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活成悲劇,也不要活成笑話
「出名要趁早」。
張愛玲這話用到陳燕燕身上倒是剛剛好,陳燕燕也的確是張愛玲最喜愛的明星。
1932年蔡楚生導演的《南國之春》全國熱映,首次擔綱女主的陳燕燕一舉成名,那一年她16歲。
她出身於滿族正黃旗貴族家庭,讀過四書五經,也上過北京聖心女子學校。家規嚴苛,答應了父親的約法四章才求得之後的從藝之路,其中一條便是不許使用本來的姓名。「陳」只是她滿族姓的近音字,而「燕燕」則是聯華經理黎民偉先生起的。黎氏家族成員的藝名都用疊字,林楚楚、嚴珊珊、黎灼灼,然後就來了這個年紀最小的陳燕燕,並且成了同時代藝人中銀幕年齡最長的女明星。
陳燕燕
陳燕燕是在片場追星時候,被導演孫瑜發掘的,當時還給了她《故都春夢》里一個姨太太的角色。只是14歲的小女孩穿上四寸的高跟鞋,也把握不來那份風情。戲雖被剪掉了,但聯華同她簽約5年,引得同劇組的阮玲玉笑言:這孩子若去了上海,定會奪我半壁江山。所以說,會演戲的大多會識人。
論長相純美,陳燕燕在那一輩明星中當屬第一。不同於胡蝶的嫵媚和阮玲玉的文藝,她是一臉的宜喜宜嗔,通身的豆蔻青澀,只讓人生出疼愛。還不單是好看,還十分靈透,有點像現在的周迅,天生就是為演戲而生的。
很多大導演喜歡用她,這也是她能迅速成名的原因之一。她在無聲電影時期參演的影片,除了蔡楚生導演的《南國之春》外,還有田漢編劇、卜萬蒼導演的《母性之光》、《三個摩登女性》、馬徐維邦導演的《暴雨梨花》、孫瑜導演的《大路》、費穆導演的《天倫》等等。幾乎是每映一片,便紅出一個新層次。
哈爾濱城史文物館館藏文物:
上世紀三十年代巴拉斯電影院上映
電影《天倫》海報
哈爾濱城史文物館館藏文物:
上世紀三十年代巴拉斯電影院上映
電影《母性之光》海報
哈爾濱城史文物館館藏文物:
上世紀三十年代巴拉斯電影院上映
電影《三個摩登女性》海報
哈爾濱城史文物館館藏文物:
上世紀三十年代巴拉斯電影院上映
電影《蛇蠍美人》海報
哈爾濱城史文物館館藏文物:
上世紀三十年代巴拉斯電影院上映
電影《慈母曲》海報
從三十年代中期開始,陳燕燕扮演的角色便是和阮玲玉相同戲路的悲劇正旦,而且以古裝片和文藝悲劇為主,《雷雨》里的四鳳、《琵琶記》里的趙五娘、《白蛇傳》里的白素貞、《家》里的鳴鳳。她的雅號從最初的「南國乳燕」換成了「悲劇皇后」。戲路顛覆性的改變,除了自身演技的錘鍊外,大概跟生活的經歷也分不開吧。魑魅喜人過,文章憎命達,太順遂的人生總是難以取得讓人艷羨的成就,畢竟這段時期,她經歷了婚姻,成為了母親,又失去了婚姻。
哈爾濱城史文物館館藏文物:
上世紀三十年代大光明電影院上映
電影《雷雨》海報
上世紀三十年代哈爾濱美國電影院,
後改為大光明電影院
抗戰勝利後,陳燕燕最受歡迎的作品是桑弧導演的《不了情》,她和劉瓊這對銀幕情侶再度攜手,反響熱烈。而編劇是張愛玲,她是張愛玲親點的女主。
陳燕燕移居香港後,仍不輟演戲,最為大陸民眾熟悉的應該是《昨夜星辰》里男主媽媽一角以及張曼玉主演的《阮玲玉》里她扮演的自己。67年的演藝生涯, 70部電影,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這個長相甜美的悲劇皇后,性子里是冷冽而決絕的,所以當年上海淪陷後,日偽主持的「華影」公司以一千兩黃金邀其出演《楊貴妃》,她能一口回絕:「我認為骨氣比黃金更可貴!」 響噹噹得活著,感情上她亦如此。陳燕燕的二度婚姻,因對方不忠破裂,此後她再未婚配,獨身三十餘年在台灣安詳病逝。誰說沒有婚姻便是悲劇人生?你曾允我,護我一生無風無浪,但其實最大的風浪都是你給的。既然如此,我選擇不要。


※紅過吳京,狠過《戰狼》,中國影夢原來緣起袁牧之
※中央大街上,地下黨出沒的洋行
TAG:哈爾濱城史文物館 |