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文韜武略乾隆帝,棲身地下佛學堂

文韜武略乾隆帝,棲身地下佛學堂

一代博學皇帝乾隆大帝,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活到89歲,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乾隆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政治經濟繁榮,疆土達到空前的規模,整個大清國泰民安,乾隆曾自我總結一生有「十全武功」,自詡為「十全老人」。所謂的「十全武功」,按照乾隆自己說的是:「十功者,平準噶爾二,定回部一,打金川為二,靖台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爾喀降,合為十。」

而這一繁榮盛世也同樣反映在乾隆的陵寢上。乾隆皇帝的陵寢,建在清東陵順治帝孝陵以西的勝水峪,乾隆皇帝弘曆繼承父祖之業,勵精圖治,奮發有為,武功十全,拓疆兩萬里,使清王朝達到了極盛時期。他的皇陵,明堂開闊,建築崇宏,工精料美,氣勢非凡,雄偉與豪華程度已不必多言。

而乾隆裕陵除了這些奢華宏偉的地上建築,最值得稱之為寶藏的就是裕陵地宮,跟乾隆生前喜佛信佛有關,裕陵地宮宛如一個地下佛堂,精美的佛教題材雕刻,三萬多字的藏文、梵文經咒,堪稱"莊嚴肅穆的地下佛堂"和"石雕藝術寶庫"。

乾隆裕陵陵寢中路由南向北主要由大碑樓、五孔橋、石像生、單孔橋、大牌樓、小碑樓(謚號碑)、三座石橋(兩側有平橋)、隆恩門、隆恩殿、玉帶橋、三座門(陵寢門)、兩柱門、石五供、方城明樓、寶城和寶頂組成。

乾隆裕陵的特殊地方一是石像生,其神道上的石像生設置8對,比起祖父康熙景陵多了麒麟、駱駝、狻猊各一對,雖數量少於孝陵,但種類卻與孝陵比肩,可見乾隆皇帝陵寢的規模龐大,規制達到頂峰。

在隆恩殿和陵寢門之間建了三座單孔石橋-----玉帶橋,這在其他清陵中是沒有的。

玉帶橋頭靠山龍(靈鼉),雕刻非常精美。

陵寢門上的琉璃花壁,雕刻工藝精湛,在整個清東陵里,無人能及,已屬上乘。可見乾隆盛世,乾隆皇帝對自己陵寢的建造也非常看重,是對自己功績的一種召顯,也是當時國力財力的一種體現。

裕陵隆恩殿的東暖閣闢為佛樓,供奉各式佛像及大量珍寶。以後帝陵紛紛效仿,成為定製。這也是裕陵開先河之處。

石五供和方城、明樓。石五供上的雕刻也是龍鬚分明,異常精美,其工藝和手法遠遠超越其祖父康熙和孝陵的順治帝,雕工精細,造型精美,在清陵中也是僅此一例。

精美地宮「佛堂」及其隨葬品

乾隆帝是一個非凡的人物,他得高壽,89歲壽終,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執政時間也是歷史中最長的,綜合國力也達到古代專制社會最鼎盛,於是他有足夠的權力、財力與時間施展他生命中抱負,也有足夠的時間與資源來滿足他個人的精神世界。

乾隆由於自幼受篤信佛教的的母親影響,一生與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乾隆在建造自己的陵寢時也將其佛教情緣充分的體現在了自己陵寢的地宮之內的雕刻上,可以說,在龐大的地宮內除了地表之外,石門、立面、拱券頂等等幾乎無處不雕、絕不留空白,使其地宮儼然像一座地下佛國。這也是裕陵在整個清代陵寢中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獨創之處。

地宮為石結構,由一條墓道、四扇石門、三個堂券所組成,平面呈「主」字形。空間無樑柱,頂部為拱券式。進深五十四米,落空面積三百七十二平方米。各扇石門,由一塊高三米,寬一點五米,厚十九厘米的漢白玉石雕刻而成。四扇石門兩面分別雕刻八尊菩薩立像。

第一道門洞券兩側,牆壁上面雕刻著四大天王,即手持寶劍的南方增長天王,懷抱琵琶的東方持國天王,手持寶塔臂纏水蛇的西方廣目天王,手持華傘右手握銀鼠的北方多聞天王。四位天王連在一起便寓意著風調雨順。

牆壁上密密匝匝的篆刻著許多文字,小的為梵文,大的為藏文,整個地宮的文字達到三萬零一百一十一個字,頭頂正上方雕刻的是五方佛,代表了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

穿過第一道門洞券,在正前方的上部,佛祖釋迦摩尼端坐在月光台上,整個場面是他在為弟子講經說法,下面端坐有24位弟子,雖然都是坐姿,但姿勢各不相同,唯一一致的是手心腳心全部向上,取義便是一心向佛。佛祖所講的內容也雕刻在兩側牆壁上,依次是明鏡、琵琶、余香、水果、天衣等物,通過眼、耳、鼻、舌、身五種感官司系統,分別覺察到色、聲、香、味、觸五種慾望。

地宮內布滿了精美的佛教題材的雕刻以及三萬多字的藏文、梵文經咒,雕法嫻熟精湛,線條流暢細膩,造型生動傳神,布局嚴謹有序,開創了清陵之最,也無愧於"莊嚴肅穆的地下佛堂"和"石雕藝術寶庫"的稱號。

裕陵地宮內葬乾隆皇帝、孝賢純皇后、孝儀純皇后兩位皇后,慧賢皇貴妃、哲憫皇貴妃、淑嘉皇貴妃三位皇貴妃,共計六人,因為乾隆年間真值大清最繁盛的時代,所以隨葬品非常厚重,也正因為如此,找來了盜墓之禍。盜墓大盜孫殿英強行洗劫了清東陵最豪華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東陵,如今我們所看到的,都是當年盜墓部隊匆忙之中遺留下來的遺世孤品,相當的可惜。

因為裕陵地宮滲水,各種殉葬品常年泡在水裡,色澤並不十分亮麗,但是從其雕刻的手法與精細的程度來看,其珍貴稀有程度可見一斑。

浩大裕陵,被洗劫一空,連乾隆皇帝的屍骨最終也都無法分辨,只能與后妃合葬,後人可嘆可惜。但從這神一般的地下佛學殿堂我們又可以想見當年的繁盛與浩大,逝者已去,後世喟嘆!只能瞻仰這十全皇帝留給我們的遺世瑰寶,供後人憑弔和紀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文文 的精彩文章:

賞東陵宮闈,品清代建築藝術之大成

TAG:郭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