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幼兒情感發展,父母需要早知道

幼兒情感發展,父母需要早知道

幼兒情感的發展對其以後心理的發展影響是大的,特別是幼兒情感的個別化即幼兒情感的某種傾向性,對幼兒將來的個性形成起著極重要的作用,而幼兒期是人的情感發展的關鍵期,發展幼兒的情感,培養他們的社會行為,對於提高其社會化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

心理學家認為情感在嬰兒出生時就有所表現,可是具體是哪些情感,現在還無法確定。通常情況下,苦惱、激動在孩子兩個月的時候就會表現出來,憤怒差不多是在4個月的時候表現出來,恐懼大約出現在7個月。

幼兒情感發展,父母需要早知道

從出生到4個月這段期間,嬰兒主要通過哭來表達他們大部分的情感。嬰兒的照料者和父母能夠對1周歲以內的嬰兒哭聲立即作出回應,會促進嬰兒強烈依賴感的發展。

4個月-1歲時,嬰兒表現出更多的情感:愉快、高興、快樂、疲倦、憤怒、害怕和焦慮等情緒會通過咯咯聲、咕咕聲、嚎哭、以及身體的運動來表達。

1歲到2歲這個階段,許多孩子通過話語來表達他們的思想和感受。

嬰兒和父母的情感交流是雙向的。孩子一出生就能夠感受到別人的情感變化並對此作出反應。看到媽媽笑,他們會報之以快樂和感興趣的表情;遇到媽媽生氣,自己就會覺得特別害怕;看到媽媽傷心的面容自己也會表現出傷心。嬰兒對媽媽的情感回應是長久的,同時還會受母親的影響,從而有一個自己的情感模式。如果媽媽性格比較開朗,孩子也會經常露出笑容。爸爸媽媽的情感表示還會影響孩子的行為,比方說在孩子爬行的過程中看到媽媽生氣,他們就會主動停下來,如果看到媽媽在笑,他會繼續向前。爸爸媽媽要早一些引導嬰兒控制情感,盡量多做一些愉快的表情讓孩子模仿。對孩子說:「笑一笑。"「不要哭。」到6個月以後,爸爸媽媽要控制孩子的負面情緒,「不許發脾氣。」

幼兒情感發展,父母需要早知道

幼兒的情感具有衝動性和不穩定性,情感教育並不是一次活動或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將一日活動與情感教育相結合是有效的教育。如利用大自然、音樂、美術和文學作品等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通過遊戲活動、區域活動強化愛的情感教育等。 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只要我們做有心人,用愛作為紐帶連接父母和幼兒的關係,一定使幼兒的情感得到和諧的健康發展。

幼兒情感發展,父母需要早知道

烏克蘭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情感是不能命令的。情感培養,要有一定的情感環境。人與人之間交往關係是否平等、友善,相互信任就是重要的情感環境。人缺少彼此的依戀和安全感,缺少人與人交往的美好感覺,缺少愛和被愛的感受,道德的種子就不會蘇醒和萌芽。人如果沒有自尊,沒有起碼的尊嚴,不能獲得社會認同,他就不能悅納自我,不能獲得自我的同一感和整體感,相反,內心巨大的撕裂感和衝突感將使他喪失打開心扉、與人溝通的勇氣。由此我發現,情感教育不應單純低依靠學校教育。從實際出發,家庭教育是培養孩子情感教育的搖籃。在孩子的眼中,安慰和積極情感的最重要來源是他們身邊的人,所以父母和原生家庭是培養孩子積極健康情感的關鍵。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定不能忽略孩子的情感教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抓住寶寶「話癆」期,你可以培養出下一個高曉松
缺少母親陪伴的孩子會成長成什麼樣子?
優秀的孩子想像力都很豐富!那麼如何培養呢?
孩子三管,管住這三條,不成功都由不得你!
「熊孩子」的預防與康復指南

TAG:積極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