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國軍抗戰的三種境界?蔣介石比汪精衛也就高明一點點

國軍抗戰的三種境界?蔣介石比汪精衛也就高明一點點

作者:獨立評論員郭松民

蔣介石、國民黨領導抗戰8年,整個抗戰期間,國民黨軍隊雖然進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是效果卻不理想。八年抗戰損失軍隊數百萬,淪喪國土一大半,使得數億人民生活在日寇的鐵蹄之下。中國抗戰為何會如此慘痛?這和當時國民黨政府中普遍所秉持的是精英史觀、唯武器論息息相關,使得政府完全看不到人民的力量。不願、不敢、也不能動員人民。

這種思維方式,使當時政府精英完全看不到中國對日本有任何優勢,對抗戰的前途悲觀失望,根本不相信中國能夠取得抗戰的勝利。認真區分一下,就會發現國軍的抗戰存在三種境界——

第一,張自忠境界:我死給你看!

這是國軍抗戰的最高境界。毫無疑問,國軍當中的確存在一些有民族氣節的高級將領,張自忠就是其中傑出代表。但他們同樣看不到人民的力量,同樣是精英史觀和唯武器論,同樣對抗戰的勝利缺乏最後的信心。

對他們來說,既然抗戰必敗,那麼抗戰的最高境界就是犧牲,我死給你看!用死來證明中國人不會屈服。

1934年,魯迅先生在他的歷史小說《故事新編·非攻》中,有墨子學生曹公子,在宋國都城發表抵抗楚國入侵演講「我們給他們看看宋國的民氣!我們都去死!」,實際上是對九一八事變後國民黨對抗戰悲觀失望情緒的諷喻。

在宜棗會戰前夕,張自忠對部屬表示:「我今日回軍,和大家一起共同殺敵,就是要帶著大家去找死路,看將來為國家死在什麼地方!」「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

張自忠將軍是值得尊敬的,但他的局限性也是明顯的。今天的主流敘述中,張自忠有走上神壇的趨勢,我們尤其應該注意這一點。

第二,蔣介石境界:要想活,靠美國!

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和他的親信將領大唱「抗日三天亡國論」。

蔣介石說:「槍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訓練不如人,機器不如人,工廠不如人,拿什麼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頂多三天就亡國了。」

何應欽則說:「日本有多少煙囪,日本人有多少工廠?我們如何能比?不抵抗還可支持幾天。」

在對抗戰前景悲觀失望方面,蔣介石和汪精衛是完全一樣的。蔣介石的「高明」之處在於,他總是對英美的最後介入抱有希望。蔣介石從來不相信中國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戰勝日寇,一直幻想英美可以救他。

珍珠港事變之後,蔣介石的幻想終於變成了現實,他追隨美國對日宣戰(此時距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已經四年),只是美國的便車既然已經搭定了,蔣氏抗戰也就更加消極。

蔣介石的邏輯是:既然美國參戰,則日本必敗;既然日本必敗,則不妨把軍火留下來對付共產黨。

蔣介石的這種浙江鹽商式的精明,對中國在戰後利益分配方面產生了極為嚴重的負面影響。中國作為戰勝國,遭受的領土和權益損失甚至超過戰敗國——外蒙古獨立、中東鐵路和旅順軍港的租借,美國根據《中美商約》在中國獲得了遠超此前不平等條約的特權。

如果不是抗戰結束後解放戰爭迅速勝利,中國有可能像菲律賓那樣淪為美國獨佔的殖民地,更有可能成為美蘇爭奪的戰場而四分五裂,則中國人民的災難不知道會何時結束。

第三,汪精衛境界:既然抗戰必敗,那還不如做漢奸保存一點元氣!

關於這一點,歷史事實俱在,不多談了。只強調一點:蔣介石和汪精衛並無本質區別。汪精衛是日本人的汪精衛,蔣介石是美國人的汪精衛,他們都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代理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進擊的熊爸爸 的精彩文章:

墨脫英雄路:五烈士遇雪崩成冰雕,犧牲之後依然手拉手
廣島倖存者還原核爆現場:人體氣化成灰,石頭熔成晶體
實拍亞洲昔日最大機場,20萬川人用血汗托舉美機炸日本
蔣介石烽火戲諸侯?其撩妹遺迹讓南京人又愛又恨
「女神」昂山素季被英剝奪榮譽市民,唯有人民授的榮譽至高

TAG:進擊的熊爸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