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拒絕入坑!在這裡,印度為何送給美國一個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回應?

拒絕入坑!在這裡,印度為何送給美國一個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回應?

一個多月前,特朗普闡述了美國新的阿富汗戰略,其中兩點最為引人注目。首先是確定將增兵「戰鬥到底」,另外就是「踩」傳統反恐盟友巴基斯坦,轉而向印度「拋媚眼」,希望拉後者「入坑」阿富汗。而觀察近日馬蒂斯接連出訪印度和阿富汗的「收穫」,美國的阿富汗新戰略似乎遭遇到了不小的挫折。

在特朗普關於阿富汗戰略的講話中,印度可謂備受「青睞」,以至於讓很多印度網友非常受用,美國在如此重大事務中的倚重令印度舉國上下都感覺「很有面子」。特別是比較特朗普對巴基斯坦所展示出來的強硬態度,印度似乎看到了「名利雙收」的前景。但是初期的興奮退卻後,很多更理性的聲音逐漸浮現。

資料圖片:6月2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印度總理莫迪在白宮首次見面時相互擁抱。(CNN)

對於當下阿富汗的軍事失敗、問題叢生,西方主流媒體早已「達成共識」——阿富汗戰爭幾乎註定是一場贏不了的戰爭。儘管特朗普巴不得早些從當地抽身,卻因伊拉克的前車之鑒(美軍前腳剛走,「伊斯蘭國」等極端勢力就趁機崛起),迫使他無奈地改變撤軍的初衷。所以說,眼下泥足深陷的美國最需要的是一塊「墊腳石」,而印度「大小」正合適。

阿富汗這個「爛泥坑」,英國人曾飲恨於此,蘇聯則在此徒耗10年,美國也步後塵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印度又有什麼理由成為意外?在與馬蒂斯會面後,印度國防部長西塔拉曼明確表示,印度不會向阿富汗派出地面部隊,但將繼續提供發展和醫療援助。顯然,這是一個不失禮貌,卻又讓美方尷尬的回應。

馬蒂斯在印度碰了「軟釘子」,突訪阿富汗則實實在在地收了一份「大禮」——馬蒂斯抵達喀布爾之際,30餘枚火箭彈射向他的專機準備降落的機場及周邊區域。對此,塔利班和「伊斯蘭國」都跳出來「搶功」,宣稱這份「大禮」是自己備下的。

9月27日,阿富汗喀布爾,喀布爾國際機場當日遭火箭彈襲擊(上圖)。就在襲擊不久前,美國防長馬蒂斯及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剛剛抵達當地(下圖)。

馬蒂斯訪問阿富汗的行程並未公布,收穫這樣的「驚喜」很大可能是源於阿政府內部泄密。眾所周知,在阿富汗,底層民眾及下級官兵則對美軍充滿敵意,導致美軍在阿富汗頻遭「內部攻擊」。

西點軍校現代戰爭研究所發布的報告《像盟軍那樣著裝,像敵人那樣殺戮》稱,10年來阿富汗的「內部攻擊」已導致700餘人喪生。所以像馬蒂斯訪問這類泄密根本無從查起,某個收了錢的官員或工作人員有可能、充滿怨恨的阿軍官兵也有可能,總之,漏洞太多了。

8月31日,馬蒂斯宣布已簽署增兵阿富汗的命令,據估算人數應當在3000至4000左右。雖然特朗普宣稱要「繼續戰鬥直到勝利」,但目前看來增兵舉措最多也只能延緩局勢惡化的速度。美國在阿富汗已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敵人越打越多,就連被美國一手扶持上台的阿富汗前總統卡爾扎伊也發下宏願——餘生只有一個工作,那就是把美軍趕出阿富汗。

美軍特種部隊在阿富汗執行秘密任務。

敵人越打越多、越戰越強,而美國的阿富汗「小夥伴們」在「拖後腿」方面則不斷推陳出新。只因阿富汗前國防部長一句喜歡「叢林」迷彩服樣式,軍官們就拿著美國提供的2800萬美元為阿富汗國民軍購買了「叢林」迷彩新軍裝,但問題是阿富汗只有2.1%的國土有森林覆蓋。

另外,為扶持阿富汗的「正當經濟」,美國花費600萬美元進口了9種稀有的義大利綿羊,用於升級阿富汗羊絨產業,結果這些綿羊很快便不見蹤影,據推測很可能是被吃掉了。再如,美國政府為阿富汗禁毒工作投入了120億美元,但現在全球約90%的鴉片仍來自阿富汗。

阿富汗民眾清洗羊毛,準備製作紗線。(阿富汗環境保護局)

如今,塔利班盤踞在阿富汗南部超過80%的領土上,勢力範圍已接近全國總面積的一半。而隨著塔利班攻勢如潮(2016年9月秋季攻勢中更是出現塔利班同時圍攻3座省府的緊急狀況),阿富汗軍隊在戰場上損失嚴重(或死或逃),塔利班的地盤仍在快速擴張中。還有一個迫切的威脅是「伊斯蘭國」的崛起,敘伊戰場上的失利迫使大批「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尋找新的落腳點,混亂的阿富汗則是一個理想的去處。

阿富汗政府在軍事上乏善可陳,經濟政策上也難見實效,就連政治宣傳也比塔利班不知道遜到哪裡去。另外,阿富汗政府軍中日益嚴重的「內部攻擊」也是塔利班對外宣傳的「重要功績」。

正在接受「伊斯蘭國」組織武器訓練的孩子們(半島電視台)

美軍在阿富汗打了16年仗,當年許下的美好願望如今都變成笑話。而阿富汗也不負「大國墳場」的名聲,死死拖住美軍,打不贏還撤不得。想拉印度入伙被婉拒,而試探著提出以僱傭兵替代士兵的「妙招」,則被俄羅斯斥為「絕望而愚蠢的舉動」。還有近日阿富汗打算武裝2萬民兵來打擊反叛活動,熟悉阿富汗歷史的專家都悲觀地認為,這2萬人最終很可能淪為「新惡霸民兵組織」。

軍事解決「傷筋動骨」,政治解決又「傷面子」,美國仍需要仔細尋找一把能夠真正解決阿富汗問題的鑰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時報 的精彩文章:

美政府官網突然「撤旗」 台灣緊張美國「更重懲罰」
社評:「鹿晗」現象及中國的和平與繁榮
印軍不滿:這樣的撫恤金政策誰還願意跟解放軍打仗?

TAG: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