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部諸強:雷霆回顧!壯哉!大威少!

西部諸強:雷霆回顧!壯哉!大威少!

作者!是誰給了你六天不更新的底氣!

比起看文章,更想聽你怎麼解釋呢~~~

十一長假,我也無時無刻不在挂念著更新的事啊~~~一想到文章還沒寫,我這心就沒著沒落的,飯也吃不香,覺也睡不好,玩的也不開心,打牌都多點了幾次炮呢。

其實吧,我是覺得放假你們也沒時間看呀~~~畢竟要擠在景點的售票處,畢竟要趕場去交紅色罰單,畢竟要回答諸如「在哪工作呀?一個月掙多少錢啊?有對象了嗎?啥時候要小孩啊?不要個二胎嗎?」這樣的問題呀~~~

好吧,其實是因為懶癌犯了

掐指一算,離常規賽揭幕戰沒幾天了,趕緊完結這個系列吧——西部諸強最後一支球隊,俄荷拉馬雷霆。

上個賽季,威少的個人風格定義了整支雷霆隊的戰術體系,NBA歷史第一的使用率(40.8%),略有水分的30+場均三雙的基礎數據,這種眾星捧月哄著威少開心的打法顯然沒法長久維持,也不可能讓雷霆成為一支真正具有季後賽上半區競爭力的球隊。休假期引進了保羅喬治和安東尼,雷霆隊在新賽季會重生為一支完全不同的球隊,所以回顧上個賽季雷霆隊的表現,有多大的參考性值得懷疑。不過,既然這是一支威少風格定義的球隊,也不妨看看,上個賽季的威少能量到底有多大。

1. 進攻

1.1雷霆隊的進攻效果

先來看一張16-17賽季雷霆進攻數據的綜合圖表(每百回合數據):

劃重點:

1.雷霆進攻效率排在聯盟第17,聯盟中游略偏下的水準。

2.雷霆的進攻,特點鮮明,風格極端——沒有中庸的項目,優勢是大量禁區得分,不俗的博取罰球能力,強悍的前場籃板球,劣勢是糟糕的外線投射,水準線之下的真實命中率,大量的失誤,以及較低的受助攻率。

以上文字,放在大威少身上也毫無違和吧...

3.對的,在進攻端,威少即雷霆。

1.2 雷霆隊進攻特點

下圖是雷霆隊各項進攻得分與聯盟平均水平的對比圖,藍色為雷霆,紅色為聯盟平均水平。

下圖是雷霆隊各項進攻效率與聯盟平均水平的對比圖,藍色為雷霆,橙色為聯盟平均水平。

下圖是雷霆隊各項進攻失分與效率在聯盟中的排名。

註:排名數字越小越好。二次進攻的數據看看就好,這個統計只統計了搶下前場籃板後強起的數據,重新組織進攻沒有計算。

劃重點:

1.完美符合印象流,一點意外都沒有。

2.轉換進攻得分遠高於聯盟平均水平,而定點投突得分遠低於聯盟平均水平,背身單打和擋拆無球人兩種內線高大壯擅長的進攻方式得分都排在聯盟前列,威少主導的面框單打、擋拆持球人得分也排在聯盟上游。

3.兩種主動的無球進攻方式佔比極低,其中繞掩護後接球投籃得分聯盟墊底,手遞手也是聯盟下游——從這就能看出,雷霆沒啥陣地戰跑戰術。 空切得分倒是略好於聯盟平均水平——這不能體現雷霆清空籃下的能力,雷霆的空切,相當多是威少突到籃下吸引協防後,傳給跟進隊友的得分。

除了面框單打,其餘項目效率均低於聯盟平均水平

4.雷霆的陣地戰的進攻效率僅排在聯盟第25,恩,爛透了。

1.3 雷霆隊進攻的問題

作者,火箭、馬刺、勇士的進攻你可沒少吹,怎麼到我大雷霆節奏就變了?

你大雷霆的進攻有什麼好吹的呢?

好吧,還是有兩個優點的。

第一個優點:前場籃板搶的不錯。命中率低,那就靠籃板球增加一些進攻機會,這是很簡單的道理。雷霆每個位置都有收板能力不錯的球員,威少當然是控球後衛里搶板最好的,羅伯森四號位出身,在側翼收板也是較為出色,吉布森的前場板也是可以的,當然,最重要的中鋒位置,坎特和亞當斯兩人基本可以保證雷霆48分鐘籃板優勢全覆蓋,這是聯盟其他球隊不具備的配置。

更重要的,恐怕是雷霆隊突擊內線的打法。威少是聯盟里最喜歡殺傷籃下的外線球員之一,亞當斯、坎特在擋拆後會堅決的順下,因為拉開不了空間,那就索性大家搶的積極點,這讓雷霆在進攻端籃下總是顯得人很多。

第二個點:轉換進攻佔比很高。雷霆隊轉換進攻效率聯盟第22,陣地進攻效率聯盟第25,最後綜合進攻效率還能排在聯盟第17,如果不動腦多想一下,挺奇怪的。實際上,雷霆隊的轉換進攻回合數佔比排在了聯盟第4,而轉換進攻的效率再低也要遠高於陣地進攻效率,這樣強行把綜合進攻效率拉到接近聯盟的中游水平——這就好像一個人的五官單看都長得一般,可是五官和臉型的搭配還算合理,整體也就英俊了不少。

雷霆的進攻,也就這些可誇了。

我不止一次說過,上個賽季的雷霆,並沒有什麼系統的進攻體系可言,他們打的太簡單了。

雷霆的戰術有哪些呢?

戰術1:威少收下後場籃板,強行打轉換。轉換進攻講究的是打對手立足未穩,在對手防守陣型擺好前完成出手。接後場長傳或者持球攻框當然是最佳選擇——雷霆有這個能力,具體說,威少可以傳出後場長傳,威少可以持球攻框。可是,大多數時候,沒那麼容易,對手退防會注意保護籃下,轉換進攻的第二波攻勢也很重要——通常是通過突破將防守球員帶至籃下,回傳跟進的隊友外線出手,打轉換進攻時,很容易得到空位三分的機會。

你看雷霆隊誰長的像能投追身三分的樣?

所以,打轉換的時候,威少爺,您看著來吧。

戰術2:威少在三分線內一步與內線的擋拆配合。講道理,說是配合,其實套路也很簡單——內線直奔籃下,威少隨機應變。為什麼說威少是隨機應變呢?因為真的就是隨機的啊...能給內線幾位高大壯自然最好,可是防守球員也不傻啊,雷霆隊幾乎所有外線都有放空的價值,對手收縮保護禁區相當的堅決,不管是順下的內線,還是威少自己想突到內線都沒那麼容易——當然,威少具備籃下縱有千萬人,本少爺也要干翻你們的英雄氣概和本事,問題是,每個球都這麼打,威少打三節就口吐白沫送去搶救了——於是威少以44.2%的有效命中率場均干拔了12.3個跳投...

因為籃下沒有空間,外線沒有射手,雷霆擋拆的綜合效率只有每回合0.915分,排在聯盟第21位。

戰術3:坎特、亞當斯,以及後來的吉布森,背身單打。雷霆的背身單打回合聯盟第2多,當然,不只是內線,威少也是1號位里背身單打最多的球員。可是,雷霆這些球員里,背打能力真的稱得上頂尖的其實只有坎特一人——每回合背身單打得到1.02分,其餘球員,最高的吉布森不過每回合0.92分。問題是,坎特的防守移動能力一直是弱環,沒法換防小個,被對手的擋拆克制的太死,到了季後賽根本不敢上場。

所以,雷霆的背打也挺扯的。

戰術4:當威少下場後,外線球員持球時——對不起,沒看懂他們在幹嘛。不管是奧拉迪波持球,還是克里斯頓持球,我看的一臉懵逼,他們自己也一臉懵逼。

雷霆也沒什麼內線高位策應拉空籃下啦,威少、奧拉迪波、羅伯森們反跑,利用掩護接球空切籃下或投籃啦——多諾萬想的也清楚,內線策應不行,外線接球投籃的能力也沒有,還不如突、投、搶,打的粗暴點。

還記得這張圖么?聯盟各支球隊非套路驅動的定點投突和空切得分佔比(反映二傳能力、跑戰術能力等):

這可真是橫看豎看,雷霆隊都沒套路啊...

雖然火箭和雷霆都是單核球隊,但是雷霆隊是實實在在的威少帶著一幫角色球員在打球。

上個賽季的中期,球迷們總會討論一個話題——威少和哈登誰的隊友更差。這也是當時威少的黑點之一——如果按16年夏天媒體們給出的球員排名來看,威少的隊友可是比哈登的隊友要厲害的。

作者,就知道你要說這句話!

這其實不是球員能力排名的問題,而是球員是否與球隊搭配的問題。球隊的進攻要好,得有這麼個思路——該有的配置你都得有,然後再考慮升級的問題。火箭隊的卡佩拉、安德森,一個能空接,一個投三分神准,哈登的擋拆選擇就比威少豐富,火箭的後場戈登、路威、貝弗利,就算是持球最次的阿里扎,都有處理球的能力,可投、可傳、可運,餅不用完全喂到嘴邊,還能互相喂餅,在哈登下場後,火箭隊的小個們依然可以完成戰術發起。再看雷霆這邊的後場...還能說他們什麼呢?

上個賽季的火箭,基本是按德安東尼的戰術體系,配置的一套低配迷你角色球員——單看每個人能力也就那樣,可是特性匹配呀,有哈登這個超級引擎的帶動,天花板雖然抬頭可見,但是下限不會低。

上個賽季的雷霆,就屬於硬體跟系統不兼容了——雷霆雖然一直是轉換進攻強隊,可是並不是一人持球擋拆,四人等著吃餅的炮轟建隊思路,雷霆配的這幫人本來的作用就是防守加搶板,給二少加油喝彩的——當杜蘭特+威少輪著乾的時候,這個系統是可以正常運轉的,可是你現在沒有杜蘭特了——最好的空間拉開者,最好的單打手,最好的轉換進攻終結者,最好的無球跑動牽制球員,等等。雷霆在進攻端,打的就是雙王炸超巨籃球,體系?巨星就是體系。

所以,雷霆如果想成為爭雄西部的球隊,在進攻端,問題很明了——把杜蘭特出走留下的窟窿堵上就行了,具體來說是:

第一點:得有人能投籃。有人能投進三分球,才有足夠的突破空間,才有轉換進攻的後排火力,才有跑戰術的可能。上個賽季,雷霆沒有40%命中率以上的三分投手——當然,阿夫里內斯、邁克德莫特和格蘭特的三分球命中率在37%~38%左右,問題是這哥仨的防守實在是太次了...他們的投籃也沒好到像安德森那樣,為了他的三分球,你可以容忍他的防守漏洞。

第二點:雷霆需要更多的持球點。哈登、勒布朗、保羅、沃爾,這些都是持球大核心,可是他們隊內都有合格的第二、第三持球進攻點。雷霆就只能看威少了,雷霆隊擋拆進攻63.4%由威少發起,單打有73%由威少發起——這已經夠誇張了,別忘了,威少場均出場也不過34.6分鐘,有四分之一的時間,場上是沒有威少的。雷霆的第二進攻發起點奧拉迪波,不管是擋拆還是單打,綜合效率均在聯盟平均線之下。

然後,替補控衛克里斯頓...

算了,誰都要點臉

至於增加無球跑動,增加給無球人員的掩護,以及更複雜的戰術配合,這些屬於加分項了——先學會走路,再跑吧,畢竟杜蘭特在的時候,也沒看多諾萬玩出什麼花樣啊。

2. 防守

2.1雷霆隊的防守效果

先來看一張16-17賽季雷霆防守數據的綜合圖表(每百回合數據):

劃重點:

1.雷霆是一支防守強隊,他們的防守效率名列聯盟第十。

2.雷霆的防守數據略有意外——他們對外線投射的防守好於印象,每百回合限制對手三分球出手的機會排在聯盟第5(第3、4、5數據是一樣的)。反倒是內線防守,雷霆隊給了對手不少分數。他們的護框和限制三分命中率都是聯盟中游水平。

3.雷霆限制對手有效命中率排在聯盟中游,逼迫防守能力排在中下游,他們的防守能排在聯盟上游,頂級的防守籃板能力有一定原因——中鋒卡位,威少收板,至少在籃板球的最終效果上是成功的。

4.雷霆在限制對手助攻上做的不錯,他們是聯盟里最喜歡無限換防拆解掩護的球隊之一,這種策略有助於雷霆隊破壞對手的戰術發起,限制對手的助攻。

2.2 雷霆隊防守特點

下圖是雷霆隊各項防守失分與聯盟平均水平的對比圖,藍色為雷霆,黃色為聯盟平均水平。

下圖是雷霆隊各項防守效率與聯盟平均水平的對比圖,藍色為雷霆,黃色為聯盟平均水平。

下圖是雷霆隊各項防守失分與效率在聯盟中的排名。

註:排名數字越小越好。二次進攻的數據看看就好。

劃重點:

1.雷霆、勇士、火箭是聯盟里最喜歡擋拆換防的三支球隊。換防拆解掩護,需要承受的必然是防守更多的單打,無論面框單打還是背身單打,雷霆隊防守次數都很多,在防守效率上只能說一般,他們在面框單打和背身單打上的失分都不少。

2.沒換防的時候,雷霆隊在防擋拆時,更注意對持球人的防守——他們給對手擋拆持球人得分機會聯盟第二少,卻給了聯盟第二多的擋拆無球人得分機會,這實在有點詭異,導致的結果就是,他們擋拆綜合防守效率只排在了聯盟第24位。

雷霆隊是對持球人投籃防守最嚴格的球隊——在給對手持球跳投的次數上,雷霆隊是聯盟第二少的,防守效率則排在聯盟第8,可見在聯盟一票投籃神準的1號位崛起的今天,雷霆很在意持球人的投籃。當然,相應的,不給跳投的雷霆隊也給了對手聯盟最多的攻框機會(不含背身單打)。你很難說這樣的防守策略對不對——勇士隊也喜歡放對手進內線,靠收縮防線和快速輪轉補防外線來解決護框和弱側空位的問題,勇士隊有追夢和杜蘭特,效果很好。雷霆似乎還做不到這點。

3.準確的說,雷霆隊所有的無球防守數據都一般。定點投突和手遞手防守只是排在聯盟的中游,空切和繞掩護後接球投籃防守都是聯盟下游——按理說,雷霆隊喜歡無限換防的防守策略不應該給對手太多繞掩護後接球投籃機會,然而他們就是給了很多,也許是在防守無球人員時,雷霆的換防默契還是不夠吧。

4.事實上,雷霆隊的陣地戰防守效率一點也不高,只排在了聯盟的第19,他們能成為防守強隊,靠的是出色的防守轉換進攻能力——防守轉換進攻效率聯盟第5,而且,他們給對手轉換進攻機會佔總回合數的比例也是聯盟第8少,具備很強的逼迫對手落入陣地戰的能力,從這能看出,雷霆隊退防很快。

是的,不論攻防,你大雷霆全靠轉換進攻

2.3 雷霆隊防守的優缺

講道理,你大雷霆防守還是可圈可點的。儘管陣地戰防守效率不佳的結果有些意外,但是還是有頗多亮點。

雷霆隊防守的優點如下:

第一點:籃板球厲害呀。內線擋人,威少收籃板的策略,至少在保護後場籃板球的效果上,雷霆的確是做的很好,攻防兩端,他們都是聯盟里籃板球頂級強隊。

當然,誰也沒說過雷霆搶籃板不好呀。

威少為了搶板放空自己的防守人,這事到底有沒有!

答案是——有

威少在防守持球者時,防守態度是沒有問題的,他防守單打和擋拆的數據都是合格的——畢竟威少的身體素質在那。然而防守無球人時,威少的表現就不那麼威武了,在防守接球投籃時,他有52.2%的回合是沒有做出有效防守的——當然,這個數據並不誇張,大約是聯盟平均水平,雷霆全隊的平均水平是50.2%。然而,被他防守到的接球投籃,每回合失分1.113次——聯盟後26%的水平,沒被防守到的接球投籃,每回合失分1.302分——聯盟後20%的水平。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呢?看你下賽季表現了

第二點:雷霆防轉換的確有一套。進攻上,雷霆打轉換缺那麼一兩位後排跟進射手,但是在防守上,他們的確跑的挺快的。他們三分投的少,自己前場籃板球也出色,不容易給對手長籃板發動轉換。聯盟里大部分進攻強隊都深諳轉換進攻——特別是你將假想敵設定為勇士、火箭和騎士時。雷霆在季後賽與火箭的對抗里,快攻得分上成功的壓制了對手——可是與勇士隊的常規賽里,他們又被對手壓制了快攻得分,這是很有趣的對比,下一篇文章里再詳細展開。

第三點:雷霆隊的防守理念是先進的。多諾萬在16年西決的無限換防策略對聯盟防守勇士有一定的科普作用,從理念上,雷霆隊是沒有問題的。然而,上賽季常規賽,雷霆隊防守端被爆的最慘的是跟勇士的比賽,四場場均防守效率118.8,是雷霆對陣所有對手時最差的。

也許是雷霆隊在針對無球人防守時,換防默契不夠,導致了防守效果不佳。當然,更大的可能是,雷霆沒有了杜蘭特和伊巴卡,上個賽季的陣容,講道理,無限換防的效果並不理想。

雷霆防守的缺點,問題恐怕不在策略,防守人的能力問題更大。

雷霆隊防守的缺點如下:

第一點:他們還需要一位長腿長胳膊的機動型防守者。不管是持球突破、定點接球後的突破、擋拆順下還是空切籃下,雷霆花式的給了對手不少攻擊籃筐的機會,亞當斯、坎特的護框能力尚可,但想憑一己之力保護籃下絕無可能,所以雷霆在防守上,收縮防線也是相當積極。雖然威少、奧拉迪波這些人都有不錯的移動腳步,但是終歸身高還是不夠,羅伯森的主要防守任務是防持球人,四號位不管是吉布森還是小薩博尼茨,這些人都無法做到快速追防外線,雷霆隊想要靠快速輪轉來兼顧內外線防守,的確是困難了點——雖然他們做的還行,但是距離聯盟頂級至少還需要一位長腿長胳膊的機動型防守者來填補。

第二點:替補陣容的防守能力感人。在邁克德莫特、克里斯頓、阿夫里內斯的防守下,對手的命中率分別提升了4.7%、4.6%和6.4%!中鋒坎特防守擋拆出不來,遇掩護換不了,頻頻成為對手小個持球人打擊對象。除了羅伯森,雷霆在外線防守上還需要一位防守持球人能力強悍的大閘,來解決對手的後場雙強點,或者羅伯森不在場時,起到限制對手持球強點的作用。內線則需要一位可以與亞當斯形成穩定輪轉,能在換防時不被小個打爆的五號位。

我擦,聽你說完,感覺我大雷霆這個夏天的引援好有針對性噢~~~

的確如此,相關內容,將在雷霆篇(下)展開,預計在本周內推出。

想不出推薦什麼的時候,翻一翻杰倫的歌,總有驚喜——當年你換動感地帶了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易墨 的精彩文章:

韋德,光是這個名字就加強了詹姆斯13.14%
本以為是火箭的,最終卻都是威少的……
西部諸強:保羅助力,火箭升空(上)賽季回顧
科比,單打一個時代的鬥士

TAG:靜易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