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3年中國賽 創新一直在路上 訪NBA總裁亞當·蕭華

13年中國賽 創新一直在路上 訪NBA總裁亞當·蕭華

圖說:NBA總裁亞當·蕭華 網路圖

喜歡同現代科技不斷接軌的NBA總裁亞當·蕭華是一個改革派,昨天的圓桌採訪中,他同本報在內的全國6家媒體,暢談了NBA在中國的美好藍圖。「第一屆NBA中國賽就是在上海舉辦的,已經整整13年了。」蕭華感慨道,「球迷的熱情,是我們推動籃球發展的動力。我們的創新,一直在路上。」

記者:您特別喜歡提到在上海舉辦的第一屆中國賽,NBA當時是如何想到試水中國市場的?

蕭華:當奈史密斯博士發明籃球時,他認為籃球不僅在美國,更可以在全球幫助人們強身健體,完善心智。他做得很成功,到了上世紀30年代,籃球成為了奧運項目。1984年,時任NBA總裁斯特恩意識到可以藉助媒體的力量擴張NBA,從而將NBA帶入中國。於是,1987年,他同CCTV談下了第一個中國的NBA電視轉播權。

然後就是姚明,成為了第一個登陸NBA的中國狀元,他是一個如此傑出的人,將籃球運動帶進一個新高度,成為中美籃球的橋樑,此後我們在中國設立了兩家辦公室。

圖說:姚明是中美籃球的橋樑 網路圖

記:當姚明當選為中國籃協主席時,您的反應是什麼?這次在上海,你們是否商談了中美籃球的發展藍圖?

蕭:我聽到姚明當選時非常開心和興奮。從他加入NBA開始,我就非常認同他對籃球的激情與熱愛,我們的私交也很好。今天下午,我們坐下來聊了聊,我認為,他的當選會對中國籃球的發展帶去很多益處,無論是精英籃球還是草根籃球,他都很有遠見。我相信將來NBA會跟中國籃協有更多的合作。

記:這幾年NBA在中國推廣Jr.NBA(少年NBA)計劃,是不是希望找尋下一個姚明?

蕭:我要糾正一下,我們不是要尋找下一個姚明,而是去挖掘並培養下一個像姚明一樣的球員。在Jr.NBA計劃中,不僅培養孩子們的籃球技能,還培養他們健全的心智,或許有一天,他們會進入CBA、中國國家隊以及NBA。此外,並非所有人都能成為專業籃球運動員,我們希望通過,能發展中國的籃球群體。籃球要從娃娃抓起。迄今為止,已經有15個省、超過2000所學校的200萬學生,參與到了Jr.NBA活動中來。

圖說:昨晚NBA中國賽上海站,庫里(右)突破唐斯 新民晚報見習記者 李銘珅攝

記:NBA上海站每年一場,NBA如何做到創新,以吸引球迷的眼球?

蕭:我非常關注新技術的發展。今天這場NBA中國賽,我們首次運用了VR技術(虛擬現實),沒法來到現場的球迷也能在家通過VR看到精彩的比賽內容。我們正在同中國的合作夥伴商談,未來在AR(增強現實)VR領域進一步拓展。

這次上海站,不只是一場比賽。你看,我們首度開闢了NBA球迷特區,在東方明珠電視塔下,球迷玩了整整兩天的籃球遊戲。NBA球迷日,我們進行了現場直播,並首次邀請到中國本土娛樂明星一起參與。整整一周,我們希望運用豐富多彩的形式,讓籃球深進球迷群體。

圖說:

昨晚NBA中國賽上海站現場球迷新民晚報見習記者 李銘珅攝

記:今年NBA更換了球衣贊助商,在球衣設計方面有什麼新變化?

蕭:在球衣外觀的細節上,耐克只是做了微調,但在高科技方面,球迷有福了。球衣中植入了晶元,球迷只要用手機掃一下,就能得到該球隊的數據、集錦、球員信息等。在我看來,這款新球衣的靈感恰來自於中國消費者。(新民晚報記者 陶邢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民晚報 的精彩文章:

國漫正復甦,前路在何方:做自己,自己做 沒問題
NBA球迷怎能錯過!來看杜蘭特、唐斯和瓊斯的上海之行
大英百物展評選出的「十宗最」
上海小囡加冕「女皇」
肯揚·馬丁為不當言論道歉!林書豪:此事已過去

TAG:新民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