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劇!戶外穿越秦嶺迷路,差點命喪野山溝!14個致命風險一定要知道!
「超級俱樂部」,最大的戶外社群平台
「
趁著假期收拾或繁或簡的裝備
走進山野
是驢友們都喜歡做的事情
難得的國慶八天長假
少不了驢友們的戶外行
但是戶外悲劇卻一直在上演
你是否把自身安全放在了首位
請正確處理14種戶外風險
別讓戶外事故頻繁發生
你的家人都在家等著你呢
」
戶外有風險 願逝者安息
據統計,2016年共發生278起登山戶外事故,其中死亡人數47人(數據來源:中國登山協會高山探險部),2015年這兩個數據分別為189起、44人(數據來源:《2015年中國大陸登山戶外運動事故報告書》)。
GIF/43K
戶外事故數據一直都在警醒大家要安全出行,但事故還是時有發生,難得的8天長假戶外事故一起接著一起,幸好救援人員及時將他們帶回,讓他們安然到家。探險精神該鼓勵,但切勿輕易冒險。
5驢友迷路 差點命喪野山溝
2017年10月7日13時許,公安長安分局灤鎮派出所接報警稱,五名驢友(四男一女)於2017年10月6日14時許從灤鎮雞窩子村蛤蟆溝上山計劃經鷹嘴崖從鳳凰咀下山,由於天降大雨,該五人準備的衣物,燈源,電源,雨具不足,導致在鷹嘴崖東側溝道迷路。
被困人員,在山上已經淋了一夜雨,渾身濕透,夜間就在潮濕的泥路將就休息,被困在一片竹林,他們多次試圖走出竹林均以失敗告終。被困人員只有一部手機有電,但電量微弱,一人出現失溫癥狀,隨時有生命危險。
接到報警後,歷經15小時,於次日凌晨4時許,順利的將被困人員安全帶下山,無一人受傷。
被困人員年齡均在四十到無視之間,黨某獲救時稱,他平時經常在青海登山探險,另外四人經常在秦嶺山登山穿越,這條路線至少走了3次以上,他們都是經驗非常豐富的「強驢」,但是今天當他們被困,手機無信號,試圖多次逃離險境失敗後,他渾身開始不停發抖打哆嗦,無力,他都感到了絕望了。
多數新驢缺少經驗,缺乏對各種風險的預見;有的老驢雖能預見風險,卻過於自信,對困難估計不足;有的則缺乏團隊合作精神,不聽從領隊勸告,喜歡自行其是。凡此種種,都可能成為事故隱患。
14種戶外風險如何應對 你一定要知道
1高山反應
海平面的標準大氣壓為760毫米汞高,空氣中的氧含量約為21%,通常海拔超過3000米即為高海拔地區,一般人到這個高度就開始有高山反應了。
不同的個體,不同的氣候環境,反應各有不同。關鍵是每個人的適應不同。以前上到6千米都沒有高山反應,並不能代表這次你上個4千米也沒有反應。
【主要癥狀】:
頭昏,耳鳴,嘔吐,口感差,不想進食,昏昏嗜睡,微發燒。嚴重者反應遲鈍,呼吸急速,情緒不安,精神亢奮,記憶力減退,出現幻覺。
【預防】:
(1)控制每天上升高度,每天上升高度盡量控制約700米左右。
(2)行程合理,勿過渡疲勞。(有多名山友反應,控制負重問題很重要。)
(3)大量喝水,飲食均衡。
(4)勿早睡,勿動腦,輕微活動,主動適應。
(5)睡眠充足,除非很需要,盡量不要服食藥品。
2脫離隊伍
在野外,脫離團隊是非常危險的,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發前應再三強調紀律性;安排一個副領隊押後。
個別隊員因體能下降或別的原因(例如中途徑上廁所)暫時離開團隊時,應馬上通知前面隊伍停止前時,原地休息,並安排專人陪同離隊個別隊員,無論什麼情況,必須二人以上行動,嚴禁單獨行動。
同時,也要做好萬一脫離隊伍的準備:
1、 全體隊員必須明確每天的路程和到達目的地的時間,不可以全部依賴領隊而盲目跟從。
2 、每個人都要帶地圖、指南針、水壺、糧食、燈具、救生盒等必需的個人裝備,絕不可出現多人共用某種裝備的情形。
3、萬一離隊時,如果確信自己可以繼續走到目的地,就要繼續前進,直到和隊友會合(不建議採取);如果體能有限或過分恐慌,應先留在原地, 再想辦法回到團體行進的路線或上一次的宿營地尋找避難所,等待隊友救援。
4、領隊應隨時注意清點人數,一旦發現有人離隊未歸,應馬上安排整個團隊或在原地等待或派人搜尋。
3迷失方向
在人跡罕至的野外環境中。尤其是在灌木從生的樹林里或是遍布大石頭的地方,容易因看不清楚足跡而在不知不覺中迷路。有時也可能在雨中、霧中或傍晚時分因視野不開闊而迷路。
迷路時,絕不可慌亂而到處亂走,這樣只會更加迷失方向。首先,必須安靜下來。休息一會兒。然後,盡量找回自己有信心找到的地點。沿途要做好標記。並在本子上記錄這些標記的所在位置。
在沿途做好標記,並注意觀察周圍的地形、地貌或自然物的情況,直到找到正確的方向,並在適當時候發出求救信號。
4沒有按照約定到達營地
進行野外活動時,如果比預定的時間晚,並且在到達目的地之前,天已變暗時,應採取以下措施:
【處理】:
(1) 如果路程很明顯,現在的位置也很確定,同時也已離目的地不遠的話,就可以點燈繼續前進。
(2) 但如果發生了其它的不利情況,例如下雨而氣溫下降,或迷路無法回到原地,或隊員中有人身體不適。或在黑暗中行動很危險的話,就要預防萬一而決定在當地露宿過夜。
此時,如果帶有帳篷且找著可以設營的地方,那就可以按照一般的方式來設營過夜。但如果沒有攜帶帳篷或地形處在斜坡上,無法設營時,就盡量多穿衣服,注意保暖。若是攜帶了食物和爐具的話,就可以調理用餐。
(3)為了預防萬一,平時就要養成帶好充足的水和應急食品的習慣。
5遭遇毒蛇
在野外遭遇毒蛇時。經常是在以下的情況發生:無意中踩到蛇;抓樹枝觸到蛇;早晨收拾背包時發現蛇等等。
預防蛇咬的措施就是要準備一根手杖,邊行時邊打草驚蛇,因為蛇很少會主動襲擊人類,受到驚嚇會識趣地離開,如果發現了毒蛇,最好避而遠之,這是最好的避免咬傷的辦法。
另外,進行野外活動時,特別是在經常有蛇出沒的地方。就戴好帽子,穿長袖外套,以及穿有強韌護腳的褲子和堅韌的靴子。並帶好蛇葯。
需要捕捉或殺死毒蛇時。應盡量用石頭或「丫」形樹枝打或控制住毒蛇的頭部,盡量不用手去接觸蛇,並將蛇放在布袋裡。因為毒蛇的毒牙向內彎曲,在布袋內不易傷人(注意:捕蛇非常危險,不要輕易嘗試)
6蚊叮蟲咬,螞蟥騷擾
相對環保的方法是用煙熏或使用夜來香、葯菊等天然防蟲植物。在蚊、虻較多的地方,每天至少應用肥皂徹底清洗全身皮膚,應攜帶驅風油或風油精等防蚊藥品。
另一種是蜜蜂、黃蜂、大胡蜂等。被蜜蜂、黃蜂或大胡蜂叮咬後,最初會感到疼痛,接著傷口會腫大並發炎,蜜蜂叮咬後通常在傷口內留有刺囊,應該用刀片將其它刮出,用香皂和水清洗傷口,容易過敏性休克的病人應該攜帶藥物,並告訴其它人如何在被叮咬後的緊急情況下給自己使用這些藥物。
7遭遇猛獸
除了飢餓的肉食動物或受傷的猛獸以外,一般的動物很少主動襲擊人類。只要我們不侵犯它們,它們就不會發動攻擊。
在行進過程中大聲地說話、吹哨子,都會驚坳一些野獸,它們會識趣地離開,如果與熊、野豬等猛獸不期而遇,也不要表現過分驚慌,慢慢地眼看著它保持微笑後退著遠離它們,有時野獸會自己走開。
碰到狼、野狗時,千萬不要轉身逃跑,應蹲下身撿拾石頭、木棍。並背靠石壁或大樹,防止它們從後面襲擊,並伺機爬到樹上避難。
8高空落石
若遭遇嚴重落石處時,須趁停止落石的空檔,迅速逃離現場,事先應尋找能躲避落石的大岩石下或轉彎角落,以便通過。切實保護頭部,戴上一些保護器物(如頭盔、厚衣物、木板、鐵鍋等)較為妥當。
應該盡量避免人為所引起的落石,如果在多岩石的場所不小心碰落了石塊,應高喊「注意落石」,通知下面的人,避免因此造成大事故。
9雷擊
在高山被子雷雲籠罩時,雷電也會從側面來襲。因而,要特別注意;山脊很危險,躲在山脊下方的平垣地區較安全,不可大伙兒擠在一起,要盡量採取低姿勢,所有的金屬類都要拿下來,放在背包里。
如果是在森林,躲在與樹林高度同距離內的地方也可以,但是,大樹正下方不可以,切切!注意一點水是容易傳電,所以有積水的地方很危險,嚴禁站在水裡,站在墊板上或踏在背包上都比較安全。
【預防】:
(1)如果氣象預測有雷暴雨。
(2)不要在狹窄的山谷或者溪谷中活動。
(3)不要到高而空曠的地區活動。
(4)注意觀測積雲雨是否增大增強。
10洪水
如果不幸落入水中,應拚命抓住自己的背包(背包可充當救生圈),或者抓住隨山洪衝來的大樹木。 切勿低估山洪暴發的威力和速度。小溪的流水往往由於上游降下大雨,雨水會集涌而下,於數分鐘內演變為巨大山洪,如遊人適在溪中,極易為洪水沖走,引致傷亡。
【預防】:
(1)除非是有準備的溯溪活動,否則不要沿溪澗河道遠足。
(2)夏天雨季,或暴雨後切勿涉足溪澗。
(3)下雨的時候不要逗留在河道休息,尤其在下游。
(4)開始下雨時應迅速離開河道,往兩岸高地走。
(5)切勿嘗試越過已被河水蓋過的橋樑,應迅速離開河道。
11森林火災
除閃電和乾燥氣候引發的大火外,人為疏忽是山火的最大隱患,應注意野外用火安全,嚴格野外用火制度,不亂丟煙頭、火種。
一旦發生山火,在燃燒初期應盡量滅火;火勢失控時,盡量頂風逃往山下或河邊等安全地帶,避免被火圍困。如已被火圍困。可採用砍伐或在主動放火,利用火燒後周圍的樹林、灌木形成空曠地帶的方法來保護自己。
12崩塌
崩塌廣泛出項在山坡、河湖岸、海岸上,通常在50米以上急陡山坡或者河、湖、海岸上,坡度在30-60度上。其次是岩溶裂縫發達,結構破碎。主要發生在暴雨、冰雪融化季節。
【預防】:
(1)暴雨時或連日豪雨後,避免走近或停留在峻峭山坡附近。
(2)斜坡底部或疏水孔有大量泥水透出時,顯示斜坡內的水份已飽和,斜坡之中段或頂部有裂紋或有新形成的梯級狀,露出新鮮的泥土,都是山泥傾瀉崩塌的先兆,應儘快遠離這些斜坡。
(3)如遇山泥傾瀉崩塌阻路,切勿嘗試踏上浮泥前進,應立刻後退,另尋安全小徑繼續行程或中止行程。
13泥石流
深谷內傳來類似火車轟鳴或者悶雷聲,就算是極其微聲,應判定泥石流已經形成,要速離開。河谷溪谷深處突變昏暗,並拌有塌方現象,要速離開,不是山洪就是泥石流。
【預防】:
(1)不要在大雨天或者連續陰雨幾天,當天還下雨的情況進入溪谷,謹防山洪、滑坡、泥石流。
(2)泥石流常滯後於大雨暴雨而發生。
(3)不可存僥倖心理。
14失溫
失溫的癥狀有:感覺寒冷,四肢冰冷,持續發抖,臉色蒼白,記憶減退,語言不清,肌肉不受意志控制,反應遲鈍,性情改變或者失去理智,脈搏減緩,失去意識。
【危機處理】:
[推薦記住兩個字即可避免失溫——「勤快」,熱了——脫!冷了——加!濕了——換!]
(1)保持體力,停止活動或者緊急紮營,進食高熱量食物。
(2)脫離低溫惡劣環境,及時脫下寒濕衣物,更換保暖溫暖衣物。
(3)防止繼續失溫,協助重獲體溫,進食熱糖水。
(4)保持清醒,給予消化熱食,平卧往睡袋裡丟熱水瓶或者施救者體溫傳導。
(5)意識迷糊,狀態嚴重者,採用40度溫水浸泡。
(6)切勿喝酒,切勿按摩四肢
只要去到戶外,就要面對許許多多的危險和突發情況,在突發情況下是否可以轉危為安,取決於你平時做了多少功課。
這14種風險是戶外最常見的
而你可能遇到的風險還有很多
更可怕的還有來自人為的風險
驢友遭遇搶劫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女生一個人去旅行遭遇不幸更是常有發生
戶外保險這個小事不可小視
所以
學會保護自己是多麼重要
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
這是對自己最大的尊重
願逝者一路走好
願驢友都平安歸來
本文來源於網路 超級俱樂部略作整理
一周
精選
1、拉伸,是運動的標準組成部分。
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懂得健身,就要看他會不會拉伸
2、步數,真的可以衡量你的運動效果嗎?
驢友必知!徒步的5個習慣,正威脅你的膝蓋和壽命
3、畫面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玻璃棧道是如何修築的?背後情節讓國人心酸!
超級俱樂部∣戶外最有用的公眾號


※忘掉鹿晗吧,這才是全世界女生的最愛!
※狼少:騎行讓我從183減到140斤,堅持是走向成功的唯一捷徑
※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懂得健身,就要看他會不會拉伸
※為什麼要去南疆?
※中國遊客在國外拍照被逮捕!出國旅遊禁忌你知多少?
TAG:超級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