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NBA總裁亞當-蕭華:NBA在中國的成功沒有秘訣
在蕭華看來,NBA之所以能在中國市場上獲得這樣的成就,並不是什麼「秘訣」使然,而有賴於聯盟通過長期努力建立起來的多方聯繫。
當國慶長假來到了最後一天,上海的機場和火車站可謂人山人海,而這樣的火爆場面也出現在了位於黃浦江畔的梅賽德斯-賓士中心。繼去年之後,NBA中國賽再次回到了上海,隨之而來的還有三度來華的金州勇士隊,以及首次參加中國賽的明尼蘇達森林狼隊。
經過了十三年的發展,NBA中國賽早已成為了中國球迷一年一度的節日,今年亦是如此。對陣雙方的精彩表現以及高度還原的現場氛圍,讓不少球迷高呼值回票價,大家甚至在看台上玩起了足球場上常見的人浪。而在商業世界,本屆NBA中國賽也創下了一個新紀錄——賽事贊助商的數量達到了19個。
可以說,這樣的「戰績」一方面反映了中國體育營銷市場的日益繁榮,另一方面,也得益於NBA在中國的市場開發工作。那麼,就中國企業的營銷選擇而言,NBA相比其他職業體育聯盟擁有著怎樣的優勢?賽前,NBA總裁亞當-蕭華先生向禹唐闡述了他的答案。
賽前,勇士球員伊戈達拉出席贊助商活動
對於這一問題,蕭華先是表示,他並不能代表其他聯盟來發聲,但從NBA的角度來說,正是NBA本身所擁有的價值,促成了聯盟與合作夥伴之間的合作。
「對於很多人來說,NBA代表了高質量和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而這些,就是NBA能帶給合作夥伴們的價值和市場影響力。」蕭華這樣告訴禹唐。
除此之外,我們或許還能從一些「關鍵指標」中來觀察NBA在中國的營銷價值。據蕭華透露,在中國,共有7.5億人次收看了上賽季的NBA比賽,這一數字也打消了人們對於「姚明退役之後,中國人對於NBA的興趣是否會下降」的疑慮。
截止到發稿前,NBA官方微博粉絲數量為3373萬人
不僅如此,NBA在中國的社交媒體方面也有著較好的表現。NBA中國CEO舒德偉先生就曾在此前的採訪中表示,NBA在中國的各大社交媒體平台上的粉絲總數已經達到了1.15億人,這讓NBA成為了在國內社交媒體上最受歡迎的職業體育聯盟,也使之成為了一個體育營銷的頂級平台。
而中國賽作為NBA的一項海外賽事,同樣有著不俗的體育營銷價值——原汁原味的賽事,能夠延續NBA本身的品牌價值,而豐富多彩的場外活動,又可以成為贊助商們展現營銷實力的新舞台。就以今年上海站的賽事為例,儘管比賽是在10月8日晚上進行,但從7日開始,NBA球迷特區、NBA球迷日等各項針對球迷的活動就已經相繼拉開了帷幕,杜蘭特、庫里等明星球員也親臨活動現場,與球迷進行了親密互動。
有鑒於此,本屆NBA中國賽能夠獲得19個贊助商的青睞,就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然而,在蕭華看來,NBA之所以能在中國市場上獲得這樣的成就,並不是什麼「秘訣」使然,而有賴於聯盟通過長期努力建立起來的多方聯繫。
2017年6月,加里納利參加NBA央視攜手30周年公益活動
在這些聯繫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當屬NBA與中央電視台的合作。1987年,時任NBA總裁大衛-斯特恩就已經來到了北京,與央視簽下了NBA與中國的首個轉播合同,而到今年為止,雙方一起已經共同走過了整整30年。
NBA中國賽也是一樣,從2004年在上海舉辦的首屆中國賽算起,截止到本次中國賽上海站開賽前,NBA已經在中國舉辦了24場中國賽,在蕭華看來,這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部署,也需要為之制定周密的策略,還需要付出許多實際的努力來尋找合適的資源。
這一道理對贊助商而言同樣適用——在賽事營銷的激活上,他們同樣需要付出努力,並制定合理的戰略,才能實現他們的營銷目標。那麼,在本屆中國賽上,贊助商們都帶來了怎樣的表現呢?
據悉,本屆NBA中國賽由康師傅呈現,並得到美國航空、芝華士、思科、清揚、東風日產、埃克森美孚、佳得樂、哈爾濱啤酒、萬豪禮賞、蒙牛、耐克、SAP、天梭、Vivo智能手機、玲瓏輪胎以及劍南春的支持。在這些贊助商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康師傅。
2015年,康師傅成為了NBA中國的合作夥伴。在今年的中國賽上,康師傅標識與NBA標識共同出現在了賽場內的大屏幕以及場邊的廣告上,在節間活動中,康師傅也帶來了球迷互動遊戲和說唱演出,贏得了球迷的熱烈反響。
在賽場外,康師傅也攜手NBA中國,共同啟動了一個籃球公益項目,以幫助全國25所偏遠鄉村小學的青少年實現籃球夢想;此外,在10月7日的NBA球迷日活動現場,康師傅執行長韋俊賢和NBA中國首席執行官舒德偉還表示,康師傅還將在3年內捐建6個「康師傅燃球夢想中心」,並為75所學校捐獻籃球裝備。
此外,天梭也在本屆中國賽上展現出了十足的存在感。作為NBA的官方計時器合作夥伴,天梭為本屆中國賽上海站提供了NBA綜合計時系統,這也讓天梭的標識在賽場內得到了持續的曝光。而在場外活動方面,天梭則將目光投向了籃球培訓。10月8日上午,天梭與NBA共同開展了一個籃球訓練營,由NBA傳奇球星昌西-比盧普斯執掌教鞭,帶領現場球迷進行了專業的籃球技術訓練,並與之開展了一場趣味對抗賽。
當然,除了以上兩個品牌,其他贊助商也在本屆中國賽上推出了各自的營銷活動。若我們回想一下本屆賽事收穫的熱烈反響,便不難推知,贊助商們要達到其原本的贊助目的,也許並非難事;同時,NBA也能夠藉助贊助商的力量,來進一步擴大自身的影響力,從而實現雙方的共贏。對此,蕭華也道出了其中的原因:「去聆聽合作夥伴的需求、理解他們的想法,並且和他們一起去完成共同的目標,是我們一直以來能夠和合作夥伴取得共贏的原因所在。」
至此,我們不難發現,在NBA的中國市場開發歷程當中,確實不存在一招致勝的「秘訣」,相反,長期而有計劃地耕耘中國市場,建立起深厚的球迷基礎,並與這裡的合作夥伴保持親密的接觸和互動,才是NBA在中國市場獲得成功的原因所在。在未來,我們也有理由相信,NBA將繼續保持這樣的戰略,進一步開發中國市場的潛力。
聲明:本文為禹唐體育原創,圖片除署名外均來自網路,未經同意不得轉載,轉載/合作請加禹唐微信小助手,微信號:yutangxzs。


※體育贊助迷思
※NBA新賽季球衣發布,從此進入下一個時代
※社媒營銷——體育營銷人的必修課
※為什麼要做體育營銷?
※2017/2018賽季NBA場地廣告牌招商方案
TAG:禹唐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