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遵醫囑有多重要您知道嗎?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高血壓研究室主任孫寧玲教授

遵醫囑有多重要您知道嗎?訪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高血壓研究室主任孫寧玲教授

10月8日是第20個全國高血壓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知曉您的血壓」。現在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高血壓患病率不斷攀升,年輕化趨勢也非常明顯。2016 年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5.2%,全國每年因血壓升高所致的過早死亡人數高達200餘萬,每年直接醫療費用達366億。專家表示,儘管近年來高血壓的診斷和治療取得了長足進展,高血壓治療藥物也層出不窮,但公眾在高血壓用藥方面仍然存在許多誤區,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持續性及血壓控制率。

專家名片

1

了解自己的血壓

67歲的蘇大媽今年遭遇了嚴重的高血壓「煩惱」。她以往身體沒什麼大毛病,還非常自負從年輕時血壓就正常偏低,沒想到兩個月前因為頭暈嚴重發作,住院期間測血壓才發現收縮壓竟然接近了160mmHg,而且不用藥根本降不下來,醫生診斷她這次犯病與高血壓有密切相關。可即使醫生已經下了診斷,蘇大媽仍然將信將疑,用藥總叮囑醫生給的量別太多了,結果兩個月來,血壓控制得一直不理想,情緒特別煩躁,不知道怎麼才能把血壓平穩降下來。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高血壓研究室主任孫寧玲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像蘇大媽這樣的患者其實在門診中特別常見。一方面是不關注自己的血壓,另一方面用降壓藥喜歡自作主張。

「很多人都對高血壓診斷概念不清,覺得高血壓肯定得有一些不適癥狀。有些高血壓患者甚至誤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血壓隨之增高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有的老年人甚至找各種託詞,不願承認自己高血壓。」孫寧玲表示,其實,成年人的高血壓診斷標準是一致的:血壓3次以上非同日測量,均為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 90mmHg(如果在家中用專業家用血壓儀自測,因為是在安靜環境,標準會有所降低,收縮壓≥135mmHg和/或舒張壓≥ 85mmHg),即可診斷為高血壓。

她還特彆強調,青壯年高血壓患者當中,約有50%是無癥狀的,或出現偶爾頭暈、頭痛等不典型癥狀。

血壓的高低和癥狀輕重不一定有關係,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每個人都要關注自己的血壓變化,成年人應該定期測量血壓,了解自己的血壓狀況。

2

別把降壓藥當「洪水猛獸」

不少患者尤其是年輕患者,剛被診斷為高血壓,比較抵觸服降壓藥,總想著不服藥或少服藥就不會形成「藥物依賴」或造成「耐藥性」,甚至寧肯用些中藥或使用偏方來降壓。孫寧玲指出,這是極大的誤區。「確實有少數只是單純血壓高、沒有合併癥狀的輕危、中危的年輕高血壓患者通過服藥,調整飲食、減肥等生活方式改變以及控制情緒等綜合干預措施,能達到服藥減量,甚至做到不吃藥控制血壓,但血壓受情緒和外部因素影響很大,更多的高血壓患者還是需要長期服藥才能控制住血壓。服降壓藥並不會形成『藥物依賴』或造成『耐藥性』,反而服藥時斷時續,血壓總是忽高忽低,才會損傷血管,導致心、腦、腎功能受到損害。」

孫寧玲還表示,相比某些復方「降壓」中藥,西藥對於不同病因的高血壓治療指向性更明確,發生不良反應的可能性更低,所以,肝、腎功能良好的高血壓患者長期服西藥降壓利遠遠大於弊。同時,高血壓患者還應該明白,一些偏方可以作為輔助性手段嘗試,但服用西藥始終是控制血壓的最根本方法。

3

警惕落入用藥誤區

很多高血壓患者都會有切身的感受:找到適合自己的、能很好控制血壓的降壓藥,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有時候難免讓人急躁:怎麼自己的血壓就是穩定不下來呢?甚至還會考慮:別人用某某藥效果挺好的,我是不是該換成那個再試試。

對此,孫寧玲指出,確診高血壓後,應該先到等級醫院心內科等相關科室就診,等級醫院有規範的臨床用藥路徑,專科醫生要經過一系列的檢查(血糖、血脂、身高、體重)獲得參考指標,制訂每個人不同的用藥方案,這其中會有動態的調整,但一般的原則是,患者至少要持續用藥兩周到一個月,其結果才能對醫生判斷藥物是否適合患者有參考價值。孫寧玲說,高血壓不是一兩天形成的,自然不能一兩天就降下來。而且如果血壓突然一下子降了下來,對於那些長年高血壓的老人,還可能帶來腦梗塞的風險。正常情況下,患者在服用降壓藥後,一般一到二周才能起效,四到八周血壓能降到目標值。另外,還要考慮到心理、情緒因素,如果患者始終煩躁、焦慮、情緒激動,對血壓的控制肯定有不利影響。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把別人效果好的用藥方案套用在自己身上;迷信貴葯、新葯,也是不少高血壓患者用藥的常見誤區。孫寧玲說,控制血壓強調個體化用藥,每個人引發高血壓的因素不盡相同,用藥方案千差萬別,患者憑經驗自行用藥非常容易走入歧途。

而迷信貴葯、新葯的人,常常有一種心理,覺得貴葯、新葯應治療效果更好,不良反應更小。孫寧玲說,因為研發、轉運成本等因素的影響,造成了進口葯比國產仿製葯貴不少,但事實上,只要是相同化學名、相同劑量的藥物,兩者之間並沒有明顯差別。另外,各種降壓藥都有一定的禁忌證,並不能說新葯就比老葯不良反應小。你是不是吃某種葯會發生不良反應,自己的預測其實沒有任何意義,專科醫生觀察癥狀,會進行專業的判斷。所以,合理用藥控制血壓,聽從醫囑非常重要。

高血壓合理用藥,影響著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持續性及血壓控制率。孫寧玲介紹說,近些年,我國越來越重視高血壓的規範治療,頒布了高血壓分級診療策略,使高血壓治療藥物不僅在等級醫院能應用合理,還要下沉到基層醫療服務中心,讓醫生能夠指導更多高血壓患者規範、合理用藥。據了解,今年7月《高血壓合理用藥指南(第2版)》剛剛發布,它在2年前發布的第1版《指南》基礎上進行了更新,內容更加詳細、具體、豐富,對指導醫生在不同血壓水平、不同高血壓併發症情況下,恰當、合理地使用降壓藥物,提高自身的治療水平,使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持續性有所改善,提高血壓控制率,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中國人口報 記者 李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血壓 的精彩文章:

高血壓患者要過好「換季」這道關
這些菜高血壓不能碰,一吃准出事!血壓飆升150!
收藏,女性低血壓及手腳冰涼原因及防治
妊娠期高血壓就得吃藥和放棄寶寶?看專家怎麼說

TAG:血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