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了,一定得收藏好這個「最寒最熱食物表」,用處可大了
中醫理論認為,食物具有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屬性。
其中寒與涼,熱與溫有其共性,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溫次於熱;涼次於寒。此外,有些食物其食性平和,稱為平性。寒、熱、溫、涼四種性質,是與疾病性質的寒熱相對而言的。
從歷代中醫食療書籍所記載的300多種常用食物分析,平性食物居多;溫、熱性次之;寒、涼性居後。
本來脾胃虛寒之人吃寒涼食物會不舒服,甚至拉肚子;熱性體質或者陰虛火旺的人吃熱性食物會上火。
因此,大家了解一下這些寒性、熱性食物,以後在飲食上講究搭配,生活更健康!
上面的寒性食物在烹調時,多放謝蔥、姜、蒜、辣椒、八角、胡椒等去其寒性;寒性水果能煮熟吃的就煮熟吃,不能煮的灸適當少吃。
另外,女性月經期間要少吃或不吃寒性食物。
上面這張圖是性熱的食物,體內有濕熱、虛火的人要少吃。比如濕熱質、陰虛質、上熱下寒的陽虛質。咽喉腫痛、便秘時最好不吃熱性食物。
判斷寒熱屬性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藉助於《黃帝內經》的一句話,叫做「陰靜陽燥」。即屬於陽熱之性的動物,會動得很厲害,跑得比較快。陸地上的動物基本上是熱性的,豬肉比較例外,它是良性的。
天上飛的飛禽類基本也都是熱的,山珍都是大熱之性。
水裡游的在水中始終不停遊動的都是熱性的,所以魚、蝦都是熱性的,不愛動、動得少的:蛤蜊、螃蟹、龜、鱉、海參―――這些東西基本上都是涼的。
同興堂
中醫館
健康新
美學
簡介: 高易,出身中醫藥世家,幼承家訓,十六歲拜師學中醫,深得前輩悉心教誨,尊歧黃之術,修習醫聖仲景傷寒之學,師法火神派開山宗師鄭欽安先生,臨證擅以扶陽法治療心臟病、腎病、肝病、肺病、脾胃病、抑鬱症、風濕類風濕病、前列腺病、婦科病、骨病等疑難雜症,療效顯著。
坐診時間:每周五 9:00-16:30
同興堂
中醫館
健康新
美學
賈義西,名義西,字偉,號保元居士,別號西貝附子。畢業於山東中醫藥大學,經多年潛心研悟歧黃之術,通過陰陽辯證,六經辯證,擅長治療婦科雜症、失眠、小兒咳喘,男女不孕不育及中醫內科等疑難雜症。
坐診時間:每周二 9:00-16:00


※聽聽名家的養生之道!
※今日寒露,這是一個思鄉、懷人、傷別、嘆時的特殊時節
※當你咳嗽並吐黃痰的時候,一定別忘了這兩個特效穴!
※真正促進胃動力的葯是白朮茯苓散
※從今天開始,身體這幾處千萬凍不得,老病根都是這樣留下的
TAG:同興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