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節氣後怎麼養生?進來看看你就知道了!
10月8日,寒露。「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意味著熱冷交替季節的來臨,天氣將由涼爽向寒冷過渡。寒露節氣到了,天氣漸漸變冷,寒露養生應注重「養收」這一原則。飲食養生應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既可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1.海帶燉鴨
秋季是鴨子最肥壯的季節,更重要的是,鴨子本是涼性食品,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作用,適宜於滋陰養津以防秋燥。做法:將鴨剁成小塊,海帶切成方塊。將鴨和海帶在開水中焯一下。加水燒開,撈去浮沫,加入大蔥末、薑末、料酒、花椒用慢火燉至爛熟,再加入精鹽、胡椒粉、味精,調味即可。
2.奶油花菜
花菜性平味甘,有健脾養胃、清肺潤喉、清熱解毒的作用,對秋燥引起的脾虛胃熱、口臭煩渴者更為適宜。花菜去根,削去黑斑,洗凈,將花蕾用刀切成小塊,放入沸水鍋中焯水撈出。用清水浸泡一下,然後撈起瀝干炒鍋上火,放入油燒至六成熟,倒入花菜,加入雞湯、紹酒、精鹽、味精燒沸,用水澱粉勾芡,加入牛奶與芡汁調勻燒至略沸,出鍋裝入盤中,撒上火腿末即成。
3.芝麻粥
多吃芝麻對我們的身體是非常有好處的,芝麻的味道是非常美的,可以給人們帶來很多的享受。做法:先將芝麻(黑,白混合更佳)炒熟,最好研成細末,可加少許鹽,胡椒粉,俗稱「芝麻鹽」,待米煮熟後,拌入芝麻同食。
在這多事之秋的寒露節氣中,可以多吃以上養生的食物,還應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的起居生活,對身體的健康有著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