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法國高等教育變革和國際化對我國的啟示

法國高等教育變革和國際化對我國的啟示

一、歐洲教育一體化的推進

在歷史上,法國是現代大學教育的起源地之一。在歐洲高等教育一體化進程中,法國也起了重要的作用。20 世紀末,著眼於世界發展格局的變化和知識創新,法國於1998 年2 月提出了建立並全面實施歐洲一體化所必需的「歐洲教育模式」。隨後的5 月, 在巴黎索邦大學800 周年慶典期間,法英德意四國教育部長達成一致意見,發布了《索邦宣言》,即《歐洲教育體系和諧構建聯合宣言》。在此基礎上,1999 年6 月歐洲29 國教育部長在義大利又聯合發布了《博洛尼亞宣言》,明確提出了到2010 年建立「歐洲高等教育區」,以促進學生流動。這標誌著歐洲高等教育改革的博洛尼亞進程由此拉開帷幕。

現行的法國高等教育學制便是按照博洛尼亞進程所要求構建的「LMD 學制」,實行在中學會考證書之上的3-5-8 三層學位結構體系,即進入大學學習後,3 年可獲得學士學位、5 年可獲得碩士學位、8 年可獲得博士學位,打破了原有各類專業學位的限制。同時實施在歐洲各國之間可以自由交換和流通的「歐洲學分轉換系統(ECTS)」,即從課程信息(課程內容、要求和教學方法等)、學習量和成績狀況三個方面為在不同語言、不同國家之間進行的學習比較提供一個統一的量化標準。歐洲高等教育一體化是法國高等教育改革與國際化的一個重要方面,歐盟內的高等教育交流合作與學生流動在法國高校中佔有顯著的比重。

二、法國政府層面的高等教育國際化

2015 年,法國高等教育戰略委員會向總統提交了一份《國家高等教育戰略》。為繼續保持當前法國高教體系在歐洲及國際範圍的優勢、聲望與地位,該《戰略》提出了到2025 年要實現的目標:將現有外國留學生規模擴大約1 倍,將外國留學生佔全法高校學生人數的比例從當前的12.5%提高到20%;要不斷增強法國文化吸引力,使其成為「廣受歡迎的文化」; 積極實施高校學生「走出去」的戰略,以培養法國人的國際視野。該《戰略》還提出國家高等教育戰略的實施,需要在一個跨部委、跨機構、跨主體的體系中實現對話和互動。《戰略》建議組建一個跨機構委員會,專門負責戰略實施各階段的決策融合與操作。

法國傳統上是全民教育和精英教育並重的,對高等教育秉持的是「公立、免費、世俗」理念。然而隨著世界範圍內國際化趨勢的發展以及全球人才的流動和國際教育市場競爭的加劇,法國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並積極推動法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舉措不斷。在政府的積極作為下,法國正成為排名前列的全球留學目的地國。目前法國在校大學生中,本土學生250 萬,國際生30 萬,佔比13%。法國推進國際化的舉措,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加強獎學金力度。法國政府從質量、數量上加強發放給國際學生的獎學金力度。政府獎學金主要來自於法國外交部、教育部等政府部門,一些行政大區也有自己的專項獎學金。此外,還有一些基金會與企業對海外學生的資助。

第二,實施國民待遇。國際學生在法國享受與法國本國學生一樣的福利待遇政策,即國際學生在法國的學費、住房、交通、醫療保險等方面與法國學生一致,享受國民待遇。國際學生借住民居,也可以申請補貼。法國是「高福利國家」,這一政策對國際學生非常有吸引力。

第三,設立專門機構進行國際推廣。為在海外更有效地推廣法國高等教育,法國政府於2007 年在多家機構合併的基礎上新組建了法國國際教育服務中心,又稱法國高等教育署(Campus France),由法國外交部和教育部雙重領導。該中心負責留學生在法國的留學事務及法國與外國的教育交流事項,並在世界各國介紹法國高等教育,篩選赴法留學人員。

第四,簡化留法手續,強化服務。法國政府在加強宣傳與推廣的同時,也積極簡化政府有關國際學生留學法國的手續、留法簽證辦理,以及加強對在法學習國際學生的服務(如心理諮詢等)。

第五,明確國際合作重點地區。在大力發展與歐洲各國合作的同時,法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合作也優先向有良好科研教育基礎的發展中國家傾斜,並把中國、印度、墨西哥、巴西等確定為重點地區。

第六,開禁英語授課。法國曆來強調宣傳和推廣法國文化和法語,但在目前以英語為主的國際化潮流中,為了延攬全球範圍內的優秀人才,法國於2012 年通過了一項法令,規定學校可自主決定授課的語言, 但此舉僅限在研究生層次。近期法國又開放了本科層次的英語授課。

三、法國學校與機構層面的高等教育國際化

法國傳統上是一個開放的國家,但在近代以英語為主導的世界舞台上卻落在了衰落之路上,尤其是近世興起的以英語為主的全球範圍內學生流動,使法國感受到了壓力。法國有意要重回世界文化之前列,要推廣法國文化與法語,必須順應這一世界潮流。在與巴黎政治大學國際部教師安名蘭女士交流時,她認為國際化只是手段,以此讓不同地區、國家的人能彼此交流、互相理解,以便能更好地處理國際事務、構建一個更好的世界。巴黎政治大學的目標就是培養有責任感的領袖人才。此前,法國認為自己的文化是最好的,不需要了解其他文化,故只推介法國文化。現在, 法國已經認識到這是不夠的。

(一)大學/ 大學校

此行參訪的法國大學,國際化工作都較為出色, 比如都開設有英語授課專業,高層次國際學生比例較高(其中往往中國學生佔有較高的比重);一些學校里外籍教授比例高,也鼓勵法國學生去海外學習;學校大多與中國高校有著密切的合作關係,可謂各具特色。學校的國際化戰略多是在國家確定的重點地區深耕已有的與海外合作夥伴關係。有關國際化,政府沒有明確的指標要求,但是學校在這方面的數據卻是政府評估學校工作的依據。學校國際化的舉措大體如下:

1. 培養項目

在學校固有的教學培養體系之外,一是尋求與海外院校的合作,尤其是在開展雙學位項目和聯合培養項目(以研究生層次為主,個別在本科高年級階段設立),以及合作科研項目;二是在研究生層次開設英語或其他語種授課項目,但要取得文憑仍有法語水平的要求;三是開設培訓項目,包括短期培訓項目。

2. 英語授課

此次參訪的法國大學在研究生層次都設有以英語授課的項目,以此來吸引全球優秀的高層次人才與精英。法國政府的這一舉措收效明顯,目前來法留學的國際研究生人數增長顯著。而且,近期英語授課在法國又有了新的發展,允許在本科階段進行。但目前, 除了一些商學院和私立學校之外,公立學校在本科階段還很少開設英語授課項目。法國素來以自己的文化與語言為傲,一直努力將法國文化和語言向全球推廣。允許使用英語授課,是在面對以英語為主的學生國際流動下的權宜之計,以應對法語區之外國際學生的需求。里昂三大的教師曾說:「不要忘了我們是在法國。」

在英語授課的項目里,法國學校也會積極推廣法語和法國文化,免費開設此類課程,鼓勵學生去學習。而且很多項目進入時對法語沒有要求,但在畢業取得學位時卻要求法語到達B2 級別,也就是要求能熟練地使用法語。

3. 管理服務

管理服務上,國際學生不僅能享受像法國學生一樣的待遇,而且學校一般會給新來的國際學生提供語言課程,乃至心理諮詢以及組織課外活動(包括文化旅遊)等,以幫助他們儘快適應在法國的學習生活。同時,在國際學生的管理措施上也相對靈活變通,對於學業成績欠佳的國際學生,巴黎六大的政策是既可以退學,也可以申請轉專業。

(二)大學聯盟和集團

法國大學自20 世紀60 至70 年代以後開始尋求專科或多科大學的發展之路,無意於追求綜合大學的發展模式。但當今全球範圍內學生流動的風向標—— 「大學排行榜」卻讓法國教育界在失落後採取了「聯盟」方式以求壯大與發展。目前在法國有著眾多的「大學聯盟」,形式不一。此行專訪了「法國大學校聯合會」總部和里昂大學聯盟。

聯盟是協會性質的,學校與聯盟的關係可有差異,大學組成聯盟後可以更有力地向政府申請項目與資金,學校學科互補也有利於法國學校的全球排名。聯盟的運作經費主要來自於會員的會費。聯盟的性質也將隨著政府的需求而發生轉變。

聯盟以協調一致的口徑對外發布信息,並高度關注教育國際化,鼓勵法國學生走出去,也積極吸引海外學生來法求學,如法國大學校聯合會便要求成員學校學生畢業獲頒文憑還需要有至少2 至3 個月的海外學習經歷(學校要事前上報學生學業與學位情況,獲批後方可頒發)。聯盟內各校可自由開展對外合作, 聯盟有自己的國際化規劃,統一有專人開拓海外市場。「法國大學校聯合會」在海外設立辦事機構,在亞非歐地區設立分校,教學培養方案在統一的基礎性教學內容之上,再配以適合當地需求的教學內容。

中國院校已經成為法國大學以及大學聯盟國際合作的重要夥伴,中國學生也成為了赴法留學的主力軍, 也是人數增長最快的留學生群體。

(三)全國大學和校園工作管理中心

全國大學和校園工作管理中心是法國政府應學生需求而設立的,專門負責大學生的生活服務,包含學生的住宿、餐廳、助(獎)學金、學生活動等。在服務國際學生方面,享受政府獎學金的國際學生和簽有協議的校際交流國際學生可以優先獲得住宿資格。如在大巴黎地區,中心掌管的房源中有25% 提供給了國際學生。在學生宿舍區,制定了監護制度,讓老生來幫助新生;大的學生宿舍區設有心理諮詢站;幫助和資助各類學生社團開展課餘活動。此外,為了歐盟內流動的學生更便捷地享受本地優惠政策,相關機構正在考慮實行「歐盟學生證」。

(四)國際大學城

巴黎的國際大學城位於城南,有40 棟樓,其中26 棟為各國所建。在每一棟由國家命名的樓里,還展示著該國家的文化與風俗。國際大學城約定,每一棟國家樓里要留出10% 的房間給不同國家的學生, 以便於不同國家的留學生更多地接觸與交流。目前國際大學城正在進行新一輪的建設。此行我們獲知國際大學城已和北京市政府簽訂了協議,中方將出資在國際大學城建設一棟「中國樓」,計劃2020 年落成。

在國際大學城裡,管理方不僅免費為國際學生提供法語學習課程,而且還為在住的國際學生提供11 種不同語言服務,為新生提供便利,同時還組織各類不同的活動,讓來自世界各國的學生有更廣泛的接觸, 消除他們生活在異國他鄉的孤獨感,並設立了心理問題諮詢站,為需要的學生提供服務。在迎新季節,大學城為國際學生提供一站式服務;警署也在國際大學城設立辦公點,連續3 個月為學生提供辦理居留手續服務。

四、對來華留學工作的建議

我國的來華留學教育事業在進入新世紀以後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規模不斷擴大,政策法規漸趨健全,管理日益強化;國際化的發展理念也普遍為高校所接受。但對照法國等發達國家國際學生政策與管理的經驗,我們的來華留學生工作還仍然有不足之處, 需要借鑒與學習他人之長,尤其是全國留學工作會議和國家發布的《關於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干意見》,為我國的來華留學教育事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做好頂層設計,跨部門協作

來華留學教育事業不僅是一項關乎國家大外交戰略的工作,也是一項涉及多個方面、多個部門的工作,一個部門是無法涵蓋的,更不可能做好。建議從統合國內與國外兩個大局出發,成立跨部委的領導協作小組,通盤謀劃我國的來華留學教育事業,做好頂層設計,發揮中央政府管理體制的優勢, 統一政策,協同行動。

(二)完善信息系統,簡化手續

現在已進入信息與網路的時代,一方面我們盡享科技發展帶來的便捷,但另一方面我們有些還仍然停留在紙質或區域網的階段,各口子、各條線的信息無法共享,由此造成手續繁雜、時間拖沓、信息不明等諸多弊端。建議整合政府各主管部門以及學校的基本需求,設計一個縱向與橫向共享的信息與管理系統,通過系統來明晰信息、固化工作流程、提高效率。

(三)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國際課程

為了擴大規模,吸引更多的國際學生來華,國內不少高校先後開始建設全英語(及其它語種)授課項目。教育部和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對此也非常關注, 積極推進。目前我國英語授課項目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從更高的要求來反觀,當前我們的英語授課項目建設還是有不足之處,也有一些理念需要理清, 如課程國際化究竟是什麼?如何將中國觀念與文化植入到國際化課程項目之中,使留學生能夠理解與接受, 達到我們培養「知華、友華」留學生的目的,還需要我們去努力探索與實踐。

(林德龍,同濟大學留學生辦公室)

(本文為教育部「來華留學教育培訓團」個人研修報告)

(責任編輯:李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EE 的精彩文章:

我國高校招收國際學生的比較優勢和對策

TAG:I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