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這個學校看似普通,卻為中國革命培養了上萬名人才

這個學校看似普通,卻為中國革命培養了上萬名人才

本文由海權文稿團提供,作者半杯餿茶

在中共黨史和中國教育史的交叉點上,有許多學校名垂於歷史記載上。例如北大、例如長沙第一師範、例如黃埔軍校等等。還有一座學校,亦曾是紅色的搖籃,一方地區的紅色火種之地。它,就是綏德師範。

綏德師範學校,其前身是於1923年,在原綏德雕山書院基礎上創立的「陝西省立第四師範學校」。大革命時期,這所學校就引起了中共的注意。中共早期黨員李子洲烈士1923年受中共創始人之一、北方區委負責人李大釗的派遣,回陝開展工作。他是陝西革命的先驅者和陝北共產黨的奠基人,今榆林市子洲縣即以其名命名。

李子洲烈士

1924年夏,他來到綏德師範的前身「陝西省立第四師範學校」繼首任校長高竹軒後擔任第二任校長,當年冬天,就在學校建立了中共黨團組織,開展革命活動,使學校成為陝北革命的策源地和活動中心。為此,學校曾遭國民黨當局的三次封閉。李子洲其後的常漢山校長(進步人士,中共地下工作者),馬濟川校長(中共)均為該校的成長嘔心瀝血。

李子洲烈士在獄中

1934年夏學校恢復招生,更名為「陝西省立綏德師範學校」。1941年2月陝甘寧邊區政府接辦綏師,學校更名為「陝甘寧邊區綏德師範」,並把幹部培訓作為中心任務。1948年春,學校同綏德分區黨校合併。1950年5月,重新分設,恢復了單一師範性質,進入「陝西省綏德師範學校」時期。1978年,學校又收歸地區,並恢復招收普師專業學生。2006年榆林市委根據教育形勢發展要求,在原保留陝西省綏德師範學校的基礎上將學校改製為榆林第二實驗中學。

1940年,毛澤東給陝甘寧邊區綏德師範學校學生代表霍仰山題詞「艱苦奮鬥」

建校以來,綏師本著「讀書勿忘救國,救國勿忘讀書」的校訓為中國革命和教育事業培養了萬餘名優秀人才,享有「革命基地,教師搖籃」的美譽。在革命戰爭時期,該校培養的學生大多走上了紅色道路,白明善、王兆卿、賈拓夫、艾克藩等40餘名學生,為民族解放事業英勇獻身。

1986年04月06日,在北京的100餘位綏德師範學校師生在中共北京市委黨校禮堂舉辦校慶聯歡會時合影留念.

從綏德走出來的知名人士也數不勝數。劉瀾濤、馬文瑞、安子文、張德生、白如冰、張達志、賀晉年、汪洋、白介夫、柳隨年等幾十位學生,後來成為新中國黨、政、軍的高級幹部。而另有著名作家柳青,愛國女傑杜嵐,外交家安致遠和以劉森民為代表的大批藝術家,在不同的崗位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等曾為綏師題詞。

從綏德師範走出的革命家劉瀾濤與鄧小平在一起

本文由海權文稿團提供給騰訊新聞,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ilchn 的精彩文章:

鬧劇!1942汪偽出動飛機坦克慶祝雙十國慶
日寇吹牛豢養30萬精銳偽軍,實為德盔日械混搭充門面
國軍特務精英欲除抗戰英雄,不料三年後被機智反殺
抗戰英雄粉碎國民黨女特務潛伏陰謀,成為諜戰劇原型
盤點中國現有黑科技:諸多世界第一,部分令美國羨慕

TAG:Milch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