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時期日軍受傷後,指揮官就會叫他們拉家常,其實另有目的

二戰時期日軍受傷後,指揮官就會叫他們拉家常,其實另有目的

「家裡幾口人啊?父母從事的什麼職業?」

「和妻子多久沒見面了?孩子多大了?」

在1944年六七月份的某戰場上,兩名毫髮未損的士兵在戰壕裡邊為傷兵點煙,邊與這些傷兵攀談起來。這是日軍休息的陣地,他們這看似安撫人心的行為,在揭開面紗之後卻是醜陋的惡行。此時的日軍正在和美國交戰,美軍的軍事實力之強大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日軍傷殘無數,然而對待這些傷殘士兵,日本指揮官並沒有請軍醫來治療,為了保持戰鬥力,他派人來同這些傷兵閑聊,從家長里短到天文地理,而趕在天亮之前,卻將他們全部就地「處理」了,因為天一亮,美軍的炮火便會再一次橫掃上空,這些士兵就可能被淪為美軍的戰俘,日軍指揮官便以此種殘忍的手段來防止自己士兵淪為戰俘。

這麼想來,他們對待自己人尚且如此,那麼對待中國人的非人道手段就顯得不足為奇了。而同樣是對待戰俘,中國人就不同了,那種骨子裡的大氣與善念,使得中國人在抓到日軍俘虜之後,並不虐待他們,甚至不拿他們當俘虜看,他們給那些俘虜營造安全的環境,讓他們在戰火里安然無恙,甚至還可以同中國人一起運動,中國人的善舉使日本人的觀念顛覆了,因為日本政府在培養士兵的時候,就對他們進行了全方位的思想滲透,他們給日本青年灌輸非正義、反事實的思想。將他們侵略中國的行為套上正義的外殼,並且通過描繪中國民間的窮苦狀況,吹噓自己的行為是為了解放中國,給中國帶來福音。而這種誤導性的思想使得日本士兵在戰場上奮不顧身,寧願死在槍林彈雨中也不願放棄反抗。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他們如此實行思想灌輸的政策,中國便提出「優待俘虜」的對策,這些俘虜不受虐待反而被優待的消息傳送到日本軍營時,也動搖了日本士兵寧死不屈的決心,使他們軍心渙散。

可悲的是,當中國人為自己被屠殺的同胞而默哀的時候,他們萬萬沒想到,心狠手辣的日軍並不只是對華如此,對自己的同胞尚且如此,他們在戰爭時受傷的士兵被運送回國做人體實驗,而沒有時間運回的傷兵,便被就地「處理」掉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布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國身為二戰同盟國,卻對中國趁火打劫,孫中山去世前都不原諒他
二戰後日本要求一美國科學家道歉,卻被科學家拒絕,原因讓人敬佩
上千年未盜的中國古墓,美國專家提議共同挖掘考察,為何我國不同意
二戰中日軍打的最慘戰役,二十萬士兵只剩1萬投降,還靠吃戰友充饑

TAG:阿布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