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免疫力差,抵禦病菌勢在必行,為了寶寶健康你要做好6件事
細菌是寶寶們最難以預防的,寶寶出生後身體的免疫系統還不夠完善,遇到病菌常常會出現發熱的狀態。爸媽都不希望寶寶在疾病纏身的狀態下長大,那麼想要降低寶寶遭遇細菌侵蝕的幾率,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
1、吃母乳
媽媽的奶水對寶寶來說不僅是填飽肚子的糧食,同時也是一種「特效藥」般的存在,媽媽們早期的奶水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而且會將母體中的抗體通過奶水帶給寶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寶寶的抵抗力,就算到了斷奶期,抗體也會一直保護著寶寶不被病菌侵蝕。
2、不去人多的公共場所
外界空氣中其實存在許多漂浮的病菌,當人們外出時,空氣中的病菌會隨著氣體流動附著在人們身上,若寶寶在人潮密集的地方活動,是非常容易受到感染的。爸媽帶娃外出時要盡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降低寶寶接觸到病菌的概率,從而達到保護健康的效果。也不要帶醫院等地方,如果必須帶孩子去醫院,最好對孩子的衣服進行消毒,以免造成感染。
3、保持接觸清潔
人們的手是最容易接觸到病菌的,因為手在我們生活中作用很大,觸摸的東西比較多,自然會沾染部分病菌。寶寶的免疫機制還處於發育過程當中,對細菌的抵禦功能會比較低,當爸媽或他人想要接觸寶寶時,必須對手部進行清潔,最好使用香皂或洗手液全面的除菌之後再接觸寶寶,這麼做可以有效減少手部細菌的存活,接觸寶寶時相對比較安全健康。這種行為即使是在給寶寶換紙尿褲也要做,以免對寶寶造成傷害。
4、家庭內部的清理
媽媽帶寶寶回家之前,最好對房屋進行一次大掃除,將家裡不幹凈的東西做清潔處理,卧室內部打掃乾淨,保持地面不積攢灰塵,常用的傢具表面無污物,這樣做就降低了寶寶接觸病菌的概率,有效防止病菌帶來的威脅。
5、保持奶瓶清潔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奶瓶會逐漸成為寶寶的主要餐具,這類物品會直接接觸到寶寶,所以必須保證其清潔程度。每次使用奶瓶前後都要對其進行消毒處理,用熱水浸泡後再進行使用及存放,若寶寶用奶瓶喝奶時不慎將奶瓶掉在地上,需重新進行清潔才能使用,地面上的病菌密度往往高於上層空氣,所以請爸媽多加註意這一點。
6、學會拒絕他人對寶寶的親近行為
爸媽為了保護寶寶的健康,一定要堅持自己的立場,如果遇到喜歡「上手」的叔叔阿姨,要提醒他們適可而止。有些爸媽考慮的事情比較多,會擔心這麼做之後別人的看法,這時爸媽要明白一點,此刻寶寶的健康是第一位,其他事情都不足以動搖這件事的地位,以這樣一個心態去拒絕他人對寶寶的新密行為,他人往往也能夠理解。


※紙尿褲和紙尿片都有什麼區別?寶媽別再傻傻分不清了
※一年最適合坐月子的季節,趕上的寶媽真是太幸運了,就偷著樂吧
※寶媽應該如何給寶寶選購合適的紙尿褲?注意到這5點就能做到
※秋季是寶寶腹瀉的高發期,寶媽要想預防就需做好這4點
TAG:映雪麻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