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這樣念阿彌陀佛,才懂什麼是真正的念佛

這樣念阿彌陀佛,才懂什麼是真正的念佛

人生困惑、生活難題,請問『如孝法師』

沒有一個人願意活在痛苦當中,但當我們用情緒去逃避這個娑婆世界的時候,娑婆世界就等同住在了我們的身心裏面。所以娑婆世界是我們製造出來的,娑婆世界就是我們的情緒。

我們有沒有可能沒有情緒地念佛呢?當我們的生命在因地,願一切人都受用這份光明的時候,我們一定能夠現證菩提,而不是要等到我們往生的時候才得到。生死在一念之間,一念覺,念念覺;一念迷,念念迷。一念能覺,就能夠七天持佛不斷,一念迷落在概念當中,七天、七生、七大阿僧祇劫,都不會見到蓮花盛開。

當我們能從分別心當中有所洞察的時候,對於我們修行任何法門都是一種提升。當我們想要接納、包容別人的時候,就會看到這個人身上顯現出十方世界當中某一尊佛的功德。當我們發現他有佛性的時候,我們自己內在的佛性一定是成熟的。

當我們願意與一切眾生同念阿彌陀佛的時候,就知道阿彌陀佛對一切眾生都是開放的,不僅僅對我一個人開放,不念佛的人阿彌陀佛也是照顧的。我們急急忙忙地念佛,人家穩穩噹噹地念佛,我們是在製造情緒,而人家安住於智慧。

心安,就沒有高山湖泊的差別。沒有這個距離,就不需要再跨出腳步來丈量這個距離。當心落入情緒的時候,要勝解、作意、發願、分享、感恩,這些也都是阿彌陀佛的「名號」。所謂「阿」有無量義,但是無量義當中,無一不是智慧和慈悲的顯現。它還有無窮無盡的生機,一切顯現當中都是阿彌陀佛的慈悲流露,光明遍照。

我們可能也能夠了解自己念佛的時候,口念時佛在,心念時佛真的在,不念的時候法身在,如水融水,我們一直在阿彌陀佛的光明和作用當中。當我們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沐浴阿彌陀佛的慈悲、光明,我們就在代所有的眾生念佛。

我們每一個信念,都是阿彌陀佛的不同的展現。打個比方,我們今天早上想喝稀飯,這是阿彌陀佛給我們的一個信號,因為阿彌陀佛很慈悲,可能我們的身體有什麼問題,阿彌陀佛今天讓我們吃稀飯這個葯;明天想吃米飯,這可能是阿彌陀佛的另外一種光明與慈悲。

如果我們要對治修就很無奈、很辛苦。「這個心是敵人,昨天吃米飯,今天又要吃麵條。妄想怎麼這麼多呢?我得把這些妄想吃掉」,「這樣念佛好辛苦」,「我們念佛最好什麼都不要吃」……這些都是我們自己的念頭,阿彌陀佛不會給我們這麼說。如果阿彌陀佛這麼說的話,阿彌陀佛也好辛苦。

如果阿彌陀佛都這樣辛苦,我們跑到他跟前也會變成這樣一種生命品質,也會很辛苦。如果現實的人間真是如此,那就不需要念佛了。其實,這些都是念頭變出來的。相反的,我們要把佛念得生機勃勃,很有味道。不要念得只是數字,讓人感到好像比機器人還冷漠。

當我們對一個學佛的人都不能夠包容,認為只有我的阿彌陀佛對,你的不對的時候,阿彌陀佛真的好辛苦啊!對和錯,真的只是念頭。

六祖大師說:「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我相信,阿彌陀佛也是如此。眾生不願意來極樂世界,十方世界還有彌勒凈土、藥師凈土。如果眾生願意去,就祝福他們早日去。為什麼都要到極樂世界呢?

我們要讓佛法的生活變得燦爛,而不是枯竭,更不能變成概念和情緒,變成門派和自我。不是說,有門派和自我就是錯。要有所偏重,才能立得起來,但是不能偏廢,落在對錯。佛弟子要有點歡喜心、智慧心,更要有一點圓融心、慈悲心。

過去有些老和尚悲心很切,會棒喝弟子。而真正能夠接受棒喝的人,一定是了不起的。我們不要認為阿彌陀佛只會順人情說好話,有時候他可能也會呵斥我們。那是因為,阿彌陀佛有悲心切願的功德。我們在一切順緣、逆緣當中,都要如此觀察,生清凈心、信心,而不要起分別心、對錯心與人我心。

這不是我們念佛念複雜了,是因為人心太複雜。很多時候,我們要有些決斷力。我們要知道這個心很無常,它不斷地給我們一些概念,每天給我們「出題」,自己考自己,自己給自己挖坑。我們總不能說,「這個坑是我自己挖的,我自己又跳進去?」那很可憐。

如果是我們自己挖的坑,也不要否定它。可以繞著這個坑走一圈說,「我又給自己開玩笑了,好,休息一下,再念佛」。不要和自己對抗,「一定要這樣念」,那樣是沒有生機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孝法師 的精彩文章:

最美的報恩!當年救的一隻鳥,竟成為她患癌後的「守護神」
極樂世界就在我們的生命里
中秋夜禮拜月光菩薩:好處多得不得了
你是不是也在神化佛陀?
怎樣學佛才能不迷信?

TAG:如孝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