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自測!身體的不適也許來自可怕的「心」病
現代社會節奏快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
會產生一些負面情緒
時不時的會「感覺心累」
「彷彿身體被掏空」
「負能量爆棚」等
若是長期如此
極易讓我們的身心健康亮起「紅燈」
甚至還有不少人表示,在長期飽受負面情緒包裹的狀態下,身體會持續出現不適的癥狀,
諸如 肌肉緊張、皮膚乾燥瘙癢、心率加快、
血壓增高、心率失調、呼吸困難、腸胃紊亂、失眠、頭痛等。
可每每去醫院檢查又查不出明顯的病變
這時你就需要警惕,這極易可能
是由抑鬱症等心理障礙所導致的軀體癥狀
遺憾的是
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心理障礙
甚至沒有辦法去正視這一種疾病
從而導致了他們長期飽受精神和肉體的折磨
讓他們更加無法自拔、越陷越深
在21世紀的今天,對於抑鬱症等各種心理障礙問題,很多人其實並沒有對它樹立一個正確的認知以及設身處地的去站在一個抑鬱症患者的角度去關注它、思考它。
在對它不具備充分認知的情況下,我們也極易對身邊的抑鬱症患者,亦或是自身的病情產生誤解。
10月10日,被定為是世界精神衛生日。它是由世界精神衛生聯盟提出,為了提高政府部門、社會各界以及廣大人民群眾對精神衛生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認知,普及精神衛生知識和對精神疾病認識。
據統計,因患抑鬱症自殺的人數佔到了患抑鬱症總人數的15%--25%,這樣一組數據是非常可怕的。
儘管如此,現代很多人依然對抑鬱症等心理障礙疾病秉承著遠離、排斥、害怕、不了解的態度。
針對大眾目前對抑鬱症等心理障礙疾病缺乏充分認知的現狀,小康妹兒採訪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書記兼副主任、博士、副主任醫師、四級專家邱昌建教授。
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邱教授是如何站在一個專業的角度,為我們解讀、科普抑鬱症的。
什麼是抑鬱症?它的現狀與表現形式?
抑鬱症(Depression)是情緒障礙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一種心理障礙疾病。
女性的發病率高於男性,引起抑鬱症的因素包括:遺傳因素、體質因素、中樞神經介質的功能及代謝異常、精神因素等。
通常情況下,抑鬱症以情感長時間低落、興趣喪失、內疚自責、自卑自負以及感覺自己罪孽深重等為典型癥狀。
且患者頭腦中會時常伴隨自殺觀念與行為自殺觀念,只是沒有轉化為行動。
據相關數據統計,約有15%--25%的抑鬱症患者死於自殺。
抑鬱症嚴重困擾著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給患者自身、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
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和哈佛大學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抑鬱症已經成為世界疾病負擔的第一大疾病,中國疾病負擔的第五大疾病。
但是大多數抑鬱症患者卻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也沒有去尋求正規專科醫院專科醫生的幫助。
他們常常因為身體方面的不適或者病痛,在綜合醫院的各科門診求治,殊不知這種身體的不適或者病痛卻是由抑鬱症帶來的。
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我該怎麼辦?
事實上,每個人都會在某一時期產生一些抑鬱症的傾向,比如因工作、生活壓力較大導致的情緒低落、心情不佳等。
區別於抑鬱症,短時間內的抑鬱傾向僅稱為心理抑鬱,通常可通過自我調節或是心理疏導得到良好的改善。
但倘若負面情緒累積持續2周以上無好轉,並嚴重影響到了你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時,就可能成為了抑鬱症。
當然,在確診患上抑鬱症前,也可自行在網路上進行抑鬱篩查量表PHQ-9的自測,這是一個非常專業的有關抑鬱症的測試。
在過去2周內,你生活中以下癥狀的頻率是多少次?然後把數字相加。
快來自測吧!
計分標準
沒有出現過得0分
有幾天出現過得1分
有一周或一周以上的時間出現過得2分
幾乎天天出現得3分
1
計算總分
0分-4分 沒有抑鬱症
5分-9分 可能有輕微抑鬱症
10分-14分 可能有中度抑鬱症
15分-19分 可能有中重度抑鬱症
20分-27分 可能有重度抑鬱症一定要看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
2
注意
項目1、4、9,任何一題得分>1(即選擇2、3),需要關注。
項目1、4,代表著抑鬱的核心癥狀
項目9代表有自傷意念
當測試後,倘若分數接近抑鬱症會達到的分數,那麼你就需要重視,有必要到正規專科醫院尋求專科醫生為你的精神狀態進行評估,方可確診。
在交談的過程中,邱教授強調說:「很多患者在確診自己患有抑鬱症時,一定不能抱有害怕的心理,家人和朋友更不能對患者抱有歧視、排斥的心理。
抑鬱症不是絕症,它不可怕,它是可治可控,更是可治癒的。
所以一旦確診,就需要患者積極的接受、配合治療,一定要尋求正規專科醫院、專科醫生的幫助,對症治療,堅持下去,就有希望可以治癒。」
哪些人群是抑鬱症的易發人群?
女性(易感人群是男性的1.5倍)
家庭不和睦者、為情所困者、孕產婦等。因為女性與男性相比更內向,心理承受能力也較弱。
在遇到家庭和婚戀方面的矛盾時,如果一直憋在心裡,不尋求疏解,時間長了,很容易憋出心病。
空巢老人
老人因為子女不在身邊感到孤獨或者老伴去世等都是誘因;其次是退休,很多老人因生活失去目標,出現心理問題。
疾病纏身者
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與抑鬱症的共病率很高。
患者長期被疼痛、軀體障礙、康復困難以及工作生活壓力影響,會出現情緒低落、失眠、消極厭世,進而誘發或加重抑鬱症。
針對這一類群體,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特採用12年研發的《華西心情指數問卷》以評估非精神科患者的心理狀態,以第一時間識別、鑒別患者的精神狀態,以為他們提供到最及時、貼心的心理健康服務。
白領
白領們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為了趕進度、完成指標,加班加點,身體和心理都承受著重壓,久而久之,很容易就患上了抑鬱症。
抑鬱症,我們可能對它有一些「誤解」?
誤解一:沒有正確區分亞健康與抑鬱症,對症治療才能立竿見影
抑鬱症是由多因素共同導致的,通常情況下,很多患者會因為身體不適,反覆去內、外科檢查。
覺得胃不舒服,到消化科看;感覺心口疼,到心內科去看,還有些抑鬱症患者伴有失眠癥狀,認為只要睡眠好了,情緒也就自然好了......
但是他們不知道這實際上是抑鬱症的表現。當你長期負能量爆表,又處於亞健康的身體狀態時,倘若檢查身體無誤應評估情緒考慮是否轉診心理科,方可確診,儘早治療。
誤解二:輕度抑鬱症無需治療,感覺痛苦再治療
一旦確診抑鬱症,患者就應該積極的尋求正規專科醫院的專科醫生尋求幫助。抑鬱症是可控可治可治癒的。
通常情況下會根據患者自身的實際身體狀況以及病情,採用心理疏導、藥物亦或是物理治療的方式,針對性的控制病情,以達到讓患者儘早擺脫痛苦,恢復健康的目的。
誤解三:抑鬱症只需接受心理治療不用藥物治療
很多人覺得抑鬱症是心理上的問題,多接受幾次心理治療就會好了,其實中度和重度抑鬱都必須接受抗抑鬱藥物的治療,有強烈的自殺念頭和行為的患者需要接受緊急的物理治療和心理危機干預。一般治療抑鬱都首先採用藥物治療輔以心理治療。
誤解四:抑鬱症服用藥物就能立馬見效
抗抑鬱藥物是否有效果與患者是否正規服藥、藥量的多少、病情的嚴重程度、病程的長短、疾病類型等有很大的關係,通常,判定一個藥物是否有效,需要足量治療6-8周以上。
所以,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應該嚴格的遵醫囑,聽從醫生的建議。才更有利於患者的健康與病情的恢復。
誤解五:抑鬱症覺得好點就停葯
抑鬱症的治療一般分為三個階段:急性治療期、繼續治療期和維持治療期,這三個治療期間要緊密結合。
很多抑鬱症患者覺得癥狀緩解或消除了就立刻停葯,也不再看醫生,但是過不了多久同樣的癥狀出現了,又用同樣的藥物治療發現療效沒有以前的好了。
所以不要覺得好了就停葯,一定要請專業醫生進行臨床評估,逐漸停葯。
誤解六:常吃抗抑鬱類的藥物會變傻
抗抑鬱藥物的作用就是提升腦神經細胞突觸間的神經遞質濃度,提升可以使人愉悅的神經傳導信號,從而改善情緒,對人的大腦有積極的影響。
某些抗抑鬱的藥物有安定鎮靜的作用,所以有些人患者服用之後可能會頭暈、嗜睡、噁心的現象。吃抗抑鬱葯不會使人變傻,但不能過量,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防治抑鬱症呢?
做到起居有節,生活有規律
保證健康睡眠,長期失眠可能會導致抑鬱症,如有失眠的困擾,可以通過適當的運動來分散注意力,下午和晚上不喝咖啡和濃茶,睡前泡腳等方法來緩解。
與人溝通,陪伴很重要
多關注身邊人的心理和情緒上的變化,遇到情緒不穩定時,多加理解和鼓勵,盡量保持相對安穩舒適的生活環境。
生活中多笑一笑
注意合理作息,適當減少工作量,多休息,別太計較得失。
找到適合自己的興趣愛好
培養一些愛好分散注意力,忘記煩惱,排解不良情緒。
多出去走走,多親近大自然
除了休息日約朋友到郊外呼吸新鮮空氣之外,在室內、辦公桌上養一些綠色植物,每天精心澆灌,進行一定的體育鍛煉。
關注┃成都商報四川名醫


※洗髮水不能直接抹在頭上?關於洗頭的 5個說法,到底是真是假?
※人體內隱藏著9種「生命之水」,它們影響著你壽命長短!
※吃蜜不吃薑,吃果不吃瓜!在這乾燥多風的時節,我們到底該吃啥?
※晚上總起夜?當心是這5種病!
※水果分公母,母的才好吃?
TAG:四川名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