋樣則需雕琢而成,《陶冶圖》「圓面積器拉坯」條記之為「圓器之制不一,其方瓣稜角者則有鑲雕印銷之作」,該器的菊瓣稜線正是這種工藝製成。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豇豆紅釉菊瓣瓶,高20.3cm,口徑5.2cm,足徑4.2cm

瓶撇口,細長頸,圓肩,肩下漸收,圈足。因近底處凸雕一周細長的菊瓣紋,故稱菊瓣瓶。通體施豇豆紅釉,釉色滋潤淡雅,呈現出深淺變化的粉紅色,其間夾雜少許綠色苔點。口沿露白色胎骨。底部施白釉,署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

紅釉是以氧化銅為著色劑,在高溫還原氣氛中燒成,最早出現於唐代的長沙窯。元代始成功地燒制出紅釉器物。明代永樂、宣德時燒制出著名的「寶石紅」釉。清代康熙時,在繼承前代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先後燒制出郎窯紅、豇豆紅和霽紅。其中以豇豆紅的燒制難度最大,在淡雅的釉色中有萬千變化,人們贊其「綠如青水初生日,紅似朝霞欲上時」。

豇豆紅釉因燒制困難,故基本無大件器物,主要有瓶、太白尊、小盂、洗等文房用具。此菊瓣瓶釉色明艷勻凈,是豇豆紅釉中難得一見的上乘之作。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仿朱漆菊瓣式盤,清乾隆,高3.4cm,口徑16.8cm,足徑9.9cm

盤敞口,淺腹,圈足。盤壁呈菊瓣形,盤內及外壁均施仿朱漆釉。外底為仿黑漆地,上以金彩書「大清乾隆仿古」六字楷書款。內底微凸起,以金彩書寫乾隆帝御制詩:「吳下髹工巧莫比,仿為或以舊還過。脫胎那用木和錫,成器奚勞琢與磨。博士品用謝青喻,仙人顏侶暈朱酡。事宜師古寧斯謂,擬欲摛吟愧即多。乾隆甲午御題。」下仿篆書印兩枚「乾」、「隆」。

乾隆甲午即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乾隆時期創燒出仿製各種工藝品的瓷器,其顏色和質地都與被仿品極為相像。仿漆器就有仿朱漆、仿雕漆、仿黑漆描金、嵌螺鈿漆器等,所見以盤、碗居多。

此件仿朱漆盤外底施仿黑漆釉,更加準確地表達了漆器製品的工藝特徵,反映出乾隆時期陶工對釉料的配製、燒成火候及氣氛等工藝已能運用自如。乾隆皇帝對此件作品倍加欣賞,特為其寫詩。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鬥彩勾蓮菊瓣尊,清雍正,高25.7cm,口徑22cm,足徑15.6cm

尊撇口,圓腹,高圈足外撇。整個器型作菊瓣式。器型規整端莊,器外以鬥彩繪豎向勾蓮花紋,構圖新穎別緻,色彩淡雅,底青花雙圈內楷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

雍正鬥彩系仿明成化鬥彩工藝製作,在紋飾布局、色彩配合及填彩工藝方面都進了一步。其突出表現,一是成功地模仿了成化鬥彩雞缸杯、天字罐等器物,有的已達亂真的程度;二是雍正時期盛行粉彩,突破了以往單純的釉下青花與釉上粉彩的傳統工藝,將釉下青花與釉上粉彩相結合,使鬥彩更加清新雅緻。以花鳥人物為裝飾題材的雍正鬥彩,釉下青花勾線,釉上填繪各種色彩,均填彩準確,不出邊線,且追求色彩的變化,在一朵花內填以紫紅黃綠青等多種色彩,反映了雍正鬥彩製作工藝已經相當成熟。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仿朱漆菊瓣式蓋碗,清乾隆,通高9.1cm,口徑11.5cm,足徑4.5cm

這是一件仿照漆器釉色的蓋碗。碗呈菊瓣式,圓口,深弧腹,圈足外撇。蓋為覆碗式,菊瓣形口,蓋面隆起,上置圈形抓紐。蓋內金彩書乾隆御題詩一首:「制是菊花式,把比菊花輕。啜茗合陶句, 浥露掇其英。」碗內外通施仿朱漆釉,色質逼真。外底署金彩篆書「乾隆年制」雙行四字款。

蓋碗屬於飲茶用具,飲茶是文人墨客的雅事。乾隆皇帝嗜茶,常作詩品茗,在許多陶瓷茶具上都留有乾隆帝的御題詩句。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鈞窯天藍釉菊瓣碗,元,高14.5cm,口徑32.8cm,足徑8cm

碗斂口,蓮瓣形弧壁,圈足。通體內、外施天青色釉,外壁施釉不到底,足部無釉,胎呈鐵褐色。此碗因燒成時的缺陷,與裝燒的漏斗形匣缽粘連在一起而被遺棄在窯址,它直觀反映出元代鈞窯的裝燒工藝,頗為難得。

匣缽是瓷器焙燒時放置坯件並對坯件起保護作用的窯具。將裝好坯件的匣缽層層相疊,按照不同的燒成要求摞放在窯爐內相應位置後,即可點火焙燒。用匣缽裝燒可避免器物與窯內煙火、灰塵及窯頂落渣等直接接觸,從而防止瓷器在燒成過程中被污染。另外,使用匣缽可使瓷器受熱均勻,成品率得到提高,因此被視作制瓷工藝的一大進步。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哥窯青釉菊瓣式盤,宋,高4.1cm,口徑16cm,足徑5.6cm

清宮舊藏

盤通體作14瓣菊花形,弧腹,圈足。內、外及圈足內均施灰青色釉,釉面被「金絲鐵線」般開片紋所分割。足底無釉,露出黑色胎骨。

中國古代藝術家和陶瓷工匠在設計陶瓷造型時,善於從大自然動、植物中獲得靈感,蛙形、虎形、葵花形、菊花形等造型屢見不鮮。這件菊瓣式盤造型規整,青灰色釉素裹,交織如網的開片紋妙趣天成,堪稱古陶瓷模仿花朵造型的典範。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菊瓣盤,元,高4.7cm,口徑21cm,足徑9.9cm

盤呈菊瓣形,敞口,淺弧腹,圈足。里、外施天藍色釉,盤內點綴有四塊玫瑰紫色斑塊。

元代鈞窯瓷器釉色主要為天藍色和月白色,帶玫瑰紫色紅斑的較少。此盤造型優美,釉色鮮艷,天藍色與玫瑰紫色交相輝映,絢麗典雅,不愧是元代鈞瓷中的工細之作。

宜興窯惠夢臣款紫砂菊瓣壺,清初,高4.7cm,口徑3.5cm,足徑3.8cm

壺體為八道凹筋菊花式,花口,圓腹,直流,環柄,蓋以卧獅為鈕,獅前爪壓繡球,獅尾獸毛清晰可見,雕工極細。壺蓋內鈐行書「水平」二字,壺底鈐長方篆書「荊溪惠孟臣制」六字印章款。此壺胎薄體輕,砂質極細,小巧玲瓏。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鈞窯天藍釉紫紅斑菊瓣碗,元,高9.5cm,口徑23.7cm,足徑7cm

碗呈菊瓣形。敞口,弧腹,圈足。通體施天藍色釉,碗內有紅斑裝飾。

用花瓣作為碗的造型,起源於唐、五代時期,宋、金時期興盛,延續到以後各朝。這一成型技法的使用,對實用器起到了很好的美化作用。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金秋賞菊,從瓷器上的菊花紋樣開始!

綠地粉彩開光菊石紋茶壺,清乾隆,通高13cm,口徑6.5cm,足徑9.2cm

壺身方扁,曲柄,短流,圈足。壺蓋隆起,金彩寶珠頂,壺口沿、蓋沿處飾金邊。壺通體飾綠地粉彩團花紋,腹部兩面飾長方形開光,內繪粉彩寫生菊花、山石、靈芝紋。底部松石綠釉書紅彩「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

此壺造型精緻,施彩淡雅,頗具雅逸之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聯拍在線 的精彩文章:

北京故宮藏琺琅彩瓷可不亞於台北那個,不信你看看!
繼蘇富比拍得3.6億後,樂從堂又將於佳士得秋拍放出12件明代重器
大唐盛世,連茶道都那麼「奢華」

TAG:聯拍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