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腸胃和心態平穩「軟著陸」
國
慶長假期間,吃吃喝喝是主題;長假結束了,胃腸道也需要恢復到正常模式。但如果這種轉換、調整的過程不合理,很有可能惹來腹瀉、便秘等健康問題。怎樣讓胃腸道從節日模式中健康地「軟著陸」呢?記者採訪了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消化科專家。
■節後不想上班 可能是吃錯了
長假過後不想上班?覺得渾身無力總是犯困?很多人把這種現象歸根於所謂的「節後綜合征」,也有人說是因為「春困秋乏」引起的自然的生理現象。對此,吳尚農表示,「秋乏」雖很常見,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秋乏也很有可能是因為吃得不合適引起的。
最常見的首先是吃得太多。據介紹,人大量進食後,胃腸道為了完成「嚴峻」的消化任務,不得不增加血液供給。由於大量血液流向消化道,流向大腦的血液就會減少,功能自然下降,人就會感覺到疲乏犯困。吳尚農提醒,日常生活中飲食都不宜過飽,以七成飽為宜,尤其是老年人,因為老年人長期飲食過飽還可能會加速腦動脈硬化,引起老年性痴呆。
與吃得過多相對應的是吃得過少,常見於一些追求苗條身材和減肥中的人,另外很多上班族或學生早晨因為趕時間也有不吃早餐的習慣,這樣往往會導致人整個上午精神不振、疲倦無力,工作和學習的效率也隨之降低。
吃得太油膩也是人們感覺到昏昏欲睡的重要原因之一。過多脂肪的攝入會導致血脂偏高,血液的流速就會下降,供氧能力降低,這樣人不但容易睏倦,而且體力也會隨之下降,稍稍劇烈運動就會感到疲勞。此外,攝食過多海鮮、味精等食物也會可能會導致人昏昏欲睡。
吳尚農建議,要保持旺盛的精力,從飲食上要多吃水果蔬菜和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另外要注意多曬太陽,保證每天充足的睡眠,並進行適量的有氧運動。
■專家教你節後怎樣調理腸胃
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是2017年最後一個長假了,緊張的工作、學習生活已經開始,這時如果因為腸胃不適影響工作可不行,怎樣把腸胃從假期模式調整到正常模式呢?吳尚農表示,最關鍵的還是飲食要定時定量,要有規律。
「這就好比有些人勤勤懇懇工作好多年身體都沒有問題,一旦退休閑下來,身體反而出問題了。」吳尚農說,規律的飲食、作息習慣對於人的健康十分重要。建議每天到了飯點,不管肚子餓還是不餓,都應當適當吃一點,避免過飢或過飽,讓胃部保持有規律的活動;吃的時候不能狼吞虎咽,要對食物充分咀嚼,使食物儘可能變細,以減輕胃的工作負擔;在食物的選擇上,則應選擇易消化的食物,溫、軟、淡、素、鮮的食物最能養胃。
吳尚農表示,長假期間親友聚餐較多,人們吃了幾天大魚大肉後,應當多吃點清淡的食物以讓腸胃得到恢復。建議節後幾天的主食可適量增加玉米、燕麥等粗糧,同時早晚要多喝粥和湯,例如小米粥、麵條湯、疙瘩湯等,這些湯湯水水具有良好的清火作用,能讓不堪重負的胃腸道得到休整;如果節日期間吃了較多油膩的食物,節後幾天應當多喝開水或清茶,以加快胃腸道的新陳代謝,清除胃腸道的油膩;此外,水果和蔬菜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節後幾天應當特別注意補充,否則因攝入新鮮蔬果不足和節日期間運動量的減少,容易使人出現便秘或排泄不順的情況。
■淮海晚報記者 傅停停
通訊員 王樹文
■為了一百元賭注,小伙進了急診室
國慶長假結束了,人們又回到了工作、學習崗位,然而,在外地上大學的淮安小伙吳凡(化名)卻不得不躺在醫院病房裡,原因竟和他在假期里一次放縱的吃喝有關。
上學期間,小吳對學校伙食不滿意,總覺得解不了饞。放假回到淮安後,吳凡叫了幾個平時見不著面的好哥們,一起去某自助餐廳里搓一頓。一桌人喝著啤酒吃著大餐,氣氛十分熱烈。席間,小吳對餐廳里一道紅燒排骨特別喜歡,吃完一塊又一塊,另一位同學見狀就開玩笑說,他再喜歡吃也吃不完一整盤。可能是因為都喝了些酒,兩人說著說著竟然較真了,吳凡和這位同學打賭一百元,說他能吃完。接著,便在眾目睽睽之下吃完了一整盤紅燒排骨,得意洋洋地贏到了100元。結果當天半夜,吳凡突然覺得腹部左上部位疼痛難忍,從家裡找出幾片止痛片吃了也沒效果。於是,家人急忙把他送到市一院看急診,醫生診斷為急性胰腺炎,屬於消化道的急症重症,具有較高的病死率。不過,吳凡患的是急性胰腺炎中癥狀較輕的水腫型胰腺炎,經過急診救治後,吳凡被轉入了普通病房。
市一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吳尚農告訴記者,急性胰腺炎是節假日期間多發的一種消化科常見疾病,多由暴飲暴食、過量飲酒及患者自身有膽道疾病等原因引起。
「正常情況下,胰腺分泌的各種消化酶通過胰管進入十二指腸,在十二指腸液和膽汁的激活下,變成了具有消化脂肪和蛋白質功能的活性蛋白酶。但暴飲暴食等行為容易造成十二指腸液、膽汁等倒流進胰管,導致胰腺分泌的胰消化酶提前被激活。也就是說,胰腺分泌的胰消化酶開始消化胰腺自身了,這就產生了急性胰腺炎,病情嚴重者可能會休克甚至意外猝死。」吳尚農表示。
吳尚農提醒,飲食太豐盛對腸胃健康並不是好事,尤其是含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過多時,吃得太多太飽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等疾病。在日常生活中預防急性胰腺炎,主要環節在於「管好嘴」,要避免暴飲暴食,尤其是晚餐要注意節制,不能一次性吃下太多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
■喝口涼水也鬧胃疼,這種病節假日很常見
俗話說,人不走運了,喝口涼水都塞牙。今年五十多歲的朱先生,沒被涼水塞住牙,卻因為喝了幾口涼茶胃疼了一夜。
昨日上午,在吳尚農醫生的診室中,朱先生介紹說,自己以前的胃都好好的,從來也沒疼過,沒想到前天晚上喝了幾口已經冷透的涼茶水,半夜裡胃就開始不舒服,鬧得他一整夜都沒睡好覺。吳尚農安排朱先生進行檢查後,判斷他的胃疼是由急性胃炎引起的。
「喝涼水只是胃疼的誘發因素,並不是說急性胃炎是喝涼水導致的。」吳尚農向記者解釋說,朱先生的胃部出現了潰瘍,只是他自己沒有感覺到。涼水的刺激引發了胃黏膜充血水腫,由此導致胃疼癥狀的發生。
吳尚農表示,日常生活中,除了喝涼水外,吃火鍋吃得太快,或是吃下的食物過於粗糙,沒有經過細嚼慢咽,大量飲用白酒、濃茶、咖啡等,都有可能誘發與朱先生類似的胃疼癥狀。
據介紹,由喝涼水誘發的胃疼和季節的變化有關。隨著天氣變涼,人們日常飲用的白開水、茶水飲料等在室溫下降溫更快,溫度也更低,對胃部的刺激也就更大,那些胃部本來就有基礎疾病的人,喝涼水後容易引發不適。
而在節假日期間,因為飲酒過量引發的酒精性胃炎更為常見。「喝多少酒能誘發急性胃炎並沒有絕對的標準,有的人喝七八兩也沒事,有的人只喝一兩杯就開始胃疼。」吳尚農提醒說,急性胃炎要及時治療、防止複發,避免發展成慢性胃炎,尤其是已經因喝酒引起過急性胃炎的人,要牢記教訓,不可再次喝多。


※過節大魚大肉吃膩了,不如試試這3道素菜,清清腸胃!
※假期過後寶寶腸胃不適應該怎樣辦
※寒露腸胃養生 這樣做保護腸胃
※緩解腸胃壓力的三種食物推薦
※奧巴梅揚批對手盤外招:壞橙汁讓我們腸胃不適
TAG:腸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