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養好身體好修道?佛法不是養生法

養好身體好修道?佛法不是養生法




為佛法故,


為行道故,


不為身命,


如養馬養豬,


是故斷數數食,


應受一食法。



——《佛說十二頭陀經》







佛法是中道法。《

香乳記》雲,

如來處於五中:

降生中國

(中央大國)

,中夜逾城,中夜悟道,日中一食,所談中道



佛陀所示現的成佛之路,踰城出家、六年苦行,

正是

舍離世俗貪慾之樂及邪見極端之苦的中道法,

「除是二邊,趣向於道」。

(可參考:

釋迦牟尼佛成道





生而為人,本是貪慾而成的罪報之身。《佛遺教經》云:

此是應舍之身,罪惡之物

,假名為身,沒在老病生死大海。




所以欲修佛道,便須超越人道,即當捨棄

身體貪愛、

世俗欲樂,而檢束身心,刻苦精勤

勇猛

修行。所謂的「養好身體好修道」,本就是

認假為真,

不識虛妄;

借口為道,而實為身體。




佛法不是養生法,不是頤養身命;佛法更不是「養生」法,如同豢養眾生。







【借假修真,愛護假就沒有真】



虛雲老和尚:




衣食住三事本來是苦事情,為佛弟子不要被它轉。佛初創教,要比丘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雖減輕了衣食住之累,但還是離不了它。




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樣,光為這三個字忙,還要為道求出生死。




因為要借假修真,所以免不了衣食住。但修道這件事,暫時不在,如同死人。古云:「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所以道人行履,一切處、一切事,勿被境轉。

摘自溯源佛教網·

《虛雲老和尚雲居山方便開示》)




宣化上人:




修道人,不要把皮囊視為寶貝。沒有這種思想,才能用功修道。如有這種思想,則會作為它的奴隸,一天到晚為它服務。




所以真正修道的人,將身體視為臭皮囊,不去重視它。如果重視,則成修道的障礙,所謂「借假修真」,方便而已。

(摘自溯源佛教網·《宣化上人開示錄》)



妙祥法師:




這個借假修真哪,不是讓你愛護這個假(四大假合的身體),來修佛道。是利用這個假,舍掉這個假來修,這叫借假。




我們的身體,拿它像寶貝一樣成天看護,有點病就受不了了,有點痛苦也受不了了,餓一點也不行,所以處處保護它。




我們借假修真,我就讓你餓,你痛苦我就不理你,從和它對著干而產生的那個定力,而且把這個執著破開,是借這個假。



修哪個真哪?就修我們不貪戀身體那個真,不把身體看成是一種寶貝,而看成是一種工具,一種可利用的工具,而且知道它是一種虛幻的。




所謂的四大就是妄想所造成的,你把身體看空了,也就是把妄想給看空了。你身體看不空,同樣這個妄想也看不空,所以身體是一個最障道的東西。

摘自溯源佛教網·

《為大連居士開示》)







【肯舍幻身,方得真心】




妙祥法師:




我們究竟是為了身體修行,還是修這個心,這是個關鍵問題。因為我們知道,雖然身體很重要,能幫我們修道,但它不長久,它是個生滅的東西。




你要是為了身體去修道,就成了外道了,外道是為了身體,為了長壽啊,不斷地追求,包括氣功都是這樣。一切外道,都是為了修身體而努力的。




包括秦始皇也是,求長生不老,身體沒有痛苦啊,為了滿足自己的願望,不斷地努力。最後的結果呢,反而加速他的死亡。




很多人為了達到自己身體健康的目的,採取種種的方式,有的是以飲食求得自己身體的健康,有的是以藥物調整,使自己延壽,但是結果都是虛幻一場,又不斷地輪迴。




佛法正好與它們相反,因為佛陀知道三界眾生苦的根源,九界眾生苦的根源,知道所有眾生產生執著的根源——認有為己。

摘自溯源佛教網·

《看破病苦好修道》)




越是有困難的時候越得挺住。什麼瘦了,眼睛花了,眼睛紅了,牙齒疼了,生口腔潰瘍了,痔瘡了,胃疼了……那玩意算啥啊?胃疼拿拳頭捶一捶就完事了。




你聽他們坐禪的那些個要求,身體都是好好的,什麼毛病也沒有——我看那當老道還行。要是當老道,去養身體,長命百歲,那行。




但這是修佛道,你必須跟你的業力作鬥爭,必須得戰勝它。身體所產生的任何生理反應都不在話下,你才能產生定力。




身體本來是假的,痛苦也是假的。痛苦是因為你的業力參與在身體里,不是身體產生了痛苦,你得明白這個……(註:如同斷指,手指沒了,斷指處還疼。這究竟是肉疼還是妄想疼?)




所以說,身體的痛苦和身體沒關係,都是你的業。你明白這一條,堅持住就完事了,要不就上當。




我身體不行啦,我這胃有潰瘍啦,我這地方難受啦,我這腎臟不行啦……你等著吧,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被騙。你到醫院檢查,肯定和你的想法一樣,世間人就是這樣。




虛雲老和尚他就不聽這個,七竅流血還坐禪呢。他不聽,就挺過來了;你聽,就被騙了。你永遠是個藥包子,成天吃藥,成天去養,最後你整個就完了,人就完了。




所以你就頂住,就是不放鬆,大不了就是一個事,死唄,是不是?我死在這裡,就完事了。你沒有這個決心不行,這樣才能闖過這一關。

摘自溯源佛教網·

《參禪》)







【為身體破戒,得不償失】




妙祥法師:




我們既然學佛了,我們就要以生命來換取佛法。身體好了那就更好,身體不好了我們也要去精進和努力。因為學佛啊,要比身體重要得多得多,是無始劫里最好的一個得救的因緣了,這個因緣一定要把握住。




像剛才居士講了,由於業力過重,身體越來越不好。這些好和不好,應該把它看開,不能再去顧它。有時候你不顧它,不理它,身體反而變好。你越執著它,實際上反而越變越重。




有時候我們可能採取了一些方法,比如說,有些人一看身體太消瘦了,乾脆補一補。過去有個典故,有個人吃素很長時間,後來身體不好,大夫建議要吃一些魚肉,於是他就破戒了。




為了治病吃了魚肉,吃完魚肉以後身體確實好了,比以前強多了。但過不長時間,他就死了。




後來這個書上是這麼解釋的:他問:「為什麼我學佛了,身體不好?」人家就說:「你啊,因為你原先的業重,所以身體不好。」




他說:「我後來吃肉不是身體好了嗎?」後來人家說:「你原先就是因為吃素,生命才延續到現在,因為你破戒了,生命也該結束了。」




就說明一個問題,因身體不好,為了治病而破戒,這是一個划不來的事情。因為我們業力很重,身體越來越不好,這個應該把它看開。有因緣治,那就更好了。如果沒有因緣治,那我們應該更加努力。




另外,一個學佛人,對自己的精進程度一定要注意觀察。我們認為的精進,是否還有漏的地方?比如說持戒方面,是否有漏?如果真正持戒去修行,這個身體就是有重病,它也會轉輕的。因為這個戒律是個大神通。




所以在學佛上特別精進的人,身體又不好,一定要檢查這個嚴持戒律方面。




我就可以作個例子。我原先腳疼,從五台山走回來的時候走傷了。傷了以後,腳幾乎要殘廢,有點像脈管炎那樣,我都作好截肢準備了。那時候就想:截肢也去乞食去,坐輪椅也去乞食去。




沒想到這麼堅持走下來,而且不被病苦所動搖,現在的腿和腳基本沒有問題了。恢復得非常好,連我自己都沒有想到。




這就說明一個什麼問題?你越看得開,你越能夠嚴持戒律去做,這個病苦就會有轉機的,不要怕病苦。

摘自溯源佛教網·

《為凌源居士開示》)







【修心,哪裡不是心】




妙祥法師:




我們應該很清楚地知道,包括我們的身體,外洎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是我們的心,有情、無情都是我們的心。不是我們起心動念才是我們的心,那是心裡的一部分意識,還有很多。




有的人認為:我不想這個東西,我就控制心了。吃東西的時候使勁吃,那東西不是心;對身體愛護,他說那個身體不是心;可以懶點、貪點、享受點,和修心沒有關係……實際上,你就是離開了心。

(摘自溯源佛教網·《發心》)




我給大家講一個小的例子。就是我閉關的地方,那個小房裡,那個房子的炕睡兩人也可以,睡一個人也可以。睡兩人就是不夠寬,睡一人呢,稍寬一點。




因為這個,我就划出一半的地方,睡自己的一半。三年中,從來沒有這麼橫躺過一下子。晚上有時腳伸過去了,知道了,馬上就得拿回來。




就算平時放件衣服,放點東西,都得思量思量:我能不能去佔有這個地方?如果是佔有,如果是有貪心,那馬上就得拿回來,不能放了。




為什麼講這個事情?就是不讓自己在這裡起心動念。你對身體不能過分地愛護。如果你對身體過分地愛護,就不會在佛道上走得更遠,只能是在表皮上下一點功夫。




就是因為我們愛護身體,所以不斷地堅固這個「觸」的概念。越愛護,這個觸的概念越深,而且我們的煩惱習氣越重,被它轉得越深。所以說,這地方也是修行一個關鍵。




俗話講,你不置於死地,不會有後生的。所以你必須把自己置到那個地方。你真置到那個地方,這個身體會不會損失呢?有時候表面有一點痛苦,但是你的身心獲得法益。獲得法益以後,身體的情況也逐漸地好轉了。




但是你不能做一種妄想:我既要獲得法,我身體又沒有事。你不要做這個貪便宜想。有沒有可能?這是有可能的。但你不要做貪便宜想,如果做了貪便宜想,你的功德同樣也不圓滿……




我跟大家講持戒就要捨命去護戒,原因就在這。如果你捨命了,外面叫你捨命的環境也隨之就改變了。只是看你定力的大小,外界的環境也隨之有所改變。




我們不但要克服冷,還要克服熱。

一個人不是非得經過多長的修持才會有克服的能力——當然了,定力是很重要的,但關鍵在哪呢?在我們有沒有敢於捨去自己的那個決心,關鍵在這。




每個眾生都具足一切佛性,都有能克服一切困難的能力。雖然有的當時還不能達到,但關鍵在於決心的大小……




為了修道,你必須得捨去自己一切享受的概念,才能在道上往前走。

(摘自溯源佛教網·《依教奉行》)







了解「學佛是在折磨自己?」,請點藍字標題。更多資訊請回復「目錄」,或點擊閱讀原文。








【溯本歸源,續佛慧命。遼寧海城大悲寺—溯源佛教網官方微信公眾平台:suyuanfojiao】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溯源佛教網 的精彩文章:

佩戴楞嚴咒的好處和禁忌
這件事,是學佛的第一要務
月光菩薩聖誕(農曆八月十五)
供仙拜「護法」,你已經不是佛弟子了
就想得到印證,說明已經入了魔道

TAG:溯源佛教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