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質量嗎?
十一長假回老家,關於中醫藥防治糖尿病是否有效的問題被親戚朋友問過很多次,足以說明兩個問題,第一,目前我國糖尿病發病率確實不低,第二,大家對中醫藥越來越關注。糖尿病屬於中醫學「消渴病」的範疇,早在2000多年前,中醫學就有消渴病的記載,大量的臨床實踐已經證明了中醫藥對糖尿病的療效,今天我們先談談中醫藥能否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質量。
生存質量的概念目前尚無公認的定義,它涉及每個人自己不同的價值觀和對健康的理解。WHO生存質量研究組認為生存質量為不同的文化和價值體系中的個體對與他們的目標、期望、標準以及所關心的事情有關的生存狀況體驗。WHO的生存質量測定包括6個方面:身體機能、心理狀況、獨立能力、社會關係、生活環境、宗教信仰與精神寄託。
中醫藥治療糖尿病至少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第一,改善患者的癥狀
生活中,糖尿病患者的癥狀與實驗室檢查指標往往不成正比。有些患者血糖高於正常,卻無明顯不適,而有些患者即使服用西藥後已經把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但乏力、口乾等癥狀依然存在,而服用中藥後,上述種種不適常可減輕或消失。
第二,患者易於接受
與口服降糖西藥和胰島素相比,許多患者考慮到西藥的毒副作用和胰島素的依賴性問題,更易於接受中藥。反過來,這也說明服用中藥的糖尿病患者與服用西藥和使用胰島素的患者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感。
第三,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長期服藥。目前,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胰島素抵抗。從治療角度看,西醫以單純某一方面控制血糖為主要目的的治療方法顯得被動和局限。服用降糖葯及注射胰島素的病人大都有一定的趨勢,藥量需逐漸增加,投藥種類也常由單一用藥逐漸變為聯合用藥,而藥量增加與同時服用多種降糖葯都不可避免地增加患者的藥費支出,而改善胰島素抵抗的新型藥物價格都比較昂貴,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而中藥與之相比則價格更為低廉,可最大限度地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以及由此帶來的精神壓力。
最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糖尿病患者不可盲目服用中藥,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用藥。


※男子總是憋不住尿褲子,中醫有辦法
※古代沒牙膏,竟靠吃它清新口氣!看了真的好尷尬!
※今天的門診奇遇記
※十月蘿蔔賽人蔘,但紅、白蘿蔔最好別一起吃!
※吃撐了,能到處溜達嗎?
TAG:杏林竹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