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星全屏幕設計反救聯發科;長電擬定增募資45.5億;蘋果的超級周期2018財年出現

三星全屏幕設計反救聯發科;長電擬定增募資45.5億;蘋果的超級周期2018財年出現

1、想超越三星蘋果?華為的路還有多遠?

2、蘋果設計師 Jony Ive 透露 iPhone X 用了 5 年時間研發

3、夏普試圖減少對蘋果訂單依賴,生產高端8K面板

4、東芝開發出新一代電動車專用鋰電池 快充僅需6分鐘

5、聯發科9月營收200億新台幣 Q3營收接近財測高標

6、存儲器供不應求持續 南亞科華邦電9月營收亮眼

7、三星電子誤傷高通戰友 全屏幕設計反救聯發科

8、長電科技擬定增募資45.5億 產業基金躍居第一大股東

9、郭明錤:蘋果的超級周期會到2018財年才出現

10、2015年至今中國偏光片市場新增投資及規劃規模將超過130億元

一、想超越三星蘋果?華為的路還有多遠?

對於華為來說,作為海外最主要的智能手機戰略市場,印度地區所佔的位置至關重要,華為公司印度區總裁JayChen在接受外媒CNBC採訪時表示,印度市場作為華為公司全球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將近20年的在印投資,華為目前在印度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且與其國內各大電訊部門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夥伴關係,各款智能機在印度市場上的影響力也正在變得越來越大。

不過根市調機構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作為印度手機市場的領軍品牌,三星在2017年第二季度仍然居於首位,小米,Vivo,Oppo和聯想等一大批國產品牌緊隨其後,而華為缺席於印度市場這五強之後似乎略微讓人吃驚,不過在全球市場上,華為實則名列三星和蘋果之後,儼然是世界第三大的手機製造商,但華為似乎並不甘心於此,一直雄心著要超越前者,引領國產品牌成為全球第一的智能手機製造商。

在本周四,華為在印度市場上正式推出新一代的榮耀9i系列智能機,搭載5.9英寸顯示屏,4GBRAM內存和前後雙攝像頭,據說這款產品將會首先在印度電商平台Flipkart上獨家發布,售價17999盧比(約合人民幣1830元)。雖然在印度市場上競爭激烈,但華為今年還是設定了一個「小目標」,力求佔領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10%份額。

至於在印度的銷售模式,JayChen提到華為在印建立了獨家的銷售渠道並與諸多電子商務平台建立了緊密的合作夥伴關係,在過去幾年內,與電商平台的合作一直都是處於領先地位,例如Flipkart和Snapdeal,除了智能手機外,華為還與多家電訊公司夥伴合作,共同打造印度的5G移動網路系統,而在2015年,華為還投資10億人民幣在印度班加羅爾建立了一座足以容納5000工程師的高新技術研發園區。

二、蘋果設計師 Jony Ive 透露 iPhone X 用了 5 年時間研發

蘋果 iPhone X 將會在11月正式推出,首席設計總監 Jony Ive 在一個公眾場合中指出,iPhone X 的開發時間足足用了 5 年,他們從 2012 年已經開始著手開發。

Jony Ive 在參與美國媒體 The New Yorker 的訪問當中,透露 iPhone 有些技術已經工作了 5 年來研發,例如 Face ID 人臉辨識技術,以及用面部表情來演出的 Animoji 功能,裡面所用到的 TrueDepth 相機,當初的試作機是十分巨型,利用了相當長的時間研發。即是說蘋果用戶在 iPhone 5s 上首次使用到指紋辨識系統 Touch ID 的時候,蘋果已經開始研究它的下一代技術。

Jony Ive 指出 99% 的時間,那東西對他們開發者都是不能正常運作的。在莫大的開發循環當中,他們面對的是一個不能運作的東西。但 Jony Ive 說很高興可以開發到一件令人驚奇的新設備,Jony Ive 說更享受於這設備的開發,甚至大過 iPhone 產品本身。

有人問他既然面對過很多錯誤,有甚麼錯誤是最有趣?Jony Ive 沒有正面回應,指不知道哪些錯誤會是有趣的,但他說開發團隊有過無數次錯誤,但他相信只要錯誤並非出自於懶惰或者自以為是的想法,終有一日可以取得成功。

iPhone X 將會在 11 月 3 日正式推出。當中內置的 TrueDepth 相機,用以掃瞄人體臉部特徵,用於 Face ID 人臉辨識功能、依照人的臉部表情演示 Animoji 功能等應用。

三、

夏普試圖減少對蘋果訂單依賴,生產高端8K面板

夏普曾經一度成為了專為蘋果生產面板的第一大工廠,如今面對iPhone X開始使用OLED屏幕等現狀,夏普也不得不轉變自己的策略從而擺脫對於蘋果的過度依賴。

據日本《日經新聞》報導,在2012年,夏普的龜山第一工廠是iPhone專用工廠,當時蘋果也負擔了所需生產設備的一半成本。2014年之後,因為銷售低迷而導致了此工廠的利用率接近於0,對於蘋果這倒沒有太大損失,但是作為東家的夏普卻十分著急,2014年不得已將工廠收購開始轉為小米等其他廠商生產面板。

如今,台灣鴻海集團已經收購了夏普,而蘋果策略也有所更動,新的iPhone X開始使用OLED面板,雖然未來設備是否繼續選擇使用LCD面板仍是未知數,但蘋果對夏普面板的需求確實是大幅減少。

而那個夏普轉為蘋果生產面板的工廠如今已不僅生產手機面板,還生產車用LCD面板,與27寸的8K LCD面板。夏普還打算引入專有的「IGZO」技術,生產中端面板,發揮高畫質與高省電的特性。據稱,蘋果也樂見夏普工廠的轉型。

IGZO屏幕除了具有低能耗、良好的顯示效果等特性的同時還非常薄,可以讓顯示器或手機在厚度上可以進一步突破。

有如此多技術專利在手相信在面對蘋果屏幕需求轉型的形勢下夏普依舊可以過得不錯。

四、東芝開發出新一代電動車專用鋰電池 快充僅需6分鐘

財聯社9日訊,日本東芝公司日前宣布開發出新一代電動車專用鋰電池,快充僅需6分鐘。據介紹,與一般採用石墨作為負極材料的鋰電池不同,這種鋰電池使用鈦鈮氧化物作為負極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可超快速充電等特性。傳統電動車鋰電池快充30分鐘也只能充到約80%的電量,新一代鋰電池快充僅需6分鐘就能充到90%的電量。東芝公司測試用的電動車充電6分鐘後最終跑了約320公里。目前,東芝公司已做出了容量為50安培小時、巴掌大小的新一代鋰電池樣品,並計劃對其進行完善,爭取在2019年推出正式產品。

五、聯發科9月營收200億新台幣 Q3營收接近財測高標

IC設計大廠聯發科6日公布9月份營收,在客戶拉貨暢旺,營收動能恢復的情況下,9月份營收繼8月份營收站上200億元(新台幣,下同)大關之後,再次站穩200億元以上的水準,金額來到221.86億元,雖然較8月份營收小幅摔退1.38%,也較2016年同期減少19.5%。不過,累計2017第3季營收達到636.51億元,則是較第2季成長9.5%,接近639億元的財測高標。

根據聯發科之前的財測,預估第3季的營收將落在592億元到639億元之間,較第2季增2%至10%,毛利率為35.5%正負1.5個百分點,營業費用率29.5%正負2個百分點之間。在9月份營收達到221.86億元的情況下,累計第3季營收接近原先財測的639億元的高標水準。而且,累計2017年前9個月營收為1,777.86億元,較2016年同期衰退16.34%。

法人認為,9月仍是手機、個人電腦等各產品的拉貨旺季。因此,市況有利於聯發科的單月營收表現,使營收能持續穩住200億元大關。而展望第4季,在受零組件漲價和缺貨的干擾下,2017年下半年在智能手機新品市場有所延後略,使得2017年第4季預估會有一波上市潮,也帶動一波產品拉貨潮,這將對對聯發科第4季的營運有利,並進一步減緩淡季效應的發生。

另外,亞系外資在看好聯發科切入定製化晶元市場領域,有機會帶動智能手機市場部分的營收。再加上逐步發展物聯網產品應用,逐漸開始有所斬獲的情況下,將聯發科的評等調升至「買進」等級,目標價則是來到每股380元價位。而聯發科6日收盤價來到每股291元,上漲6元,漲幅為2.11%。

六、存儲器供不應求持續 南亞科華邦電9月營收亮眼

隨著存儲器供不應求的情況持續,不僅帶動現貨價的漲勢,也拉抬近期核閱價的價格,使得中國台灣存儲器大廠南亞科,華邦電9月份營收持續繳出亮麗成績。南亞科9月份營收不僅較8月份上揚6.71%,也較2016年同期成長32.83%。另外,華邦電則較8月份增加1.91%,也較2016年同期增加18.84%。

在終端產品對存儲器產品的需求逐漸進入高峰的情況下,包括DRAM、NOR及NANDFlash等產品市場供不應求情況加劇,也帶動價格上揚,使得存儲器廠商獲利增加。存儲器大廠南亞科的9月合併營收為46.44億元(新台幣,下同),較8月份增加6.71%,以較2016年同期成長32.83%,為2013年4月份以來的單月新高。累計,前3季營收為381.49億元,較2016年同期增加29.17%。

南亞科表示,2017年第3季受惠於存儲器價格上揚,以及在20納米製程上對營收的挹注,單季營收達到132.93億元,創下近年來單季新高。而除了本業表現持續看漲之外,業外還有處分美光持股達116.58億元的獲利進帳,都對第3季的營收有所貢獻。

至於,華邦電的部分,根據華邦電所公布的9月份財報顯示,營收金額為新台幣43.16億元,較8月份增加1.91%,也較2016年同期增加18.84%,改寫單季新高水準。累計,前3季營收343.86億元,較2016年同期增9.8%。

日前才決定在南科高雄路竹基地斥資3,350億元建立新12寸廠的華邦電,在展望2017年第4季的營收狀況時指出,目前第4季仍舊有強勁的需求,而且情況經持續到2018年上半年。由於,華邦電自第2季開始已經逐步追加產能,Flash業績已佔比達45%,其中又以NORFlash佔大多數,NANDFlash則佔整體Flash業務的15%的情況下,法人預計,在當前總產能沒有太大增加,使得價格繼續成長的情況下,將使得後續華邦電營收有機會再上揚。

七、

三星電子誤傷高通戰友 全屏幕設計反救聯發科

雖然高通(Qualcomm)成功在2016年下半聯發科因Modem晶元規格落後時,搶到不少大陸一線品牌手機大廠訂單,逼得聯發科連下十二道金牌降價力守市佔率,導致公司毛利率、營益率節節創新低到2017年上半,甚至聯發科主力市場操盤手也被迫走馬換將,改由蔡力行新任公司共同執行長一職。不過,受制於18:9全屏幕設計主流需求,耗費兩岸智能型手機產業鏈近一年時間更改產品設計、晶元規格及提升良率,高通並未如預期佔得便宜,聯發科也沒像市場唱衰般的一瀉千里,反而在HelioP23及P30新款智能型手機晶元解決方案推出後,成功拿回不少市佔,第4季營運更可望寫下逾1年來新高。原本高通、三星電子(SamsungElectronics)聯手挑戰聯發科、台積電陣營大勝的期望,最後反倒因為三星電子GalaxyS818:9的全屏幕設計引領主流趨勢,造成高通大勝變小勝,聯發科大敗變小敗的結局,當中錯綜複雜的情愛糾葛,直逼8點檔灑狗血的劇情安排。

其實三星電子在2016年推出GalaxyS8系列智能型手機產品後,由於成功採取全屏幕設計,讓正面屏幕佔比一口氣提升逾84%後,不僅讓蘋果(Apple)2017年新款iPhone直言將大舉跟進,大陸一線品牌手機大廠如小米、華為、金立、魅族、Oppo及Vivo更是急起直追,希望能搶在2017年新款iPhone正式問世前,也將全屏幕規格全面升級在自家智能型手機系列產品上。也正因為這個決定,在不到1年的時間內,要全面升級全屏幕設計及18:9面板尺寸黃金比例,所以相關面板生產、晶元規格及零組件材料都需要重新更改設計,這也進一步造成2016年底至今,大陸智能型手機產業鏈出貨一直有點悶的情形,因為全屏幕設計一直無法如期推出、有效量產,造成大家的智能型手機新品行銷活動也是一拖再拖,反應在高通、聯發科身上,自是高通搶到的新單出不了貨,聯發科掉的舊單也沒有實質傷害到公司智能型手機晶元的全球市佔率表現。

而在所有技術及量產問題已慢慢解決大半後,隨著第4季大陸品牌手機業者新款智能型手機將全面換上全屏幕規格後,聯發科Modem晶元規格已有效升級,及重新定位在全球中階智能型手機市場的新一代HelioP23及P30智能型手機晶元解決方案也全新上市,展現新的性價比競爭力下,聯發科近期拿回不少大陸品牌客戶訂單的實情,反應在公司營收成長展望及股價表現上,自是節節高升,一掃先前抬不起頭的陰霾。這種訂單互相拉據的過程,讓三星電子、高通、台積電及聯發科心情起伏都是忽高忽低,但從最後的結果來看,三星電子、高通該贏未贏,聯發科、台積電該輸未輸的情形,在高通已決定重回台積電懷抱後,三星電子或許是最後輸家,而台積電依舊笑到最後;至於高通、聯發科也在主力晶元市場定位重新確立後,後續市佔率楚河漢界更明確的結果,已不難猜出。

八、長電科技擬定增募資45.5億 產業基金躍居第一大股東

9月29日晚間,長電科技(17.300, 0.00, 0.00%)(600584)作為中國內地最大、全球第三大的集成電路委外封裝測試(OSAT)企業,在停牌10日後,如期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具體預案。

長電科技此次擬定增不超過2.72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45.5億元,其中,計劃向年產20億塊通信用高密度集成電路及模塊封裝項目、通訊與物聯網集成電路中道封裝技術產業化項目分別投資16.2億元、16億元,此外的13.3億元將用於償還銀行貸款。

長電科技此次非公開發行方案尚需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以及獲得證監會的核准。公司將於10月9日起複牌。

借定增擴大規模

提升盈利

「通過此次定增,長電科技將擴大主業規模,更好分享半導體行業景氣。」一位長期跟蹤長電科技的券商研究員對記者表示。

受益於存儲器價格上揚等因素的驅動,2017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延續2016年下半年的強勢,中國也不例外,1~6月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額2201.3億元,同比增長19.1%。其中,封裝測試業銷售額800.1億元,同比增長13.2%。

長電科技業績表現也不俗。儘管星科金朋仍大幅虧損,但虧損幅度有所下降,而且原長電業績穩定增長,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7%;歸母凈利潤8899萬元,同比增長7.3倍。興業證券(8.470, 0.07, 0.83%)分析師預計,三季度星科金朋消費電子類業務將環比明顯提升,韓國廠和新加坡廠均可實現扭虧,拖累包袱逐漸甩掉,長電科技業績拐點將至。

而募投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加強長電科技的盈利能力。據公司預測,年產20億塊通信用高密度集成電路及模塊封裝項目達產後,預計每年新增銷售收入11.2億元,新增利潤2.42億元;通訊與物聯網集成電路中道封裝技術產業化項目達產後,預計每年新增銷售收入23.68億元,新增利潤3.66億元。此外,截至2017年6月30日,公司合併口徑資產負債率為71.18%,合併口徑負債總額220.63億元,遠高於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部分募集資金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財務費用,改善財務狀況。

產業基金成第一大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長電科技此次最終發行股份數及發行價尚未最終確定,但是發行對象及擬認購金額已經敲定。具體發行對象包括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產業基金」)、芯電半導體、金投領航、中江長電定增1號基金和興銀投資。

其中,產業基金認購不超29億元,本次非公開發行結束後,產業基金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比例不超19%,將由原來的第三大股東躍居為第一大股東;原第一大股東芯電半導體認購的股份數量不超過3882.76萬股,認購金額不超過6.5億元,將降為第二大股東;金投領航、中江長電定增1號、興銀投資則分別擬認購金額不超5億元、3億元、2億元。

產業基金表示,通過本次權益變動,加強雙方合作與聯繫,支持集成電路龍頭企業發展,帶動中國IC製造產業整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的上升。此外,公司不存在未來12個月內增持或減持長電科技股份的計劃,但不排除未來增持或減持長電科技股份的可能。

長電科技與產業基金結緣始於對新加坡企業星科金朋「蛇吞象」的收購。2014年12月,長電科技與產業基金、芯電半導體簽署四項協議,三方開始聯手收購體量遠大於彼時長電科技的星科金朋。

2015年10月,長電科技要約收購星科金朋100%股份全部交割完成。2016年4月29日,長電科技發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履行此前的協議承諾。

2017年7月19日晚間,長電科技宣布完成這筆關聯交易,當天即此次新增股份的上市首日。長電科技同時公告,重組實施完成後,芯電半導體持有公司1.94億股,佔總股本的14.28%,取代原實控人新潮集團成為第一大股東,而新潮集團持股13.99%,成為第二大股東,產業基金持有1.3億股,佔比9.54%。長電科技從有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變更為無控股股東、無實控人。

產業基金並未就此止步,這次借道定增出資29億元參與,完成後將成為長電科技的第一大股東。不過,在公告中,長電科技依然聲稱,由於三家主要股東的股權比例依然較為接近,且三家主要股東均向公司提名兩名非獨立董事,公司仍無實控人。

九、

郭明錤:蘋果的超級周期會到2018財年才出現

10月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凱基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認為,蘋果所謂的「超級周期」在2017財年並不會出現,不過它最終會在2018財年推動蘋果iPhone的銷售。

原因有三點:第一,TrueDepth攝像頭的產量問題將在2018財年得到解決;第二,2018財年推出的新款手機將獲得更長的銷售周期;第三,2018財年iPhone的產品組合、配置和設計將會更具競爭力。」

郭明錤在最新研報中表示,在OLED等技術的驅動下,iPhoneX有可能帶來超級周期。

而且他還預計,在TrueDepth景深感測器的生產問題得到解決之後,市場對iPhoneX的需求將得到滿足,而2018年上半年iPhoneX的出貨量將出現大幅上升。iPhone8第四季度的銷售將會好於預期,但很可能會受到iPhoneX下月發貨的不利影響。

他表示,今年蘋果將售出2.2億部iPhone,而明年的銷量將為2.45億至2.50億部。

早在今年年初,行業分析師就認為,新款iPhone將帶來「超級周期」。這是由於運營商對老款手機的補貼到期,以及其他市場因素的共同作用。2016年,蘋果的營收連續3個季度出現下降。iPhone面臨著更激烈的競爭,而在中國市場的銷售也未達預期。

十、2015年至今中國偏光片市場新增投資及規劃規模將超過130億元

一、當前全球偏光片產能中日韓佔比超過95%

按照產能高低排列,如今全球偏光片廠商可分為三個陣營:第一陣營包括日東電工、LG化學、住友化學、三星SDI等產能在10000萬平方米以上;第二陣營包括明基材料、力特光電、奇美材料等產能在3000-5000萬平方米;第三陣營包括三利譜、旭友電子、盛波光電等產能在2000萬平方米左右。

圖表 1 全球主要偏光片廠商現有產能(萬平方米)

備註:住化積水株式會社系2016年3月10日由住友化學、積水化學、INCJ合併成立

二、2015年至今中國偏光片市場新增投資及規劃規模將超過130億元,全球領先

隨著液晶面板產能向中國大陸轉移,2015年至今,中國境內偏光片投資不斷。新增投資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從資本類型來看,外企、中資企業、合資企業三足鼎立。外資企業3家,新增及計劃投資規模合計31.6億元人民幣,佔比23.13%;中國大陸企業4家,新增及計劃投資規模合計63億元,佔比46.12%;中外及中台合資企業2家,新增及計劃投資規模合計42億元,佔比30.75%。

2、從地理位置分布來看,新增投資多數位於江蘇。三星SDI、LG化學、旭友電子3家在江蘇新增產能7800萬平方米,佔比32.94%;三利譜在合肥新增產能5600萬平方米,佔比23.65%;其後依次是無錫、泰和、深圳、崑山。

3、從產品規格來看,新增投資幅寬趨大。分析主流偏光片廠商的新增投資不難發現,新增投資的偏光片幅寬都在1300mm以上,目前三星SDI、LG化學等技術優勢企業幅寬甚至達到了2300mm。幅寬普遍增大,主要是來自於下游面板商顯示面板大尺寸產線的需求推動。

4、從規劃產能來看,新增投資單線規劃產能都在1000萬平方米/年左右。一方面,下游液晶面板的持續需求對偏光片廠商擴產提供了動力;另一方面,規模化的生產有利於形成邊際效益進而降低成本,從而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及利潤水平。

圖表 2 2015年至今中國境內偏光片新增投資及規劃

三、近3年中國偏光片市場新進入企業以合資及收購為主

2015年至今,新進入中國偏光片市場的企業有旭友電子、奇美材料、錦江集團等企業,主要以合資、收購股權等形式進入中國偏光片市場。

旭友電子為東旭光電與住友化學、韓國東友精細化學、拓米國際合資成立的公司。東旭光電為行業新進入者,原主營業務為「平板顯示玻璃基板及其裝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電真空玻璃器件及其配套電子元器件的生產與銷售,建築安裝工程、藍寶石業務等,主要產品和服務為TFT-LCD玻璃基板、玻璃基板成套裝備、A型架、溢流磚、建築安裝工程服務、藍寶石材料等」。

崑山奇美為奇美材料與崑山開發區國投控股有限公司、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發展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後因公司運營發展需要,後兩者將股份轉讓給杭州錦江集團有限公司及浙江任遠進出口有限公司。除奇美材料外,以上企業均為行業新進入者。

此外,2016年12月錦江集團出資13.52億元現金認購盛波光電40%股權,2017年5月,錦江集團總投資20億偏光片項目落戶西安高新區,錦江集團偏光片行業投資進一步擴大。

四、未來幾年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偏光片投資市場,仍將有新進入者

近年來日、韓液晶面板市場逐漸飽和,全球液晶面板新增產能主要來自中國大陸。然而中國大陸偏光片產能與液晶面板行業的發展很不匹配。目前中國大陸偏光片產能不能滿足需求,需要大量依賴進口。受國際偏光片供需格局變化,圍繞下游產業建廠能有效降低運輸成本,國家政策對偏光片行業持續扶持等因素影響,高工產研新材料研究所(GGII)預計,未來中國市場偏光片投資將繼續增長,且有以下幾個特點:

1、新進入企業主要會採用股權收購或合作出資等方式進入,因偏光片技術壁壘較高,自主研發的周期長。

2、投資區域將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等液晶面板生產較為集中的地方。

3、部分新進入者將圍繞偏光片產業進行投資,如原材料TAC和PVA。

【關於轉載】:轉載僅限全文轉載並完整保留文章標題及內容,不得刪改、添加內容繞開原創保護,且文章開頭必須註明:轉自「摩爾芯聞MooreNews」微信公眾號。謝謝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摩爾精英 的精彩文章:

保羅·歐德寧的傳奇人生:為英特爾終身奮鬥
Intel推神經元晶元Loihi;全球晶圓設廠備支出再創新高;西數申請禁令阻止東芝
台積電獨霸尖端製程;韓擬禁止半導體、面板赴中國擴張;柔性全面屏OLED模組缺貨來臨
重磅!東芝存儲業務最終花落貝恩資本
英特爾10nm技術震撼亮相,遙遙領先競爭對手

TAG:摩爾精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