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十講)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十講)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十講)

《張遷碑》全稱《漢故谷城長盪陰令張君表頌》,刻於東漢中平三年(186年),於明代出土。《張遷碑》現存於山東省泰安岱廟。《張遷碑》和《曹全碑》都為漢末名碑。碑中字體大量滲入篆體結構,字型方正,用筆稜角分明,具有齊、直、方、平的特點。整個碑的書風雅拙、質樸。

《張遷碑》碑文記載了張遷的政績,是張遷故居韋蔭等為表揚他而刻立的;是傳世漢碑中風格雄強的典型作品。

前九講回顧:

第十講:之、內、決、勝、負、千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十講)

之字獨體結構,張遷碑之字多用篆法。臨帖時注意中間豎畫彎曲,長橫重藏鋒,收筆處捻動出鋒。行筆時不能快,注意書寫節奏。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十講)

內字獨體結構。書寫時筆畫較少,接筆處要實。外框方整,內部空間分割後留白均勻。整字重心向上。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十講)

決字左右結構,左側應注意三點水中每個點畫的變化。右側兩橫起筆處一方一圓。豎撇過兩橫處再轉筆,轉筆過早會使整字傾斜。捺畫起筆處輕入鋒,轉筆處捻筆出鋒。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十講)

勝字左右結構。此字原碑破損,此寫法參考清代何紹基臨張遷碑,右側上方書寫火字,更具隸意。整字左重右輕,左低右高。右側書寫時多注意筆畫之間的平行關係,細微處小筆畫需藏鋒,注意筆畫行筆方向,行筆時拇指微調。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十講)

負字上下結構。整字上放下收,上部分刀字頭撇畫向外伸展。下側目部分收緊,底下兩點向外分開。整字筆畫較少書寫筆畫要接實。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十講)

千字獨體結構。原碑有殘破,很多書寫者容易寫錯。上面小豎是殘破,書寫時應減去。書寫時長橫向下調整,使整字重心向下移動。

往期熱點頭條: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十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屋 的精彩文章:

你的楷書和行草書風格能搭配嗎?
華美唐人小楷教你彈琴!(唐)《碣石調·幽蘭第五》(一)
看這裡自學!《張遷碑》單字解析(第九講)

TAG:書法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