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天空的前幾代守護者-7爺和5爺仍在戰鬥
最近參觀了上海航宇科普中心,進門後就能看到很多熟悉的身影:殲5殲擊機、殲6殲擊機、殲7殲擊機、強5強擊機與紅旗2防空導彈等我們耳熟能詳的空軍裝備,還有一些十分稀有的未能服役的改型。 進門後就是一架退役的殲5殲擊機,仿製蘇聯的米格17型殲擊機,是我軍第一代自行製造的噴氣式殲擊機。殲5火力強悍,1門37mm機炮與2門23mm機炮的組合能夠輕鬆擊落4發重型轟炸機。
殲5型殲擊機從1956年服役後,直到2010年才開始全面退役,之前一直保留少量殲5做教練機與表演機。在長達54年的服役時間中,解放軍駕駛員多次駕駛該型戰機驅逐、擊落敵機,默默地守護著祖國的領空。
東風102型殲擊機,是沈飛仿製蘇聯米格19的方案之一,性能與殲6型殲擊機幾乎沒有差異,但是沒有被選作量產機型。 該型飛機只生產了33架,整機保存到現在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該機實屬「珍品」。
殲6型殲擊機,我國產量最大的超音速戰鬥機,從1960年定型投產到1983年停產,生產總量高達5205架!
殲6在1964年服役以來,直到二十世紀末都是我國空軍的主力機種之一。它們守護了整個共和國的天空長達46年之久。 這期間,我軍的殲6戰機多次與敵國或反動勢力交鋒,擊落擊傷多達22架敵機,自己卻沒有1架戰損!
殲7型殲擊機,我國仿製蘇聯米格21自行生產的第二代戰鬥機。直到今天,殲7仍有數百架在空軍服役,改型遠銷全球,而終極魔改殲7-梟龍戰鬥機是巴基斯坦空軍主力機型。
2馬赫的飛行速度與靈活的機動性能使得殲7在格鬥戰中總能佔據上風,配合霹靂2型格鬥導彈更是如虎添翼。 總計1500多架的產量,在解放軍大量服役3代機前殲7是絕對的防空主力機種。
強5型強擊機,參照米格19改造而成的我國第一款自行研製並投產的強擊機。強5內部彈倉能掛載2枚500公斤級炸彈,外部8個掛點可掛載副油箱或100、250公斤炸彈、火箭彈。 曾經作為核轟炸機,對假想中的蘇聯機械化部隊進行空投氫彈的核打擊,而這種任務一般來講是單程的。 強5仍在部隊中服役,最新改型增加了使用精確制導炸彈的能力,使得老兵再次煥發青春。
直5型直升機,我軍仿製蘇聯米4型直升機自行生產的第一型多用途直升機。 直-5型直升機曾參加了中國許多有影響的事件和試驗,北自黑龍江,南到海南島,東自東海,西至西藏高原,都有它的航跡。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以及後來多次試驗,直-5均承擔了一定的任務。在珍寶島自衛反擊戰、西沙海戰和中越邊境自衛反擊戰中曾執行軍事運輸和救護任務。
最後是紅旗2型防空導彈,我國研製的中高空型地對空導彈。1967年服役後,我軍指戰員發揮革命精神與主觀能動性,運用紅旗2多次擊落擊傷敵機,在防空作戰中取得的輝煌戰果! 直到今天,紅旗2仍然守衛著祖國的藍天,靜靜的等待著後輩們將它們替換下場。


※最大起飛重量85噸,共生產了近8920架,還有4378架的訂單等待交付
※世界上七大造價最貴的軍用飛機,最後一架24億美元
※訂單達8600架已交付5200多架,中國有675架,最多可搭載221名乘客
TAG:鐵骨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