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超級鋼企造假10年,曾僱傭安倍晉三

日本超級鋼企造假10年,曾僱傭安倍晉三

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神戶制鋼所日前承認篡改部分產品的技術數據,以次充好交付客戶。神戶制鋼所承認,其曾篡改部分鋁製品的強度等性能數據並進行了供貨,部分違規行為從10年前就已開始。

這已經不是日企第一次被曝造假了,此前,三菱篡改汽車燃效數據、高田篡改安全氣囊測試數據等造假事件都被輿論高度關注。儘管神戶制鋼副社長梅原尚人致歉。但神戶制鋼所醜聞可能給長年來號稱以質取勝的日本製造業信譽一次帶來巨大打擊。

日本客機MRJ、新幹線均受波及

日本神戶制鋼所是日本著名的財閥集團,影響力遍及日本各界。曾誕生過諸如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等著名人士。工業用機器人更是神戶制鋼集團的一個新星,從2010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開設了神鋼焊接器材有限公司。

根據神戶制鋼中文官網,其「汽車閥門彈簧用線材,世界上每2輛汽車中就有1輛使用」「汽車鋁板材占日本市場50%份額」「鐵路車輛用鋁型材占日本市場最高份額」。此次造假事件的影響可想而知。

日本共同社稱,神戶制鋼鋁製品的客戶涉及約200家企業。對於具體企業名稱,神戶制鋼沒有透露。據了解,神戶制鋼主要面向包括汽車廠商在內的相關運輸企業供貨。像豐田汽車部分車型的引擎蓋就使用上述鋁材。《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JR東海的新幹線子彈列車亦使用神戶制鋼的鋁製品。

此外,三菱重工業公司稱,正在開發的首款國產噴氣式支線客機MRJ也使用了該鋁製品。不過,負責製造MRJ的三菱重工方面8日表示,雖然神戶制鋼存在鋁合金產品數據被修改的現象,但MRJ使用的該公司產品沒有性能問題,不會影響MRJ的開發。

作為日本進入世界空客市場的首個產品,日本政府對MRJ寄予厚望,因而在研發上極為謹慎。然而,MRJ的研發由於遇到了各類預想不到的困難,其正式上市時間,比預期已經晚了整整3年。

9日,馬自達、斯巴魯公司表示,在自家生產的汽車或飛機部件中使用了神戶制鋼所的問題產品。梅原說,不排除部分客戶將因此召回問題車輛的可能,目前正與相關企業協商。

本國企業造假,波及本國其他企業,可謂自嘗惡果。

篡改數據獲得管理層默許

日本製造在大眾眼中一直是「精益求精」的代表,「完美工藝」的化身,可是造假卻一直客觀存在著。

據悉,神戶制鋼負責人早在今年8月底就已掌握鋁製品數據篡改一事,但未公開。

神戶制鋼方面承認,對於那些包括強度在內,達不到和客戶商定的製品,改寫了其檢查證明書的數據。梅原將篡改數據的部分原因歸結於按期交貨的壓力,他同時否認經營層曾因財務赤字向生產一線施壓。

不過,梅原8日承認,篡改數據一事並非個案。調查還發現,部分產品從10年前開始就一直沿用篡改後的數據。本次篡改數據醜聞牽涉包括管理層在內的數十名僱員。梅原坦言,篡改數據並非個別人所為,而是獲得管理層默許,是公司整體性問題。

實際上,神戶制鋼所在2016年也曝出篡改數據醜聞,旗下一家生產鋼絲的子公司在9年里持續偽造不鏽鋼產品強度,將不符合行業強度標準的不鏽鋼產品冒充合格品出售,影響產品包括熱水器等家電以及汽車。日本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8日批評神戶制鋼所篡改數據「是動搖公平交易根基的不當行為」,要求其盡最大努力挽回信譽。

造假無處不在

但日企的造假風波一直未停過,即便道歉的腰彎得再狠,恐怕也很難如日本方面所願,挽回所謂的信譽。

據了解,不光是在前文提到的鋼鐵、汽車領域造假,日企在其他領域也廣泛存在造假。日本是個地震頻發的國家,其建築物因抗震級別頗高、建築工程質量過硬聞名於世。去年5月,日本東亞建設工業公司被曝在羽田機場C跑道的防震地基改良工程中偷工減料。此前,日本三井不動產集團承認其銷售的橫濱市都築區的大型公寓項目出現嚴重傾斜,原因是承建方日本龍頭企業旭化成建材公司在施工中偷工減料。

在食品安全方面,2015年3月,日本媒體曝出北海道某烤肉連鎖店以次充好,用來源不明的普通牛肉冒充優質的「松阪牛肉」,以高價專「宰」外國遊客。日本秋田市的肥料公司「太平物產」被曝偽造有機肥原料比率標示,而這一行為早在10年前就已開始。日本麥當勞曾被曝多次混入異物。

此外,日本家電巨頭常年以財務造假來遮蓋虧空。日本家電巨頭東芝公司自2008年度第二季度至2014年度第三季度期間,虛報了總計2248億日元(約合133.7億元人民幣)的稅前利潤。日媒稱,東芝前社長田中久雄等歷任3名社長出於利益至上,把正常交易情況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稱為「挑戰」,將下屬置於不得不虛報利潤的境地。

日本製造業的集體跳水,反映了日本製造業目前遭遇轉型期的尷尬和試圖「再崛起」的無奈。著名經濟學家、日本拓殖大學教授朱炎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一系列造假事件的根源在於日本企業社會責任、質量管理和監督、企業治理結構都出現了問題。朱炎認為,日本企業造假並不是個別企業的個別行為,而是某些行業的慣例,有的甚至是全行業集體「塌陷」。

雖然日本對於造假的處罰向來嚴厲,那些被揭穿造假的當事人也難逃譴責和制裁,可在當前錯綜複雜的社會背景下,在誠信缺失的大環境中,日本造假事件恐怕並不會就此停止,說不定哪天又會爆出更大的醜聞。一次又一次的造假,正在蠶食人們對「日本製造」的信任,也正在一步步摧毀日本製造的神話。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長安街知事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安街知事 的精彩文章:

今降職的副部,回國後簡歷火線被撤
朴槿惠身體瀕臨崩潰,入獄半年得了10種病
在邊境向中國軍人合十問好,這位印度女防長什麼來頭?
國僑辦正部留黨察看一年
中東巨變!美俄爭相把最尖端武器部署到這國

TAG:長安街知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