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歲4個月寶寶怎樣養?萌豆育兒1

2歲4個月寶寶怎樣養?萌豆育兒1

歡迎來到萌豆育兒社!在這裡,我們將與全國的媽咪分享育兒經驗,交流育兒心得,致力於讓天下寶寶健康成長!

2歲4個月第1周的孩子

「謝謝、您好、再見」等禮貌用語寶寶已經掌握了,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模仿,寶寶很容易就喜歡上這些語言,他(她)在幫你做事以後,會要求你說「謝謝」,因 此在適當場合,可以鼓勵寶寶主動用禮貌語言與人交流。這個時期寶寶對所有的事情都充滿興趣,什麼事都想干一干,什麼東西都要弄弄玩玩,但又不可能認認真真 地做完一件事,還經常把家裡搞得亂七八糟。

能力「加油站」

此時的孩子思維比較直觀,最喜歡鸚鵡學舌。與寶寶交談時,儘可能做到語言生動,表情豐富。說話時放慢速度,使他們聽清每個字的正確發音,特別是針對他難以 發出的音或發不準確的音,說話時口型不妨稍微誇張些,這樣不僅使孩子能聽清準確的發音同時能看清發音的口型,便於孩子模仿。

偏食和厭食

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孩子不好好吃飯?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許多家長太想讓孩子好好吃飯了。當孩子經常偏食和厭食的時候,父母精神上壓力很重,最明顯的是憂慮:擔心孩子會營養不良或失去一般的抗病能力。

好吧,讓我們靜下來,別急於逼迫孩子吃飯,冷靜地回想一下是不是自己也曾非常厭煩和抗拒父母的進食要求?

改變孩子吃飯的習慣需要時間和耐心,幼兒的食慾就好比一隻老鼠,家長急切地勸食就像貓一樣把老鼠嚇回洞里。我們並不能因為貓在朝另一個方向看,而說明老鼠膽大起來。要想讓老鼠膽大起來,就必須讓它單獨呆上一段時間。

事實上,不好好吃飯的孩子不會有什麼危險,重要的是記住孩子天生具有非凡的本能,使他們知道正常的生長和發育需要多少食物以及需要哪些食物。很少能看到孩子的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或者傳染病是起因於挑食的毛病。

愉快進餐,對於挑食或厭食的孩子,我們的目的不是迫使孩子去吃飯,而是讓他產生想吃東西的慾望。吃飯的時候要盡量不談論關於孩子吃飯的問題,無論是恐嚇還是鼓勵都不要採用。當孩子感到沒有壓力的時候會把注意力轉移到吃飯的問題上來。

不要給寶寶過多的選擇, 「寶寶,今天想吃什麼?」寶寶的回答肯定是他熟悉的食物。可是如果你換一種方式問寶寶:「今天晚上想吃南瓜粥還是玉米粥?」讓寶寶只能在這兩種食物中進行 選擇,他的餘地就小了。當然,媽媽們不會真的只準備這兩樣食物,寶寶的口味還是要照顧的,不用多,有一種他喜歡的東西做搭配就夠了。

正確估計寶寶的食量,寶寶雖然活動量大,但胃口小,我們不能對他們的食量有太高的期望值。事實上,有時寶寶吃掉一個雞蛋餅,就已經能夠為他提供足夠的穀類和蛋白質了。如果你還是很擔心,那就採取少食多餐的飲食原則,在下一餐給他提供含維生素較多的水果,以彌補前一餐營養不均衡的缺憾。

讓寶寶嘗試動手的快樂, 當你在廚房忙著準備飯菜時,可以讓寶寶適當地「勞動」一下。例如開冰箱自己取酸奶、幫媽媽拿蔬菜、攪拌冷盤等。在這裡,既充實了寶寶的遊戲,又培養了他勞 動的興趣,在吃飯時他還能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或許那個時候,寶寶就不會挑剔食物的種類,而只專心品嘗他參與勞動後的美食了。

最後,我們再強調一下基本原則:決不能用誘惑、收買或者強迫的手段來使孩子吃飯。

媽媽爸爸要知道

- 注意孩子的膳食營養,此時的孩子容易缺5種營養素:鈣、纖維素、鎂、維生素E、鉀。

- 寶寶剛剛學說話時,可能會把「牛奶」說成「牛萊」。此時不必急於糾正他的發音,更不要批評他。不妨耐心地等一段時間再教他,相信他肯定會做到字正腔圓的。要知道,在寶寶的學話階段,來自大人的任何急功近利或批評指責都會讓他喪失學習語言的信心。

- 讓你的家庭生活充滿溫馨,這會讓寶寶心態寧靜平和,而這種心態反過來又有助於寶寶「自我感覺」良好。

- 不要給寶寶用藥物牙膏。

跟寶寶玩兒

智力訓練——回憶丟失的物體

步驟:

1、將五個以不同字母開頭的物體放在一個托盤上,告訴孩子物體的名字;

2、讓孩子轉過身,從托盤上拿掉一個物體,看她是否能猜出少了什麼物體;

3、然後讓她拿掉一個物體,你來猜,你可以問她一些關於物體首字母的問題,如:「這是以T開頭嗎?或以S開頭嗎?」她可以確定或否認,直到你得出正確的答案。

道具:托盤

遊戲作用:提高記憶、注意力和識字前的技能

推薦給你的營養美食:四喜蒸餃

材料:絞肉3兩、臘腸末、香菇末、菠菜末各2大匙、煎蛋末1隻、餃子皮10張、紅蘿蔔10片。

做法:1. 將餃子皮包入適量肉餡後,折出四等份方格;

2. 每格填入一種顏色材料,底部墊上一片紅蘿蔔片;

3. 排列在蒸籠內;

4. 用大火蒸約15分鐘即可。

【本文由萌豆育兒社推薦分享】

歡迎關注萌豆育兒社!我們攜手三甲醫生專家,致力於中國育兒教育,讓育兒更簡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育兒 的精彩文章:

育兒路上的民間講究,你信過哪些
網紅兒科醫生崔玉濤分享的17個科學育兒知識,絕對有你想問的!
孩子的這3種行為,決定了他長大後有沒有出息!
中國育兒網路擬再次提交轉板申請
育兒:孕期媽媽們關節疼痛怎麼辦?

TAG: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