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利|閑剪窗燭臨古帖,凈焚心香慕先賢

張利|閑剪窗燭臨古帖,凈焚心香慕先賢

張利|閑剪窗燭臨古帖,凈焚心香慕先賢


[ 張 利 ]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中國金融書法家協會理事

江蘇金融書協副主席

徐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徐州市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主任

徐州市金融書法家協會主席

張利|閑剪窗燭臨古帖,凈焚心香慕先賢

黃慎墨梅 55cmX48cm

張利|閑剪窗燭臨古帖,凈焚心香慕先賢

行書斗方 68cmX68cm


【 獲 獎 入 展 情 況 】

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先後在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展覽中獲獎、入展40餘次。2006年榮獲「江蘇省優秀青年書法家」稱號。

一、中國書協主辦展覽獲獎情況:

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作獎;

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作獎;

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創作獎;

全國第三屆楹聯書法大展銀獎;

全國第五屆楹聯書法大展佳聯獎;

「羲之杯」全國書法大賽優秀獎;

「皖北煤電杯」全國大賽優秀獎。

二、中國書協主辦展覽入展:

全國第六、七、八、九屆書法篆刻展,

全國第六、七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

全國第三屆新人新作展,

全國一、二、三屆行草書大展,

全國第二、三屆正書大展,

全國一、三、四屆扇面書法展,

全國首屆大字書法藝術展,

全國第二屆楹聯書法大展,

全國第三屆書法百家精品展,

全國首屆行書大展,

全國首屆草書大展,

世界華人書畫展,

全國「小欖杯」縣鎮書法大賽,

慶祝建國55周年全國青年國慶書畫展,

十四屆中日友好自作詩書法交流展,

「龍崗杯」國際書法大賽,

「冼夫人」獎全國書法大賽,

紀念老子誕辰2587年全國書法大展,

紀念傅山誕辰400年全國書法大展,

中國書協會員百人精品展,

「鄧石如」獎全國書法展,

中國書協千人工程書法展覽,

中國書協五百人精品展覽,

中國書協會員百人精品展,

全國第二屆冊頁展,

全國第二屆手卷展,

敦煌藝術節全國書畫小品展,

敦煌杯全國書法大賽,

1998蘭亭獎牡丹杯新人獎,

第二屆全國職工藝術節書法美術作品展。

張利|閑剪窗燭臨古帖,凈焚心香慕先賢


【 名 家 評 論 】

——言恭達 / 原中國書協副主席

自幼在楚漢文化孕育下的張利,幾十年來,書藝承載著他的素養、性靈、才情與夢想,記錄著他的人生審美理想——清、正、古、逸。

張利學書極重氣格與性靈。他的書學思想的形成,來源於「中庸」與「虛靜」這一中華文化理念中的生命體驗去開掘創造活力;他的文化體晤始終將古人從王右軍到顏真卿對國家對民族的人文情懷的欽慕轉化為文化積澱的心跡記載、心智表達與精神超越。他從「二王」到「顏米」的研習,從六朝到明清書風的思考,將返歸先天的理性與現代藝術精神相融通。他通過自己成熟的行書抒情符號,將梳理的筆墨語言整全得壯闊優美,彙集在創造力之中,形成淡定、灑逸的藝術風韻。作品裡透析出的氣質與慧性證明了張利不同時人的追求。文化本體與書藝技法上升到超驗層面,使創作不僅成為經驗的積累,更呈現出精神的閃爍!這是藝術本體的價值探尋。

張利|閑剪窗燭臨古帖,凈焚心香慕先賢


好學好靜的張利好用心地去觀察社會、體悟生活、感恩時代;好學好靜的張利又好用心的結緣翰墨,與古人交友、與傳統對話。「擬容取心」,明悉「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的深刻哲理。於是乎,在傳統書藝的漫遊中,他讀懂了「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草不兼真,殆於專謹,真不通草,殊非翰札」的書理。巧從法生,法由理出,氣定神凝,心手雙暢。

觀其作品,重詩情,含哲理,簡明純厚,清蔚暢達,規矩圓熟,運用精能,古中有魅,拙里添妍,觀者可直接感受作者主題抒寫的情景變化。在他的筆下,巧與拙、動與靜、方與圓、中與側、疾與澀、疏於密,圓通的空間與流動的體勢,頓挫的美質與平和的氣韻,表現地淋漓盡致,自然中含。用筆果斷爽利,擒縱有度,轉折自如,不浮不躁。握筆使鋒,逐毫而應,於凝重中洋溢靈健流美的風采。結構嚴謹有序,錯落有致,方圓結合,宮斂內含;字中之揖讓、顧盼、呼應,能做到血脈連貫,氣息相通,且重連與和、主與次、長與短、欹與正之多變。布白繁簡併用,玄妙多姿,綿密中不失氣舒,盤結里蘊含空靈,通勢欹正相依,虛實相生,渾然一體,涉筆成趣。

張利|閑剪窗燭臨古帖,凈焚心香慕先賢


閑剪窗燭臨古帖,凈焚心香慕先賢

臨帖小記

臨摹古人的經典之作,從傳統碑帖中汲取精華,是書家從藝為書、需要用一生來修鍊的基本功,看似簡單的臨帖,實則奧秘無窮。今於此期集近日所臨片紙呈之讀者,從中可窺一斑。

時下,處於展覽大背景下的書法創作,不乏 「不法古」而以當今流行時尚為追捧元素的所謂書家,追求形式美以吸引眼球,失去傳統書法的純粹與靜謐,多了些許浮躁與功利的氣息,以致難有大雅之美、少有大雅之作。而臨帖如燈塔,可復歸傳統,從中感受古人經典之作的筆鋒筆勢、章法結構,又能磨練性情,沉靜心胸。任何人拿起毛筆來都能寫字,但能不能寫好,關鍵在臨帖。臨古代經典,學古人技法,是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明代書家王鐸五十後仍是以「一日臨書,一日應索請」為訓,堅持一日臨帖,一日創作,以此來保持自己對傳統書法的駕馭能力。可以說,古往今來臨帖幾乎成為真正書家們的共識,通過臨帖把基礎打牢固,才能求得變通,否則便是紙上談兵,無果而終。

張利|閑剪窗燭臨古帖,凈焚心香慕先賢


初學書法,擇帖子為重。學習者因人而異,應因好擇取,譬如飲食,喜好便可多餐,也助於消化。但也有其基本遵循原則。首先不能盲目亂臨,古代流傳下來的碑帖紛繁複雜,要臨優秀的、經典的碑帖。其次是盡量選擇墨跡本或精良的拓本。再者,初學者以獲取基本技法和基本規則為目標,所以要臨經典的、個性不要太強的法帖。對於已經掌握一定技法後的人來說,法帖便不再是描摹的對象,而相當於一個能觸發創作靈感的激發點,引發書家的創作慾望,使他不至於還跟在法帖後邊,亦步亦趨。這時候,在選帖上便可靈活應對,隨心所欲一些。對於有經驗的書家來說,風韻神采和格調成為其追求的最高境界,技法純熟的他們也可以更自由地選擇自己喜好的法帖來臨,都能得心應手、遊刃有餘。

張利|閑剪窗燭臨古帖,凈焚心香慕先賢


臨習碑帖學以致用最關鍵。吳昌碩所言「今人但奢摹古昔,古昔以上誰所宗?書畫有真意,貴能深造求其通」,一語破的。他闡釋了書法臨帖的最終目的,即貫通古今、學以致用。臨摹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手段,如何將臨摹過程中學到的技法、章法很好地運用到自己的創作實踐中去,才是最終所要達到的效果。有些人臨帖臨摹得很好,但是自己創作的時候完全不能將臨帖時學到的技法運用其中,究其原因,歸結起來主要有三:其一,對所臨法帖的規律研究不夠;其二,臨帖方法不正確;其三,沒有真正理解臨帖的意義。如有的人將《蘭亭》臨上百遍,但從他的創作中絲毫看不到一點臨摹的影子。同時,臨帖要入進去,還要能出來,學習古人用筆、用墨、章法等,然後還要能將所學很好地和自己日後的創作相結合,不能入進去出不來」。學書法要多看名碑名帖, 「察之者尚精」,對法帖中字的用筆、結構、章法要詳察細審,如姜夔所說:「夫臨摹之際,毫髮失真則神情頓異,所貴詳謹。」 此外,不僅要對其技法進行臨摹,還要了解書家的生平、作品創作年代、創作情鏡,全方位把握作品的內涵和精髓。

張利|閑剪窗燭臨古帖,凈焚心香慕先賢


中國傳統書法藝術是一座大寶庫,它給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持續發展提高的豐厚資源。古之大家莫不在學習優秀傳統上下大工夫。宋朝的米芾,早期被譏為「集古字」,後取眾家之長,創立米氏書風,雄恃千古。明朝董其昌,終其一生都在強調「入古」,並認為當時好多人諸種惡習,都是臨古不足所致—-「今人朝學執筆,夕已勒石,余深鄙之」、「余學書三十年,不敢謂入古三昧」、「此余已丑所臨也,今又十年矣,筆法似昔,未有增長,不知何年得入古人之室」。但「入古」不是泥古不化,須「入古」又能「見我」,「妙在能合,神在能離」。

張利|閑剪窗燭臨古帖,凈焚心香慕先賢


臨古要學會讀帖,就是展古人法書於几案,或張之於壁間,朝夕諦觀,心領神會。先與古人接上氣,再下筆臨寫,臨完張之於壁,再慢慢比對、反覆揣摩。不讀不能從精神氣韻方面領略古人的風神韻致,燦然神采。而不實臨則不能細緻入微的把握古代大家在點畫筆法,字形構造,行氣流走和章法經營的精妙之處。俗語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讀書要熟精思,寫字亦是如此。

初學者如何學好書法?

答案是:找一位好老師。

自我摸索和沒找對老師,亦或是沒找對適合自己的書體,不僅練習時完全摸不著頭腦,苦難重重,而且還浪費時間,甚至會養成壞習慣。如果沒有相當的悟性和相應的指導,寧可不要寫。

[墨池學院]特邀 張利老師,從米芾生平及《蜀素帖》的風格、筆法、章法三個大的方面進行解讀和示範,使愛好者能夠對米芾《蜀素帖》入腦、入心、入手,並通過一段時間的臨習和領悟進行初步的創作,從而達到登堂入室的目的。

[ 課 程 安 排 ]

第一節 生平及風格溯源、《蜀素帖》的特點

2017年11月12日 19:00

本節課程從米芾的生平入手,分析《蜀素帖》的風格特徵,了解和把握其風格的源流。

米芾的生平造就了他的癲狂,加之其與眾不同的癖好和學書過程,形成了他由「集古字」到「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的「刷字」氣象。《蜀素帖》書於烏絲欄內,但氣勢絲毫不受局限,率意放縱,用筆俊邁,筆勢飛動,提按轉折挑,曲盡變化。此帖初以行楷,後則飛動洒脫,神采超逸,」八面出鋒」,變化莫測。此帖用筆多變,正側藏露,長短粗細,體態萬千,如「獅子捉象,全力赴之」。

第二節 《蜀素帖》的筆法、結構

2017年11月19日 19:00

本節課將著重對米芾的筆法,米芾「刷字」與「八面出鋒」的獨特技巧與特徵做一個詳細的解析與示範。

《蜀素帖》筆法、結字奇險率意,變幻靈動,縮放有效,欹正相生,字形俊秀豐頎,風姿翩翩,隨意布勢,自然率真。用筆縱橫揮灑,洞達跳宕,方圓兼備,剛柔相濟,藏鋒處微露鋒芒,露鋒處凝練含蓄,垂露收筆處戛然而止,似快刀斫削,懸針收筆處有正有側,或曲或直;提按分明,牽絲勁挺。虛實相生的點畫結構、跌宕起伏的節奏、巧妙的留白交互交織,流利的筆勢與澀滯的筆觸相生相濟,從中窺探其率意的筆法、奇詭的結體、中和的布局,形成了《蜀素帖》獨具一格的筆法和結構—-率意的筆法,奇詭的結體,中和的布局,一洗晉唐以來和平簡遠的書風。

第三節 章法特點到簡單創作

2017年11月26日 19:00

本節課程重點分析《蜀素帖》章法特點與構成,講述《蜀素帖》風格創作中技巧與元素,並結合其「集古字」推及如何進行初步創作。

《蜀素帖》用墨亦濃亦纖,無乖無戾,亦中亦側,不燥不潤。章法上,緊湊的點畫與大段的空白強烈對比,粗重的筆畫與輕柔的線條交互出現,流利的筆勢與澀滯的筆觸相生相濟,風檣陣馬的動態與沉穩雍容的靜意完美結合。通過講解得到領悟,並示範、指導愛好者如何在臨習的基礎上進行《蜀素帖》風格的初步創作,探索少字到多字,從易入難、由簡到繁的秘籍和要領。

[ 詳 情 見 海 報 上 ]

張利|閑剪窗燭臨古帖,凈焚心香慕先賢


第一節課 一元試聽

【報名諮詢】

掃碼直接進入墨池公眾號獲取報名鏈接

如有疑問可諮詢您的課程專員:小軒(微信:mochihube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屋 的精彩文章: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十講)
揭秘古代兒童的童年
你的楷書和行草書風格能搭配嗎?
華美唐人小楷教你彈琴!(唐)《碣石調·幽蘭第五》(一)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九講)

TAG:書法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