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紫砂壺名家排名之「四大天王」

紫砂壺名家排名之「四大天王」

提到「四大天王」,朋友們也許會想到的是這四位

還是這四位?

其實,紫砂界也有「四大天王」。

他們兼具實力與口碑,為紫砂實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究竟什麼人才能獲此殊榮呢?

一起來看看~

供春

亦天下之良工,信陶壺之鼻祖

宜興人說起紫砂壺,他們總會提到龔春。

畢竟,作為最早留名的紫砂藝人,龔春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是第一個把紫砂壺這一生活用品提升到藝術高度的人。

明-樹癭供春壺

龔春,明代正德年間人,本是當地一位名叫吳頤山的伴讀書童。吳頤山為了專心準備考試,帶著書童前往金沙寺閉門讀書。

傳說的「金沙寺僧人」,即龔春事實意義上的師傅,就在此處。龔春在陪讀之餘,常常陪著老和尚摶坯制壺。

當時紫砂造價很高,於是龔春從老和尚洗過手的缸里撈出一些沉澱的陶土,經過反覆的篩、洗、壓、碾,最終得到了紫砂。

清晚期 黃玉麟制段泥供春壺

一日,他在園中玩耍,見院內參天銀杏的樹瘤十分别致,於是就想照樣捏一把壺。

他沒有工具,就用茶匙挖空壺體,之後用手指按平胎面,成型的壺面上就留有「指螺紋可按」的痕迹。

這些指紋交錯重疊,甚是可愛,透著靈氣。整個壺身也渾然天成,造型惟妙惟肖,把銀杏樹的盤根錯節,樹瘤的多姿表現得淋漓盡致。配之黝黑的紫砂,全壺盡顯古樸和高雅。

據傳僧人看過之後喜出望外,收下龔春為徒,傾囊相授,並命名其壺為「供春壺」:一是取奉春神之意,二是取龔春的諧音。

供春壺新穎精巧,文雅天然。「栗色暗暗,如古今鐵,敦龐周正」很精準地概括了供春壺的特色。

另外,其壺質地雖薄,但是非常堅實,時雲「供春之壺,勝於金玉」。

遺憾的是,龔春的傳世之寶甚少,唯有樹瘤壺(藏於國家博物館)和六瓣圓囊壺(藏於香港茶具文物館)。

時大彬

巧奪坡詩百態新,千奇萬狀信手出

吳騫在《陽羨名陶錄》里說:「明代良陶讓一時」,此一「時」即時大彬。

他的壺主要造型有僧帽、菱花、六方、書扁、瓜棱、八角等,其泥質溫潤凝重,造型沉穩,可謂壺藝之典範。

顧景舟先生也認為時大彬是「集大成者」,他「成功地創製了紫砂傳統上的專門基礎技法。」

時大彬 圈鈕壺

言及時大彬,還要從他的父親時鵬說起。明嘉靖年間,流傳著「四大名家」,董翰、趙梁、元暢,而第四位就是時鵬。

時大彬師從父輩,從小耳濡目染,所以根基很是紮實。這種家庭背景也造就了他淡雅超俗的風格。

據傳時大彬對紫砂壺的製作要求甚高,往往稍有瑕疵就放手扔棄,所以他的壺甚為珍貴。

時大彬 紫砂醴泉壺

之所以說時大彬是「集大成者」,最突出的原因是他將文人情趣引入到茶壺中,使茶壺有了更深刻的內涵。

時大彬早期的作品多為大壺,且仿古樣式比較多。在與文人雅士結交中,他觀察了文人的飲茶習慣,於是改大壺為小壺。

在製作上可用拍打法一氣呵成,這樣也就豐富了造型。小壺一經推出,其儒雅氣質深深吸引了廣大文人,更有甚者,以擁有時壺為榮。

時大彬 ·虛扁壺

紫砂壺的製作技法在時大彬時已幾近成熟。

在成型技法方面,他改進了龔春「斫木為模」的方法,直接手工制模,將「打身筒」和「鑲身筒」結合,創製了紫砂傳統上的專門基礎技法。

他的壺並不力求雕琢,以樸素的雅緻和整體感見長,以至他的徒弟徐友泉暮年嘆曰:「吾之精,終不及時之粗也」。

引用顧景舟先生的話說:「自時大彬開始,製作紫砂陶的一套傳統技法,已在大體上建立,並傳承給後代的各代藝人。這應是時大彬的最大貢獻。」

陳鳴遠

鬼斧神工噪一世,古來技巧能幾人

陳鳴遠活在康乾盛世,堪稱一代大家。

他是繼龔春、時大彬之後的又一領軍人物,掀起了中國紫砂壺藝術史上的第二次高潮。

與時大彬一樣,陳鳴遠也有一個著名的紫砂藝人——陳子畦做父親。

他的造壺風格承上啟下,既有明代的朴雅之風,又開啟了寫實主義仿生技巧的先河。

在紫砂壺發展史上,他是一位技術嫻熟而全面的大師。

陳鳴遠 廉齋銘烏泥束腰壺

在陳鳴遠的作品中,光貨的幾何形體「樸質大方,結構合理,技巧嚴謹」;花貨的自然形體「概括誇張,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並善於借鑒,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遺世的梅干壺(現存於美國西雅圖博物館)最具有代表性,充分表現了陳壺對自然的誇張和借鑒。

陳鳴遠制 素帶壺

陳鳴遠還是壺底書款、壺蓋內蓋印的第一人。

他的壺身提款更別具一格,頗有晉唐筆氣,當時有言「海外競求鳴遠碟」。

陳鳴遠,不僅壺藝高超,「千奇萬狀信手出」,「陳生陳生今絕論」;而且廣泛交遊文化人「書法有晉唐風格」。

當他在壺上刻下了銘文:「汲甘泉,淪芳茗,孔顏之樂在瓢飲」等句時,當時的文化人亦不得不承認「鳴遠吐屬亦不俗」。

顧景舟

願流指爪踏雪泥,百代壺公第一流

顧老生來和紫砂壺有緣,生於紫砂壺的故鄉江蘇宜興,18歲從祖母學藝。

憑藉他極高的悟性和對紫砂深深的熱愛,兩年後,他已在行業內嶄露頭角,小有名氣。

之後他來到上海,仿製明代時大彬、清代陳鳴遠等人的紫砂名作。

正是在臨摹和仿製中,他的技藝突飛猛進,其中一些仿品的藝術價值甚至超過了原作,並被許多博物館收藏。

顧景舟 藏六方

從早年的仿製,到中年的自創,直至晚年的改變,顧老總結一生的經歷,認為壺藝創作要兼有形、神、氣三點,並強調「如果沒有輪廓、線條、體積、比例的學問,沒有基本功紮實而又靈巧的雙手,再強烈的感情也是癱瘓的」。

從他現存的一些作品中,我們可以品出這位一代宗師的風格。

十一頭提璧茶具組

1956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高庄與顧老結交,他們以紫砂陶優異土質及適用功能,精心合作設計了提璧壺。

顧老為此專制工具,使其壺獨具匠心:壺坯輪廓造型端莊周正,結構嚴謹,比例和諧勻稱,線面簡潔明快,節奏變化合度。

提璧壺氣質健偉,色澤紫中泛紅,深沉朴茂。

此壺完美地闡釋了顧老的藝術觀念,是現代紫砂壺中的絕品。

「壺中日月天」,壺雖小,但從壺中倒出的東西卻一言難盡,也許是古今榮辱,也許是東西興衰。

紫砂壺不斷拾得了中國古典文化的精髓而融入自身。

所以,賞壺、養壺,也是在欣賞和回味我們自身的經典情懷。

文章來源:網路

圖片:部分源於網路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茶姐推薦

你太精,我太傻,不適合一起玩耍

年齡劃分新標準出來了,看看你是少年,青年,還是老年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道 的精彩文章:

紫陶 VS 紫砂,五個方面說明它們的不同
喝過其中一種茶就是土豪
用錯水杯等於喝毒!玻璃杯、不鏽鋼杯…告訴你哪種最安全!
茶葉大數據,顛覆你的思想認識,建議喝茶不喝茶的都該看看!
這些茶壺,你見過幾個?

TAG: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