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雍正帝在位期間為什麼不舉行木蘭秋獮?

雍正帝在位期間為什麼不舉行木蘭秋獮?

雍正帝在位期間為什麼不舉行木蘭秋獮?

作者徐廣源

編者註:木蘭秋獮,所謂「木蘭」,本系滿語,漢語之意為「哨鹿」,亦即捕鹿。由於一般情況下是在每年的七、八月間進行,故又稱「秋獮」(古代指秋天打獵為獮,如秋獮。稱春天打獵為搜,夏天打獵為苗,冬天打獵為狩)。 清代皇帝每年秋天到木蘭圍場巡視習武,行圍狩獵。這是清代帝王演練騎射的一種方式。

清帝的木蘭秋獮意義重大,一是具有培養和鍛煉皇室成員、八旗兵的尚武精神,提高戰鬥力和吃苦耐勞的作風。而且對於加強邊疆的統治、加強與蒙古諸部的勾通與團結也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木蘭秋獮被清初歷帝所重視,甚至被視為祖制家法。

據我對《清實錄》進行逐日統計,

康熙帝共舉行了43次,從啟鑾到回到京師,將途中的日子也計算在內,按大小月統計,共用了3880天。

乾 隆帝共舉行木蘭秋獮48次,共用4568天。

嘉慶帝共舉行木蘭秋獮19次,共用1179天。

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雍正帝在位的13年中,一次木蘭秋獮也未舉行!這是為什麼?

難道他反對木蘭秋獮嗎?不僅筆者對此不理解,許多人也是不清楚。

乾隆四十七年九月初八日,乾隆帝解開了這個謎底。乾隆帝是這樣說的:「……皇考十三年之間雖未舉行此典,常面諭曰'予不往避暑山莊及木蘭行圍者,蓋因日不暇給,而性好逸惡殺生,是予之過.後世子孫當尊皇考所行,習武木蘭,毋忘家法.'予與和親王及爾時軍機大臣實共聞之,而今皆無其人矣.予如不言,後更無知皇考聖意者。」

按雍正帝所說的理由有三條:

一是政務太忙,沒有時間;

二是他的性格喜歡清閑,不好動。

三是厭惡殺生。

我認為雍正帝所說的這三條理由中,只有第一條說對了,是真的。其他那兩條都是借口。

雍正帝一向含蓄而不說出真實原因 ,其中 有為自己樹形象考慮。就拿他的泰陵建石像生這件事來說吧,明明是泰陵的七孔橋北不適合建石像生,這是風水所決定的。可是雍正帝卻說「石像生需用石工浩繁,頗勞人力,不必建設。」

雍正帝即位以後,為了剷除政敵,處理國政,廢寢忘食,13年來幾乎沒有清閑之時,真正不舉行木蘭秋獮的原因就是太忙,沒時間。

作者徐廣源

滿族文化網編輯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班布爾汗:藏傳佛教真的毀了蒙古民族嗎?
國慶節長假最後一天,一對滿族情侶鹿晗關曉彤宣布走到了一起!
大清的大內高手,曾貼身保護慈禧,後出山保張作霖6年不死
老北京歇後語:賈家的姑娘給賈家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