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受傷五臟都遭殃養脾就是養命
中國最古老的醫術之一,一根艾條可治療失眠,便秘,減肥,美容,暖宮,助孕,體虛體寒,腰頸肩腿,乳腺,消化不良等400種疾病,做艾灸為家人健康保駕護航,艾與不艾的區別堅持3個月就顯現出來。
長按指紋掃描處識別圖中二維碼點關注
現代人工作節奏快,生活壓力大,
飲食不規律,運動少,
十個人里有九個,
都處於亞健康狀態,
而亞健康狀態多出現在脾胃腎三大件。
中醫說,脾胃腎乃後天之本,
氣血生化之源,
要想身體健康精力充沛,
健康的脾胃是前提,
所以想要把身體調養好,
一定要調理脾胃。
有統計顯示,全球5億胃病患者,中國就佔1.2億,是名副其實的「胃病大國」。中醫里,提到胃就不能不說脾,脾胃是健康的「根」,如果脾胃功能受損,就會引發多種疾病。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健旺是人體健康長壽的根本。在秋夏交替之際,晝夜溫差大,胃部特別容易著涼,秋季腹瀉的人也特別多。
如何判斷脾胃好壞?就看這幾個部位!
脾胃不好可以概括為8個字:納呆、腹脹、腹瀉、便溏。(即不想吃飯、吃飯不香;不吃不脹,吃一點東西就發脹;拉肚子,水和糞能分開叫「腹瀉」,水和糞均勻混合叫「便溏」。)
臉色發黃
一個人的臉色暗淡發黃,可能是脾虛,主要表現為吃飯不香,飯後肚子發脹,有腹瀉或便溏癥狀。
鼻頭暗淡
鼻頭髮紅是脾胃有熱證,表現為特別能吃,但吃完容易餓、消化吸收不好、口苦黏膩等。
口唇無血色、乾燥
一般來說,脾胃很好的人,其嘴唇紅潤、乾濕適度、潤滑有光。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的嘴唇乾燥、脫皮、無血色,就說明脾胃不好。
睡覺時會流口水
《黃帝內經》中還指出「脾主涎」,這個「涎」是脾之水、脾之氣的外在表現。一旦脾氣虛弱,「涎」就不聽話了,睡覺時會流口水。
便秘
如果脾胃運化能力減弱,就會導致大腸動力不足,繼而造成功能性便秘。
睡眠不好
古語講「胃不和,卧不安」。脾胃不好的人,睡眠質量也會降低,出現入睡困難、驚醒、多夢等問題。
精神狀態不佳
脾胃運化失常,容易導致健忘、心慌、反應遲鈍等。
如何調養脾胃——秋後艾灸!
誰說秋養陰,不能做艾灸?
古語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既然秋天要養陰,為什麼還要艾灸養陽?」
《黃帝內經陰陽論》里提到:「秋天要潛陽,養陰」。意思是,秋天要把陽氣潛藏起來,不能讓秋燥把陽氣消耗了,因為冬天要消耗大量的陽氣來禦寒!
而現代人「夏天吹空調,喝冰鎮冷飲食物,熬夜...」不僅沒養陽,反而還消耗了大量的陽氣;那冬天要消耗的大量陽氣哪兒來?做艾灸!
如果按照《黃帝內經》的說法,秋冬繼續養陰,那麼你肯定陰陽失衡!所以,在秋天,一定要溫補陽氣,以備整個冬天的使用!
什麼是艾灸?
艾灸,是古代針灸療法中的灸法,即通過點燃用艾葉製成的艾炷、艾條,來熏烤人體穴位的一種治病療法。
古人認為,艾之火是純陽之火,如果把太陽稱為天之陽,那麼艾之陽稱之為地之陽。陽氣是延續生命的基礎,而艾灸最直接的功效——補陽氣!
艾灸有什麼好處?
扶陽固本,驅寒祛濕
艾火是熱性的,可以溫暖身體,還能蒸發人體內的水分,達到驅寒祛濕的功效,艾之火是純陽之火,能夠直接溫補陽氣,延長壽命!
滲透經絡,補氣養血
艾灸產生的短紅外波,具有超強的滲透力,能夠強力沖開堵塞的穴位、疏通經絡,調理五臟六腑,調和氣血,經絡疏通了,運行順暢了,氣血自然充足!
3個穴位,健脾養胃有奇效!
中脘穴
專治脾胃虛弱!
位置:位於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功效:疏肝養胃、消食導滯、和胃健脾
足三里
「常灸足三里,勝吃老母雞」
是調養脾胃的明星穴!
位置: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
功效:調理脾胃、補中益氣
內關穴
止痛奇穴!
位置:人體手腕橫皺紋的中央,往上約兩指寬的中央。
功效:寬胸理氣、平沖降逆、和胃止痛、寧心安神。
古人留下這麼好的艾灸
我們卻不懂得好好利用!
實在是太遺憾了!
《神農本草經》中有記載:「艾葉具有溫經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所以,艾灸能夠溫通經絡,散寒祛濕。專門針對身上的祛濕穴位進行艾灸,祛濕的效果能更快見效。
灸友案例
案例1:
我有一雙胞胎妹妹,我們倆體質都比較差,從小到大腸胃不好,她結婚生小孩以後,身體各種疾病,不停跑醫院。後來開始艾灸。她艾灸以後,身體明顯好了,重了有十斤。也是在她的帶領下我開始艾灸,艾灸了四個月,痛經消失了,慢性胃炎也消失了,以前我臉色都比較黃(讀書時曾經被一個女同學說是黃臉婆),現在面色都比較紅潤。我女兒兩歲了,腸胃一直很差,大便一天三四次,都不成形的(天生體質比較差,再加上她奶奶不科學的餵養)。老跑醫院,都不知道怎麼辦。一個月之前幫她艾灸,變化非常明顯,她現在大便都是一條條的,胃口非常好,整個人都明顯胖了。希望能有更加多的人艾灸,大家身體都好起來。
案例2:
賈女士,年齡:28歲。
主訴:胃口不好。吃飯不香,無食慾,常年手腳冰涼,初灸中脘、足三里,灸時腸胃有蠕動,身體微出汗,首次灸完即感覺兩腿有力,有飢餓感,之後灸氣海、三陰交,不到一療程,已胃口大開,飯量增加一倍,比之前睡得更香,且白天更有精神。
如果需要產品詳細情況:
1、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2、取穴方法和保健知識
3、艾灸知識和禁忌知識
4、退換貨服務
5、產品售後服務
很多艾友會遇到各類問題:
艾灸如何操作,怎麼取穴,怎麼注意,灸前灸後,飯前灸好,還是飯後灸,一天到底可以艾灸幾次,我肚子痛,怎麼灸,我眼睛痛怎麼灸,我膝蓋痛怎麼灸,......別著急
快來找小善(掃描下面二維碼,即可添加)
本期編輯:艾灸君溫妮
⊙版權聲明:文章屬於原創,首發於艾灸祛百病,轉載請註明來源,謝謝配合!


※假期結束養脾胃 中醫方法簡單又有效
※身體不舒服又找不到毛病?可能是你的脾胃出問題了
※這幾個信號證明孩子脾胃不好,媽媽不要再忽視了!
※螃蟹具有活血滋陰的功效,和它一起吃會傷脾胃!
※養好脾胃不生病
TAG:脾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