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西醫為何大行其道?也談中醫的前途

西醫為何大行其道?也談中醫的前途

  近來關於中醫的問題在網上吵的沸沸揚揚,看過之後,進行了一番思考,也在此發表一點看法。

  

  第一,所謂中醫不是科學。代表性觀點:中醫雖能治療疾病,但說不清楚,所以不是科學,只是經驗。我認為:此言差矣。真正的中醫治病,理、法、方、葯各有依據,環環相接,絲絲入扣,都在一定的理論指導之下完成的,絕不是稀里糊塗瞎蒙的。你現在的病屬於什麼「證」,它現在處於什麼階段,我給你用什麼方,方中每味葯各起什麼作用,講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謂的講不明白,是指不能用西醫的道理解釋。這簡直是胡鬧。中醫和西醫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理論體系,根本就說不到一塊。不信,西醫治病時,讓他用中醫理論解釋一下試試?

  讓我們看看「科學」的定義是什麼:(在百度上搜的)

  科學一詞,英文為science,它的本來含義是系統知識。中醫完全符合這個概念。中醫起源於東方文化,它的認識論體現了東方哲學的思想。中醫認為宇宙的本質是「氣」,物質的屬性是「陰陽」,萬物之間互相聯繫、互相制約、互相影響的機制是「五行」,用這些概念來解釋宇宙及生命的一切問題,提綱掣領,一覽無餘。上述概念絕不是我們祖先憑空想像出來的,而是通過對宇宙萬物運動發展的觀察思考,並從中抽象出來的。這些概念不但是中醫的基礎,也是整個中華文明的源頭。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祖先通過「仰觀於天」,「俯察於地」,「取類比象」發展出藏相學說、經絡學說、氣血津液學說、病因病機等一整套醫學理論,並在實踐中不斷充實完善,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同時中醫理論也自然的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一個蘊涵混沌理論、系統論、控制論思想、又經過千年實踐驗證的完備而周密的理論系統,不是科學,又是什麼?

  

  西醫是建立在解剖學和生物化學的基礎之上的學科。人體的組織細胞由哪些物質構成,一種藥物進入人體會發生哪些主要的生化過程,它從孤立的、微觀的角度進行觀察和描述。但它在宏觀上、整體上沒有全面的把握。生命是一個極其複雜的自我調節、自我穩定的系統,這個系統的構成模式是什麼?它的調節機制是怎樣的?它內部各個器官之間是如何進行互相溝通、互相制約的?在這個層面上,西醫形成系統理論了嗎?沒有.它的立足點決定了它只能越來越朝著具體的、微觀的方向發展。在對生命的整體把握上,西醫遠遠沒有達到中醫的高度。

  

  第二,西醫為何大行其道?談這個問題,不能離開歷史背景。十九世紀,世界進入工業化時代。工業化時代的特點就是標準化生產和大規模應用。西醫西藥先天具備適應標準化生產和大規模應用的優勢並抓住了這樣的機遇,得到了迅速發展。每一種藥物都可以制定出標準的製造流程和規範的使用方法。特別是抗生素的出現使西醫的地位空前提高,西藥大規模生產帶來了滾滾財源,堆積出一個利益集團。這個集團迅速滲透到立法、司法、行政等各個要害部門並取得話語權,從法律、行政、經濟等各個方面不斷夯實西醫西藥的基礎,迅速掌握了整個醫療市場的命脈,使得後來者越來越難以撼動。西醫治療的規範化流程迅速在全世界複製,成為主流醫療模式,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並自然而然的成為人們的思維定式。而中醫的治療是高度個性化的,即使是同樣的病,但每個人的用藥也不同,同一個病人,不同階段用藥也不同,這就導致了中醫中藥既無法批量化生產也無法標準化應用,不能像西醫那樣象開連鎖店一樣複製。所以在經濟上不能產生利益集團,也就無法躋身權力階層,無從得到話語權。因此,中醫日益被邊緣化了。

  第三,中醫的前途。中醫是科學,而且是層次很高、實用性很強的科學。它將來一定會大放異彩。在對疑難雜症的治療方面,現代醫學越來越感到束手無策,而中醫「因證施治」、「因人施治」逐漸顯現出明顯的優勢,它的巨大的應用價值也必將得到醫學界的重新認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