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水滸傳電視劇與原著情節相差巨大的一個地方,你看過卻未必知道

水滸傳電視劇與原著情節相差巨大的一個地方,你看過卻未必知道

問題一:「水滸」中是誰擒住了方臘?

A.武松 B.魯智深

問題二:為什麼是他擒方臘?

對於第一個問題看過新舊兩版水滸傳的朋友可定會脫口而出:A!

恭喜你,答錯了!

水滸傳電視劇與原著情節相差巨大的一個地方,你看過卻未必知道

無論是《水滸傳》還是《水滸全傳》(以下簡稱「水滸」和「全傳」)都是魯智深擒住了方臘!且看原文:

「卻說方臘從幫源洞山頂落路而走,便望深山曠野,透嶺穿林,脫了赭黃袍,丟去金花啐頭,脫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爬山奔走,要逃性命。連夜退過五座山頭,走到一處山凹邊,見一個草,嵌在山凹里。方臘肚中飢餓,卻待正要去茅內尋討些飯吃,只松樹背後轉出一個胖大和尚來,一禪杖打翻,便取條繩索綁了。那和尚不是別人,是花和尚魯智深。」(《水滸全傳 一一九回》)

「卻說方臘從幫源洞山頂落路而走,忙忙似喪家之狗,急急如漏網之魚,便望深山曠野,透嶺穿林,脫了赭黃袍,丟去金花襆頭,脫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爬山奔走,要逃性命,連夜退過五座山頭,走到一處山凹邊。見一個草庵,嵌在山凹里。方臘肚中飢餓,卻待正要去茅庵內尋討些飯吃。只見松樹背後,轉出一個胖大和尚來,一禪杖打翻,便取條繩索綁了。那和尚不是別人,是花和尚魯智深。」(《水滸傳 九九回》)

是的,擒方臘的就是魯智深。(但是江南流傳著「武松獨臂擒方臘」的故事,這就是為什麼新舊兩版《水滸傳》電視劇都會讓武松擒方臘的原因。)

至於第二個問題,更多的朋友會答:施耐奄這樣安排是無意。

真是無意的么?

水滸傳電視劇與原著情節相差巨大的一個地方,你看過卻未必知道

▲方臘(?~1121年),北宋末年浙江農民起義首領,又名方十三

  • 方臘很厲害

是的,方臘很厲害。

方臘(公元1078年-公元1121年),又名方十三。北宋歙州(今安徽歙縣)人。他和松江一樣,是農民軍起義領袖,在北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月起義,攻佔六州五十二縣(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和安徽、江蘇南部、江西東北部的廣大地區),被奉為「聖公」,年號「永樂」,建立政權。他的政權一直持續到宣和三年(1121年)。

會互助按理說他又一次在水中看到自己黃袍加身,於是篤信自己能做天子,遂起義。

他比遼,田虎,王慶都厲害。

這點一比較就可以看出來。

水滸傳電視劇與原著情節相差巨大的一個地方,你看過卻未必知道

▲宋江(1073~1124),字公明,綽號呼保義、及時雨

水滸里宋江征遼一員大將沒有死,全傳里征田虎、王慶也一個人沒死,但打方臘居然死了五十九個:

正將一十四員:

秦明,董平,張清,阮小二,劉唐,阮小五,史進,索超,

張順, 雷橫,徐寧,石秀,解珍,解寶;

偏將四十五員:

宋萬,焦挺,陶宗旺,韓滔,彭玘,鄭天壽,

曹正,宣贊,孔亮,施恩,王定六,郝思文

鄧飛,周通,龔旺,鮑旭,

孟康,王英,扈三娘,侯健,項充,李袞,

馬麟,楊春,單廷珪,魏定國,呂方,郭盛,歐鵬,

陳達,郁保四,李忠,燕順,薛永,李雲,

石勇,杜遷,湯隆,丁得孫,鄒淵,李立,

蔡福,張青,孫二娘,段景住

你梁山泊有一百單八將我方臘手底下也有良將百員——潤州有呂師囊和江南十二神,蘇州有八大王和八驃騎,杭州有太子方天定和四大元帥以及二十四猛將,烏龍嶺有太尉鄭彪、天師包道乙和浙江四龍,昱嶺關有小養由基龐萬春,歙州有皇叔方垕和尚書王寅,清溪城有皇侄方傑、太尉杜微——宗旨,方臘不弱於宋江。

筆者推測,方臘武功不弱。涼拌水滸專利都讓方臘武功蓋世,擊敗許多梁山好漢。

水滸傳電視劇與原著情節相差巨大的一個地方,你看過卻未必知道

▲魯智深,本名魯達,綽號「花和尚」,法名智深

  • 如此厲害的人物,施耐庵安排魯智深擒拿他,必有深意

這麼厲害,施耐庵會安排一個無關緊要的人物去擒拿他么?退一萬步講,魯智深能那麼輕而易舉地擒得住他么?

那麼,這麼厲害居然被魯智深擒拿,為什麼?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了,方臘是什麼!方臘是可以與宋江匹敵的農民軍起義首腦,與宋江不相上下。唯一不同的是,方臘做了皇帝。做了皇帝那又是什麼?

是龍!

對了。一條龍,

那麼一條龍被一個和尚擒拿,和尚是佛教的阿羅漢的漢語稱呼。那麼,你再想想,為什麼一個阿羅漢擒住了一條龍?

不錯!因為魯智深是降龍羅漢轉世!

是得!筆者大膽推測,施耐庵將魯智深作為降龍羅漢的化身來寫,因而讓它「降」住了「龍」。

水滸傳電視劇與原著情節相差巨大的一個地方,你看過卻未必知道

▲武松打虎

  • 與「降龍」相對的還有「伏虎」

如果你覺得有些扯的話,那麼我再問你,施耐庵又為什麼會安排水滸里一個和魯智深關係最好,同時也是佛教弟子的武松去打死了一隻老虎(「伏虎」)?這難道是巧合么?

這就應了佛教里一個降龍羅漢,一個伏虎羅漢。

  • 魯智深不拘禮法,與降龍羅漢濟公相似

說起十八羅漢之一的降龍羅漢,中國人對他尤其有感情,這是由於盛傳南宋高僧濟公是降龍羅漢轉世。據《西域志》載:「天台山石樑橋古方廣寺,五百羅漢之所住持,其靈異事迹往往稱著。」而濟公誕生時正好碰上國清寺羅漢堂里的第十七尊羅漢(即降龍羅漢)突然傾倒,於是人們便把濟公說成是羅漢投胎。

濟公不拘禮法,而魯智深也不拘禮法,不是很符合降龍羅漢特點么?

水滸傳電視劇與原著情節相差巨大的一個地方,你看過卻未必知道

▲魯智深擒方臘

  • 魯智深大徹大悟,返璞歸真,降龍歸天

魯智深在擒住方臘之前,曾去過大相國寺。那是長老對他講:「遇臘而執」,然後放他下山,恐怕就是幫他完成使命(「降龍」),等到擒住方臘,使命完成,自然要「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魯智深果然聽見錢塘潮信後大徹大悟,圓寂歸西!

最後提一句,施耐庵所處的時代,佛教和道教盛行。作品中想不沾染佛道都難。故而安排兩個佛教羅漢加盟梁山,還有一個道教天師(入雲龍公孫勝)加盟,很正常!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牛奕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這個看得見卻改變不了的自然現象,一直影響著每個歷史朝代的更替
一個小混混不但終結近三百年的大一統王朝,還在亂世開國稱帝
《西遊記》中蘊藏的超能量,解釋了什麼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相傳此人不但被多位明朝皇帝下詔求見,還開宗立派活了兩多百歲
西遊中最神秘的組織,勢力遍布佛教道教天庭,多次為孫悟空解圍

TAG:歷史大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