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秋季容易情緒低落,專家教你預防「悲秋綜合征」

秋季容易情緒低落,專家教你預防「悲秋綜合征」

新疆晨報訊(文/記者 夏莉涓 圖/網路圖片)「自古逢秋悲寂寥」!如您發現自己在秋冬來臨之際,自己出現了情緒低落、思維遲緩、焦慮煩躁、不願和周圍人接觸交往等徵狀,就需要注意了,這很有可能是「悲秋綜合征」引起的。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新疆晨報記者從烏市第四人民醫院、新醫大五附院、自治區中醫醫院等多家醫院了解到,10月以來,前來就診的失眠、焦慮等情緒障礙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個別醫院臨床心理科病房出現「一床難求」的現狀。

據了解,抑鬱症已成為世界第五大疾病。調查顯示,中國抑鬱症患者已達到3000萬人,其中高達38%的抑鬱症患者是在秋冬季抑鬱發作的。非但抑鬱症患者,即使是在普通人群中,也有15%以上的人在秋天會有抑鬱情緒的體驗,俗稱「悲秋綜合征」。

「每年的秋冬季節,很多人會不自覺產生抑鬱情緒,莫名煩躁、情緒低落,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烏市第四人民醫院臨床心理二科主任呂淑雲表示,這是由於人體生物鐘不適應日照時間短的變化,導致生理節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因而易出現情緒與精神狀態的紊亂。

「以往,每年11月底到次年1月期間,會有一個就診高峰。」呂淑雲說,而今年這一發病高峰期卻提前了,「十一假期,僅我們醫院就收治了68名住院患者,這比去年同期增長20%。」

其中,抑鬱症最明顯的癥狀是,持續性的情緒低落,缺乏愉悅感的情緒調節障礙,可體現為內心的壓抑、沮喪,生活中興趣索然,往往還會伴有食慾下降、以及睡眠問題。

而焦慮症則更多表現為莫名的、難以自我調節的焦慮、煩躁狀態,可能有很多過分的擔心、憂慮,情緒變得急躁、沒有耐心,往往也會伴有較多的軀體不適感,比如心慌、胸悶、潮熱、頭痛等。

呂淑雲建議市民,如果有了情緒上的壓力,就要及時排解,可以通過向人傾訴、唱歌、旅行、運動等方式宣洩,在自我調節沒有明顯效果的情況下,就應該及時到醫院心理科就診,對於本身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進入秋冬季節,如發現緊張、焦慮、負面的情緒越來越嚴重,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物、藥量。

繼續閱讀:

專家支招 教您預防「節後綜合症」

新疆晨報訊(文/記者 夏莉涓 圖/網路圖片)國慶撞上中秋,奔波遊玩、熬夜玩手機……當您享受美好時光之後,不得不面對假期結束的「殘酷」現實!而根據經驗,節後不少人都會出現「節日綜合症。」即,在節後的兩三天里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眩暈、腸道反應、神經性厭食、焦慮、神經衰弱等狀況。

別著急,烏市第四人民醫院臨床心理二科主任呂淑雲給您支招啦,讓您快速「滿血復活」,重回工作狀態。

調整作息時間:早睡早起

「在節假日期間,熬夜是常態,再加上路途奔波,生物鐘完全被打亂。」呂淑雲建議,節後要及時調整作息,晚上最好提前2小時躺在床上,不在床上玩手機,定好鬧鐘,早睡早起。

如果睡不著?可以在睡前泡一個熱水澡或一杯熱牛奶。此外,用熱水泡泡腳,睡前聽聽音樂也有助於睡眠。

如果上班時提不起精神,可以喝點咖啡或者茶來提提神,有條件的話,中午可以休息一會兒,下午精力更充沛。

合理改變飲食結構:多吃蔬菜

節日綜合征是人們在假期之後出現的各種生理或心理表現,合理改變飲食結構,也將能給你帶來好心情。

呂淑雲建議,節後飲食可以適當減少肉類的攝入,多吃穀類食物和綠色蔬菜,「尤其是富含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深顏色蔬菜。」

「節後飲食調整應遵循多樣性原則,單一食物的營養肯定是不全面的。」呂淑雲強調,「只吃素食有利於健康」也是不科學的,因為如果吃得過於清淡,也會造成微量營養素和優質蛋白質的攝入量不足。

制定工作計劃:循序漸進

通常,大假過後,一些上班族節後會出現焦慮、鬱悶、煩躁等情緒,甚至對上班產生恐懼的心理,工作起來也是鬍子眉毛一起抓,完全沒有效率。

「最好將工作量化安排,明確每天的任務,保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節奏,拋開對工作的厭倦情緒。」呂淑雲說。

她同時提醒,節後短時間內不宜開展強度過大的學習和工作,而應循序漸進,先把最重要、最急迫的事情做完,「如果身邊有消極怠工的人,盡量不要在一起,避免相互『感染』。」

【晨報爆料熱線:0991-8801111】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秋季 的精彩文章:

省錢!一條方巾就能搞定今年的秋季時髦
秋季大作戰!顯瘦氣質搭配全攻略!
駕駛技術 秋季側風路段如何開車
秋季細菌之戰 歐朗德斯KJ800F-H9空氣凈化器強勢來襲

TAG:秋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